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開選單

網站服務選單

登入

頁面路徑列表

子選單列表

充電5分鐘5-Minute Reading

陳佳琦/本格的街頭 ・ 錯置的臺北──評林國彰攝影集《臺北道》

  • 字級




城市和街頭,素來是攝影師重要的靈感來源與遊戲場,那裡有取之不竭的題材,荒誕的、離奇的、趣味的、意外的,端看一個攝影師是否能夠在光速移動和耐心靜待的兩個極端之間切換自如,他便能於凡常中捕捉不尋常,於單張底片中攫住一個稍縱即逝、事物卻巧妙並置的瞬間。

攝影中的超現實風格有很一大部分起源於攝影師們在街頭的洞察力,他們將想像力投射於外在現實,可能將一般街景變成詭異劇場,但在抓拍城市外觀的同時也可能捉住了時代的特性,因此,城市與街頭的照片有時會被賦予或許始料未及的社會意涵。而晚近出現的地景攝影概念,則更企圖從貌似中性的地景背後、找出隱蔽的歷史與政治意涵,用批判性的思維改變攝影的觀看方式。

《臺北道》系列使人隱約看見了攝影創作之中,關於街頭、城市與地景這三種概念的融合。這批照片拍攝自2014年至2023年這十年之間,緣起於十年前「臺北建城130年」活動的攝影展之邀請。林國彰為此考察了臺北的古道與古城牆,有感於臺北是一個看不見城、也看不見歷史的地方,因此展開了這一系列的創作計畫。

攝影記者出身的林國彰,在新聞工作之外也擅長專題報導。較知名的專題有中國痲瘋村系列,以及收錄於《悲歡樂生》一書的臺灣樂生療養院影像。過去他常以生活筆記書的形式整理不同階段作品,在不同城市街拍和遊走是他擅長的攝影方式,他也曾用120底片機拍攝類似《臺北道》風格的照片。但是到了這個系列,則完全採用手機攝影。《臺北道》足跡遍及臺北新舊地標,在每一個地點,捕捉城市中的人與地貌關係。這系列從2018年起登載於《中國時報》人間副刊,最初來自副刊主編盧美杏的邀請,她在參觀了「回望:台灣攝影家的島嶼凝視.1970s-1990s」展中林國彰的「客遇1995」系列,請他以一月一篇、圖文搭配的方式發表「臺北道」系列。

當時林國彰已經開始著手編輯這本攝影集,但卻意外先在報刊上發表。然而,這樣的專欄彷彿就像是延續著1970-80年代副刊常見的影像方塊文章,由攝影師寫作散文札記體裁文字,搭配自己的攝影作品,潛藏著讓攝影師不再只是服務於報紙新聞配圖的角色、而是成為了具有作者主體性的書寫者的意義。「臺北道」的專欄系列中,林國彰便以絮語般的文字和漫遊者的氣息,表達了他對城市與歷史的觀點,登載了五年。

從攝影集的意念、到專欄發表、再到實體攝影集的成形,漫長過程之中,攝影作者的觀點更形明確,照片成為主體。然而街景該如何照見歷史?有時,攝影這個媒介比較像是後現代式的、無限複製景觀世界的助長者,往往只擷取了混雜事物的外觀和表面,進而將我們投擲、淹沒在無邊的圖像之海。然而,有沒有一種可能性,其取決於工具使用者的自覺,在一個已經忘記如何進行歷史思考的時代裡,以歷史的方式來思考眼前的時刻呢?或許《臺北道》的作品正試圖以碎裂的片斷體驗和開放的型態,在所謂的古都美景之外,沉默且叛逆地以攝影為工具、反向抵抗那些僅供應表層視覺滿足的攝影影像。

混亂不明、怪異入鏡,以及強烈的黑白視覺風格,似乎是《臺北道》給人的第一眼感受。但隨之會讓人發出「啊!這就是本格派街頭攝影」的感嘆。每張照片看似不經意的隨手快照、甚至像拍壞的照片,仔細閱讀卻能發現每一個定格之中都巧妙壓縮了各種符碼:街道、建築物、人物、銅像、招牌路標、交通工具等,恣意交錯。有幾張令人發噱的意外穿鏡,有些則像是攝影師亂入他人儀式,這類符號的碰撞可能為疲乏的景色製造活潑,也可能為人們對城市的日趨麻痺注入了陌生化與新鮮感。

但不像許多街頭攝影只滿足在表面形式或構圖樂趣。《臺北道》的「街頭」背後,聚焦的是穿過多重殖民時間而留到當代、與眾生同樂的古地景。城門、古廟、老街、界碑或遺址,都是有意味的選擇。縱使僅存一片夾縫於現代車道之間古牆石碑,抑或一座折衝在車陣和人行道之間的城門,都是刻意挑選的殖民地景。透過林國彰的鏡頭,我們看見衝突、錯置與共存,夾縫於前現代、現代與後現代的都市地景。因此,《臺北道》融合街頭、城市與地景,指出了隱蔽在都市發展背後無聲的歷史地理變遷,這些歷史可能透過地景再次現形,透過各種與當代景觀錯置交疊的模樣,揭露被壓抑與被遺忘的重層性。


《臺北道》,羅斯福路臺灣大學,2014,林國彰攝影。


《臺北道》,寶慶路寶成門舊址,2019,林國彰攝影。


這些感受也可以訴諸圖像視覺的詮釋方法被加以陳述。回到視覺本身指認《臺北道》的攝影特性與美學,比如善用借位方法構成圖像趣味性、以傾斜水平造成氛圍的不穩定感、以鏡頭耀光帶來的光影形成神祕莫測的感受,或是構圖常見動態與靜態的配置,還有奇特線條組構、反射和裁切,這些都為照片、為場景帶來了糅雜些許陰鬱、疏離卻又擁抱世界的矛盾性,以及開放性的意義。也像作者投出的一顆視覺直球,即使讀者不理解場所意義,直觀地接受《臺北道》,也能純粹就視覺感受察覺許多出人意表的視角,以及不斷變化的構圖。

值得一提的是,《臺北道》沒有神祕的技術,純手機攝影,從 iPhone 4 拍到 iPhone 11,作者的手機不比多數人高階。邊框與色調也使用常見的修圖 App 完成。在這人人都是攝影師的時代,《臺北道》並非刻意、只是生活使然地採取了這樣一種平等的拍攝條件加以完成。也許,真正的攝影師之眼,從來毋須建立在器材的迷思上。

對我而言,真正重要的或許是被影像勾起的、潛藏在意識表層下的記憶。就像那張陰翳剪影中乍現光芒的北門城門,瞬間將我拉回1990年代初期,彼時搭公車經常堵在忠孝西路高架道路上,只能居高臨下望著這被圍困的小東西,靜止的車窗堪比侯孝賢的長鏡頭,腦中陳年的定格風景既深也隱伏。豈料一張照片的一擊,所喚起的已非我個人、也可能是許多人的集體記憶。從這一刻起,這記憶將被現下的圖像重新擾亂重組,闇影與光的強烈對比,是記憶與當下視覺的對峙,也是過去和未來的重置。


臺北道 林國彰攝影集:tai pei dao 2014–2023

臺北道 林國彰攝影集:tai pei dao 2014–2023

臺北道:林國彰攝影集:tai pei dao 2014–2023 (電子書)

臺北道:林國彰攝影集:tai pei dao 2014–2023 (電子書)



作者簡介

藝評人及攝影研究者。國立成功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臺灣文學所博士,曾任職國立臺灣文學館助理研究員與成功大學博士後研究員,現為獨立工作者。研究興趣為攝影史與紀錄片、臺灣文學思潮與視覺文化。曾編著《臺灣攝影家——黃伯驥》(2017)、《許淵富》(2020)等書,並發表過多篇攝影研究論述。


 延伸閱讀 

上下則文章

主題推薦RELATED STORIES

回文章列表

關閉

主題推薦

「2/22貓之日」必須看點貓──寫詩的貓、征服地球的貓、融化人心的貓這裡都有!

「222」因為唸起來與日語貓叫聲(ニャンニャンニャン)相近,日本寵物團體故將2月22日訂為「貓之日」(猫の日)。貓星人有時可愛有時可恨,在貓之日這一天,看人類如何與貓周旋,又如何讓我們甘願為奴。

3112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