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開選單

網站服務選單

登入

頁面路徑列表

子選單列表

博客來選書

「可是寫作(翻譯)就是全世界。」 ──《黃色臉孔》譯後記

  • 字級

 
首作即終作的白人女作家偷走暢銷華裔女作家一戰華工故事的手稿,還佯裝成華裔身分出版,之後暢銷爆紅,會發生什麼事呢?而且華裔女作家還是她的友人,她甚至親眼目睹對方意外猝死?這便是以《巴別塔學院》橫掃各大科奇幻獎項的匡靈秀,首度跨足主流文壇的作品《黃色臉孔》所講述的故事。

本書原文版至今已累積銷售一百五十萬冊,也繼《巴別塔學院》後,連莊英國圖書獎(The British Book Awards)年度最佳小說。在打入主流文壇的成功嘗試之外,這其實也是一本大膽挑戰歐美出版界敏感議題,包括政治正確、文化挪用、身分政治的小說,而這點當然也在最初評估是否出版中文版上,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畢竟除了是作者跳脫以往擅長的類型,文化隔閡也可能會影響讀者的接受度。

記得作者去年來台進修加宣傳《巴別塔學院》的一系列活動之後(當時還有機會採訪了她),我就有跟本書的編輯培穎聊到,會不會考慮再做這本新書,當時一度猶豫本書和作者先前作品的類型有差異,擔心不太好定位行銷。但是過了一段時間,在網媒看到某篇頗為苛刻且有誤讀與人身攻擊之嫌的中文書評(但另一方面這似乎也完完全全反映了她在《黃色臉孔》所要諷刺的現象及對象),大感不平,反而決定好像可以試試看。在此也感謝培穎願意簽下本書,且這次也給我獨挑大樑翻譯的機會。

確定接下翻譯後,因為當時手上還有另一本大書(辛酸血淚可參見另一篇譯後記),本來想說今年再來處理就好,沒想到某天滑臉書,竟然發現作家陳思宏老師大力推薦本書,貼文還引起頗大迴響,頓時戰戰兢兢了起來。加上後來又爆出作者匡靈秀因不明原因遭到去年在中國成都舉辦的雨果獎排除資格,相關新聞一時間甚囂塵上,於是翻譯時還真的是壓力山大。不過還是要特別感謝很少推薦書的思宏師願意掛名推薦,也感謝台大翻譯碩士學位學程的恩師,時常在翻譯上給予諸多指點的陳榮彬老師,以及光磊國際版權公司的創辦人譚光磊也幫忙推薦!

幸好,本書的文筆流暢通順,時而諷刺幽默,甚至配合角色情緒爆出許多髒話,其實處理起來並沒有特別困難,挑戰反而在於要怎麼讓不熟悉歐美出版界的讀者了解背景、進入故事,以及怎麼傳達出主角尖酸又機車的嘲諷語氣,以下簡單分享幾個翻譯過程中遇到的挑戰與解決方式。

首先是出版小知識的部分,本書的背景設定在歐美出版界,從一開始作家投稿、找經紀人、出版社決定簽下書(可能經過一番激烈的競價廝殺),到編輯改稿過程、出版後的實體及社群行銷、巡迴打書宣傳、甚至影視改編版權的銷售,乃至作家日常的活動及文學獎項背後的運作等,作者都相當鉅細靡遺解釋及描述,讓好奇的讀者能夠一窺所謂的暢銷書,究竟是怎麼「做」出來的。

不過考慮到一般讀者可能較不熟悉,加上自己之前有在版權代理產業工作過一段時間,對於歐美出版有一點基礎的認識,故事前半部我還是加上了不少譯註解釋,也要感謝之前在版權公司的主管宜均,在這個部分額外幫忙核實及確認一些資訊。像是書中提到的「預付金」(advance)、「版稅沖銷結算」(earn out)、「優先審閱權」(option)概念,國外精裝版平裝版的區分等等,希望在加了譯註之後,可以協助讀者更加了解。而作者在書中也提到專業的版權交易網站「Publishers Marketplace」,以前上班時剛好有一項業務就是要在成交後到上面key資訊,會有各種欄位可以選擇,包括成交的金額也會分級,並依此區分為不同的deal,這次也有一併補充,從附圖中便可以看見,如果是預付金超過五十萬美金等級的書,從各個層面上來說,真的就確確實實是「超級大書」!

還有一個比較始料未及的挑戰,是在翻譯主角茱恩剽竊的書籍,講述一戰華工故事的《最後的前線》引用段落時,考量到設定上的風格,是本較為嚴肅的歷史小說,因此採用較高的語域(register)去翻譯,和茱恩敘述的輕鬆口吻有比較大的落差,所以轉換時還蠻不習慣的。加上雖然引用的段落不多,但都會提及相關的一戰史或是一些角色的中文名(作者只有寫拼音未附中文),所以就要稍微去研究跟推敲一下。不過當然也是有很好笑的段落,比如以下這段茱恩的碎念,完全就是我在翻譯相關段落時的感受:
「最困難的部分則是把所有角色弄清楚,我們更改了將近十幾個角色的名字,以減少混淆的情況,有兩個不同的角色都姓張,還有四個姓李,雅典娜給了這些角色不同的名字區別,但她只會偶爾用名字稱呼,還有其他我認為是綽號的名字(阿鄭、阿朱,除非阿是個姓氏而我搞錯了什麼),或像大劉和小劉,這讓我陷入無限迴圈,因為我以為劉是個姓氏,那大跟小在這邊到底又是什麼意思?為什麼有這麼多女性角色也都叫作小什麼的?而要是這是姓氏,這是代表所有人都有血緣關係嗎?這是什麼亂倫小說嗎?不過最簡單的解法,就是直接給他們不同的名字就好了,而我花了好幾個小時查閱各種中國歷史和命名網站,以找到在文化上適合的名字。」
另外,茱恩大爆死的出道作《梧桐樹上》,則是直到定稿前才出現的未爆彈。改稿期間,我正好在翻譯另一本有關樹的書,其中提到一種俗名是 Sycamore 的樹,我在翻譯時實在難以判斷確切究竟是指什麼樹種,而這正是《梧桐樹上》的原文書名《Over The Sycamore》。當下馬上私訊培穎崩潰了一波,還好後來她在「哈利波特百科全書」的網站上找到有熱心網友在翻譯魔杖資料(???)時,詳細解釋了 Sycamore 一詞在美式英文及英式英文的不同用法(不要問我是怎麼找到的),這才放下了心中的大石頭。總之,因為作者使用的是美式英文,書中故事也是發生在美國,應該可以推測 Sycamore 是指美國梧桐這種樹,所以譯為「梧桐樹上」。至於這種樹其實不是中文裡慣稱的梧桐樹,大概只是長得像梧桐,因此得名,那就是另一個故事了……


如前所述,《黃色臉孔》在翻譯上其實沒有什麼太大的難處,翻譯過程堪稱順順利利,但就在我開開心心,簡直可說興高采烈地準備翻到結局收工時,竟然踢到了整本書最大的一塊鐵板!

故事末尾第二十二章處,茱恩因為網路上的各種爆料和雅典娜的IG竟又無故開始發文,幾近精神崩潰,開始各種疑神疑鬼,甚至懷疑雅典娜根本沒死,有個超荒唐的段落寫她走投無路,竟然開始上網搜尋中國傳統的驅鬼儀式,並看起了中國古代的靈異小故事。翻到這段時,我覺得不僅雅典娜是茱恩的噩夢,這些小故事根本也是譯者的噩夢!我都想去投胎當惡鬼了

主要是這些小故事雖然從茱恩的口吻讀來有趣,但作者提供的資訊就只有朝代跟白話英文的情節,即便這樣順順翻過去好像就可以了,問題是身為中文母語使用者,這一看就知道肯定會有文言文的原文,不找出來實在對不起自己的良心(而且我也強迫症發作),但又不想因為這種小細節麻煩作者,於是想說先自己找找看,沒想到就展開了一場漫長的旅程……

一開始就是先用各種關鍵字去一則一則搜尋,什麼「六朝」、「南宋」、「姦屍」、「盜墓」、「女鬼」,關鍵字排列組合一輪,雖然曲折且花費不少時間,前兩則都還算順利就找到。唯獨第三則,英文原文就只有幾行帶過,資訊也少得可憐,找了半天都找不到,後來在鍥而不捨的追尋之間,無意中發現一篇屏東教育大學中文系的碩士論文,題目是「六朝志怪小說復仇主題研究」,附錄中整理了一個二十頁的「魏晉南北朝志怪小說復仇事例一覽表」,本來抱著看完再找不到就算了的決心,結果在第三頁就找到一個很像的,真的是,平常有做好事積陰德(?),最後終於順利找到,也沒有叨擾到作者!

而當然,書中也充滿各種諷刺、幽默、慧黠的段落,希望本次的處理,有順利傳達出作者的風格及主角的口吻,篇幅有限,在此就不一一舉例。不過改稿階段時,編輯有特別跟我說,有些部分太過口語,所以有稍微修正,大概會再稍微文雅個那麼一點吧!

最後,回到翻譯上,其實之前譯作偶爾在網路上會看到一些批評,老實說,譯作一旦出版,當然是可受公評,有什麼具體的意見或指教都很歡迎討論切磋,譯者介紹都有附電郵信箱,但若是流於匿名發洩情緒的評論,每每看到雖覺得大可不必,心情多多少少都還是會受影響。

直到翻譯完《黃色臉孔》,書中詳細描述身為作家,面對網路評論、讀者意見的心態,及調適或乾脆不調適。譯者面對的壓力和作家相比,當然是小巫見大巫,不過翻完還是蠻療癒的,覺得頗為受用。如同作者匡靈秀在雨果獎風波後所發聲明稿的結尾:「我還有書要寫(I have books to write)。」前陣子也滑到思宏師做口譯的一些心得,我覺得世界上當然不存在完美的翻譯,但每一本書的翻譯都是下一本書的養分,總是還有書要翻的!


2023年在成都舉辦的雨果獎排除「敏感」作品,取消匡靈秀等多位作者的參獎資格。上圖為匡靈秀在風波後發表的聲明稿。



黃色臉孔(作者親筆簽名限量版)

黃色臉孔(作者親筆簽名限量版)

黃色臉孔(獨家內封面隱藏版)

黃色臉孔(獨家內封面隱藏版)

黃色臉孔

黃色臉孔

巴別塔學院

巴別塔學院




楊詠翔
師大教育系、台大翻譯碩士學程筆譯組畢,每天都要聽重金屬音樂的自由譯者,譯有多本非虛構書籍及小說。OKAPI「鹹水傳書機」專欄特約作者、本書譯者

延伸閱讀

上下則文章

主題推薦RELATED STORIES

回文章列表

關閉

主題推薦

沒有回頭解開那些「不知道」,苦痛會一直一直地梗在心頭,永遠無法放下。

「不是都已經補償了,還有什麼要做的嗎?」「國民黨不倒,臺灣不會好。」解嚴將近30年,卻彷彿才過去沒多久,一切都沒有論定,在臺灣提到「轉型正義」,人們的立場往往針鋒相對。另一方面,那也像是真的過了太久,久得我們只剩下鮮明的標籤,而想不起那個時代的細節。

388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