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開選單

網站服務選單

登入

頁面路徑列表

子選單列表

個人意見|閱讀Remix

「囤積物件固然是一種執著,極度的維持空間清爽,也是一種執著」——個人意見讀《當整理卡關時》

  • 字級

圖/《當整理卡關時》



孟子有句話說「不為也,非不能也。」大概可以很好的來形容,大家在整理居家空間時遇到的困境。《當整理卡關時》就是一本一直告訴讀者「你能做到」的書,只是這道理雖然簡明,但是要實際做到還是很困難的,因此書中舉出許多理論、許多實證,來告訴我們整理的能與不能。

每本書都有個中心思想,《當整理卡關時》時講的其實不是單純的「整理」,更多的其實是斷捨離,是去降低所謂的視覺噪音,也就是追求一個清爽的美感。視覺噪音這個概念很有趣,其實就是五顏六色花紅柳綠的東西,在視覺上容易讓人看起來有紛亂之感,因此是視覺上的噪音。

圖/《當整理卡關時》內頁預覽


當然,書中有很多關於整理的實作建議,也有許多與同住者的溝通技巧,因為要整理環境需要丟掉不再服務自己的東西,但同住者可能有其他想法,此時達成自己的目標就需要有效的溝通,書中提出的溝通方法雖然不算徹底新穎,但是卻讓人思考,我們平時做的溝通究竟有沒有做對方向,弄錯方向的溝通反而會引起更強的反作用力,但是這書有令人有點介意的點,溝通是有來有往的,但本書所傳授的溝通技巧多半強調在「如何更好的說服對方」。

圖/《當整理卡關時》內頁預覽


每個人囤積物品的成因都不同,運用一個溝通技巧讓對方暫時的願意把東西清除,只是治標的手法,要去細究囤積背後的成因,得是心理學家了,我以前常看電視上的囤積狂節目,看到家裡堆積如山的雜物被專業人員清理乾淨,的確有難以形容的快意,這些節目也往往會請來心理學家,去分析不丟東西的深層原因,多半是某種心理傷害累積起來的具象化、外顯化。

但本書不是心理書,它是一本整理書。所以它的大目標就是「你應該把不會再用到或不趁手的東西丟掉」,然後有各個可以達成的小目標,來完成一個零雜物的人生,這細想是有點激烈,是一種明亮乾淨的生活方式,也是一種乾脆利落的處事態度,雜物要捨也需要勇氣,要時時維持窗明几淨需要決心,因此這本書給的就是勇氣和決心,以及藉由整理外在環境,能得到一個乾淨的心。

只是事實有時候沒那麼簡單,我們誰都知道家裡應該要沒有過多的雜物,維持清爽的空間就是維持一個有條理的人生,但我們身而為人就是會有各種不必要的執迷,囤積物件固然是一種執著,極度的維持空間清爽,也是一種執著,維持空間乾淨雖是一種健康的執著,但是所有執著都有其成因。

這本書講的不只整理,還有卡關,說服同住人那些都是相對比較次要的,真正的意義其實是要說服自己,去捨棄那些已經不再為我們所用所喜的東西,但是很多物件上面堆積了情感的價值,過去的回憶,所以捨其實是世界上最難的一件事,我覺得自己有小小的囤積症狀,讓我有點害怕。

我當然希望能夠得到個清楚明白有條理的人生,但聽到斷捨離祖師奶奶近藤麻理惠,說她在有小孩以後家裡也會變亂的消息時,仍然不免鬆了一口氣。

 

當整理卡關時:獨居、同住都能實踐的零雜物生活

當整理卡關時:獨居、同住都能實踐的零雜物生活

當整理卡關時:獨居、同住都能實踐的零雜物生活 (電子書)

當整理卡關時:獨居、同住都能實踐的零雜物生活 (電子書)

 

※本篇文章由作者個人創作授權刊登※

\\ 盲盒閱讀 //
個人意見全新主題專欄每週更新!

按下方作者追蹤按鈕(須登入),更新通知不漏讀!


作者簡介

年輕時失戀,可以徹夜飲酒或奔入雨中,中年失戀不能做這些,因為會頭風發作。

───
中山大學藝術管理研究所畢業,以藝術投資為興趣,時尚評論部落格「個人意見」格主。著有《
個人意見之品味教學個人意見之待人處世指南》《個人意見之愛情寶鑑》以及《個人意見之完美的任性》。


 延伸閱讀 

上下則文章

主題推薦RELATED STORIES

  • 第46屆金鼎獎公布!

    第46屆金鼎獎「特別貢獻獎」由魏淑貞獲得;劉致昕《真相製造》、黃克先《危殆生活》獲非文學圖書獎;《政治檔案會說話》獲政府出版品類獎……完整得獎名單請見:https://gta.moc.gov.tw/home/zh-tw/listofawards

    481 0

回文章列表

關閉

主題推薦

第46屆金鼎獎公布!

第46屆金鼎獎「特別貢獻獎」由魏淑貞獲得;劉致昕《真相製造》、黃克先《危殆生活》獲非文學圖書獎;《政治檔案會說話》獲政府出版品類獎……完整得獎名單請見:https://gta.moc.gov.tw/home/zh-tw/listofawards

481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