展開選單

網站服務選單

登入

頁面路徑列表

\ 本月大人物 /

用話語把藝術品描述出來,彷彿視力變好似的!──專訪《與眼睛看不見的白鳥先生一起看見藝術》作者川內有緒

  • 字級



口頭禪是「下輩子要當冒險家」的斜槓作家川內有緒,因為在美術館工作的朋友一句邀請:「和白鳥先生一起看藝術作品真的很好玩喔!下次一起去吧。」開啟了與白鳥先生共同探索藝術的旅程。

白鳥先生何許人呢?他是一位全盲按摩師,也是藝術愛好者,原本對繪畫不感興趣的他年年造訪美術館十餘次「鑑賞」作品,原因之一就是「參觀美術館這種一點也不像視障者的舉動,感覺還滿有趣的」。《與眼睛看不見的白鳥先生一起看見藝術》作者川內有緒以輕鬆生動的筆觸,記述這些旅程中的「看見」——無論抽絲剝繭追查畫作上是草原或湖泊、七嘴八舌討論惡鬼雕像與拉麵外送店員的相似度,甚至在古民宅體驗「作夢儀式」等等,在在讓「鑑賞藝術」的嚴肅距離感不知不覺的消融了。

其實不只是看展,每次的組隊夥伴(有時也有其他朋友加入)、對話激盪、在地風景甚至在居酒屋進行會後會,都成了躍然展開的圖卷。而正如作者所言,他們欣賞藝術的真正目的不在追求正確解答,而是共度一段時間後,藉著一步一步跨越人與人之間的界線,獲得嶄新的凝視。

以下訪談,我們邀請川內有緒分享關於藝術鑑賞與本書寫作歷程的幕後想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Q:日本的美術館數量眾多,欣賞藝術的文化風氣似乎也頗為普及,在台灣許多人會覺得藝術難以理解或不易親近,想請教您對這點的觀察與想法。

A:請容我先聲明,我並非專家,僅代表個人意見。其實在日本,大多數人也覺得藝術——尤其是現代藝術——不易親近,更有不少人認為欣賞藝術的先決條件是必須具備相關知識、有一定程度的了解。

在這情況下,有些美術館選擇著力於「教育」,所謂「教育」不只是單向傳遞知識,也包括推廣——讓平常不太接觸藝術的人們也能欣賞、享受藝術。尤其日本三大都市圈以外的城市,這類長期在地扎根的設施對當地帶來的影響益發深遠。例如茨城縣的水戶藝術館,就曾舉辦規劃給高中生的「高中生週」,以及人人都能體驗手作樂趣的「開拓藝術中心」。福島縣的起始美術館,則舉辦過「相依」活動,為當地民眾提供齊聚聊天的空間,也曾推出街頭漫步等五花八門的企畫。

此外,日本的地區型藝術節非常盛行,例如大地藝術祭瀨戶內國際藝術祭等。藝術節期間不只美術館,各種公共空間或民營設施也都化身成展場。有些大量特定場域(Site-Specific)作品屬於永久設置,對當地民眾而言,其存在極富意義。地區型藝術節裡有不少需要透過全身感官來體驗的大型作品,如詹姆斯.特瑞爾(James Turrell)《光之館》瑪莉娜.阿布拉莫維奇(Marina Abramović)《夢之家》等,也有讓參觀者能一起同樂互動的作品,大幅降低接觸現代藝術的門檻,讓一般大眾不再覺得「藝術好像很難懂」。


Q:您在書中引用美國藝術收藏家鄧肯.菲利普之言「藝術是最通俗的語言」。藝術或許打破疆界,然而,創作亦有其文化脈絡,或需要了解背後的符號象徵及典故,您如何看待兩者之間的矛盾性?

A:我不認為兩者之間有矛盾,也不認為它們是對立的。

有些作品,是在一無所知,單憑直覺去欣賞的狀況下,才能感受到;相對地,有些則是在了解背景、脈絡與文化之後,才能深刻體會。我的建議是先用直覺欣賞,再了解背景脈絡,因為一旦過於拘泥後者,反而可能會錯失真正該觀賞的重點。我認為在對背景知識空白的狀態下欣賞藝術,於心中細細品味、反覆思索,也很不賴。


Q:語音導覽是目前展覽很普遍的作法,導覽內容通常會簡要介紹作品、說明創作核心及概念,以輔助觀賞者了解作品。您與白鳥先生一同鑑賞時,會先避開這類對作品的「解說」嗎?

A:白鳥先生並不會執著於獲得「正確知識」,因此我們一起看展時,也盡量不使用語音導覽。就像前述所提到的,我比較喜歡先運用自身的觀察力和直覺去面對作品,若感到疑問,再去查資料或請教旁人即可。


Q:在書中您描述原本認為觀看就像手機拍照,把該處的物體納入視界,並提到「透過話語來鑑賞無法碰觸的平面作品,有非常大的發展空間。」請問您是否覺得與白鳥先生的互動,創造出「新的視覺體驗」?

A:透過與白鳥先生一同欣賞藝術作品,並用話語描述出來,我開始留意到各種細節,彷彿視力變好似的。如今我養成了習慣,就算白鳥先生不在身邊也會定睛細看,遇到喜歡的作品,甚至會花上好幾分鐘佇足欣賞。

我發現,若僅是漫不經心地看過去,其實稱不上真正的欣賞。不過也因此有時會來不及看完全部的展覽作品。


Q:《與看不見的白鳥先生一起看見藝術》似乎較不著重於討論抽象內容如價值辯証,這是您刻意的取捨或寫作本書時的方針嗎?

A:本書的主軸不在介紹一般藝術理論,而是想探究一名視障者是如何欣賞藝術作品?一起參觀後,內心有何感受?產生哪些思考?同時也提出一種嶄新的藝術欣賞模式,希望能讓以往不太接觸藝術的人,覺得彷彿跟我一同旅行、前往各地美術館欣賞藝術作品。從這角度而言,內容或許略嫌偏頗,但也正是這樣的偏頗,讓藝術不僅更加可親,也創造欣賞的新視角。


《與眼睛看不見的白鳥先生一起看見藝術》內頁。


Q:無論是藝術創作、與白鳥先生的對話,以至於您的寫作,似乎都帶有「再現」性質,在此「真實」並非首要追求。如果有什麼是比真實更重要的,您認為會是什麼呢?會使用再現(represent)與真實(reality)這兩個辭,是因為過程想必比我們在書中看到的更豐富,想了解您與白鳥先生的對話以及本書的寫作中,如何取捨要呈現哪些部分,是否會對於哪些是主觀詮釋、哪些是客觀觀察,感到猶豫?

A:我認為,「真實」就藏在「再現」之中。在寫作過程中,我不斷在主觀角度與客觀角度之間來回游移。雖是從自身主觀出發,但我同時也很留意所撰寫的內容是否具有普遍性、適合一般大眾。乍看之下似乎沒啥意義的對話,也可能蘊含值得玩味的真實,因此我盡力將這些對話忠實地記錄下來。例如在看完「大竹伸朗展」之後我們一起去喝酒,席間聊了很多。對話內容看似與藝術作品並無直接相關,但我相信藉由完整描述對話,便能讓讀者明白「促使這些對話出現的,正是作品的力量」。


Q:寫作這本書過程中,您遇到哪些困難?

A:我的出發點是試圖「將參觀者在藝術作品前的對話,某種程度如實記錄下來」,想到這個點子固然很棒,但對話中含有太多元素要件,包括藝術作品本身、白鳥先生的人生以及我個人的想法等等,要取得平衡還真的是困難重重。寫作期間反覆嘗試錯誤,想方設法統整為一本不會太支離破碎的作品,好幾次忍不住差點要放棄。


Q:您與白鳥先生一同造訪過的美術館,是否有將「身心障礙者如何親近藝術」納入想像?

A:許多美術館都有為身心障礙者考慮的友善措施,例如,東京都美術館為了讓身心障礙者安心欣賞,安排了「特別鑑賞日」,也曾針對想要一邊聊天一邊欣賞作品的民眾,策劃了「和陌生人邊聊邊看展」的活動。水之木美術館則是專門收藏身心障礙者作品的美術館。這類美術館在日本可說不勝枚舉,然而,也有些美術館毫不顧慮身心障礙者,頂多只有無障礙空間,因此我想未來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尤其是在教育及軟體方面。


Q:您覺得與什麼樣特質或個性的人一起參觀美術館,會很好玩呢?

A:我想就像看演唱會或旅行一樣,只要與意氣相投的朋友,就很開心。逛完美術館之後,假如能聊一聊,分享彼此心得,那就更棒了!話雖如此,我也很喜歡獨自欣賞藝術作品,沒有非得和誰一起去不可。


Q:最後,請推薦幾座您私房名單上必列的美術館。

A:非常推薦前陣子造訪的豐島美術館。整座美術館裡只有單一件內藤禮的作品,可以說美術館本身就是件大型作品。我待了3小時左右,在作品中入睡、醒來、思考,經歷了宛如死後重生一般的特殊體驗。


另一間推薦的我不確定算不算美術館──克里斯蒂安.波坦斯基(Christian Boltanski)《最後的教室》。他將一整座廢棄校園化為藝術品,無論造訪幾次都看不膩。


最後是我最喜愛的起始美術館。所在地豬苗代是一座很小的城市,「這地方有美術館存在」本身就意義非凡。起始美術館是由倉庫改造而成,每場特展都充滿人情味,身心障礙者與一般人的作品在此毫無隔閡地共存,相當值得讚賞。


與眼睛看不見的白鳥先生一起看見藝術【博客來獨家書衣版】:和全盲藝術鑑賞者白鳥健二一同走訪日本美術館,以對話鑑賞,並以藝術連結人與人、人與社群的旅程

與眼睛看不見的白鳥先生一起看見藝術【博客來獨家書衣版】:和全盲藝術鑑賞者白鳥健二一同走訪日本美術館,以對話鑑賞,並以藝術連結人與人、人與社群的旅程

與眼睛看不見的白鳥先生一起看見藝術:和全盲藝術鑑賞者白鳥健二一同走訪日本美術館,以對話鑑賞,並以藝術連結人與人、人與社群的旅程

與眼睛看不見的白鳥先生一起看見藝術:和全盲藝術鑑賞者白鳥健二一同走訪日本美術館,以對話鑑賞,並以藝術連結人與人、人與社群的旅程

與眼睛看不見的白鳥先生一起看見藝術【博客來獨家書衣版】:和全盲藝術鑑賞者白鳥健二一同走訪日本美術館,以對話鑑賞,並以藝術連結人與人、人與社群的巡禮 (電子書)

與眼睛看不見的白鳥先生一起看見藝術【博客來獨家書衣版】:和全盲藝術鑑賞者白鳥健二一同走訪日本美術館,以對話鑑賞,並以藝術連結人與人、人與社群的巡禮 (電子書)

與眼睛看不見的白鳥先生一起看見藝術:和全盲藝術鑑賞者白鳥健二一同走訪日本美術館,以對話鑑賞,並以藝術連結人與人、人與社群的巡禮 (電子書)

與眼睛看不見的白鳥先生一起看見藝術:和全盲藝術鑑賞者白鳥健二一同走訪日本美術館,以對話鑑賞,並以藝術連結人與人、人與社群的巡禮 (電子書)



 延伸閱讀 

上下則文章

主題推薦RELATED STORIES

回文章列表

關閉

主題推薦

他們都曾感覺靈魂裝錯了身體──跨性別者的親身故事

當生理性別與心理性別產生落差,外界的框架、家人的期待與自身的認同都成為一道道關卡,讓跨性別者備感掙扎,無論是單純改變裝扮與性別氣質,或是實際手術改變性徵,他們想做的僅是活出自我。

726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