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開選單

網站服務選單

登入

頁面路徑列表

子選單列表

一起看圖文

從羅大里《想像力的文法》看繪本怎麼玩「詞彙碰撞、睜眼做夢」的語言遊戲

  • 字級



義大利兒童文學家羅大里的《想像力的文法》,一本收羅「孩童創意」的精采著作,書中提到:
任何詞彙唯有在應對另一個詞彙時,才開始「運作」,被迫離開熟悉的軌道,發現自己有表意的新能力。想像力並非獨立於大腦之外自行運作的能力,想像力是大腦的整體運作。

故事所以能夠無中生有,是因為「想像力的二元相生」。二元相生並非「馬/狗」這類動物詞組的簡單聯想,而是像「小狗/衣櫥」這類「疏離、陌生化」的詞組。兩個詞彙間要有一定的距離,最好彼此毫不相干,相似處則要相當不尋常,如此想像力才能被迫啟動,在兩者之間建立交集,建構一個讓不相干元素能夠共處的(想像的)「集合」。

在「二元相生想像力中」,不以日常角度思考詞彙意義,而是將詞彙從平時的語言鏈中解脫開來,「被疏離」,「被錯置」,被拋進從未見過的天空裡互相碰撞,找到最好的狀態生出故事
(第三章,〈想像力的二元相生〉,p.28-30)
如何跳脫日常角度來思考詞彙的意義,啟動「想像力的二元相生」來說故事呢?下列幾本書所玩的語言遊戲,值得分享:

●《大稻埕動物園》
《做伙來踅大稻埕》台文繪本套書(《大稻埕動物園》台文繪本+《大稻埕ê山珍海味》台文迷你圖鑑)

《做伙來踅大稻埕》台文繪本套書(《大稻埕動物園》台文繪本+《大稻埕ê山珍海味》台文迷你圖鑑)

林小杯的《大稻埕動物園》,將人來人往的「大稻埕」變成活潑的「動物園」,邀請讀者發揮想像和觀察,「有閒來踅動物園~」繪本由語言幽默、充滿音韻的台文童詩組成,朗讀起來十分趣味:

〈媽媽,有雞 kue〉
咯咯雞 咯咯咯,
招朋友做伙掩咯雞*。
一个欲食米無愛來,
一隻恬恬覕予伊揣。

*捉迷藏

〈媽媽,有鳥鼠 niáu-tshí〉
鳥鼠 貓  鳥鼠  貓
貓貓 鳥鼠 鳥鼠 貓
鳥鼠走去佗位覕?
貓咪警衛 咧欲睏去。


(圖/《大稻埕動物園》內頁)



●《阿媽的果子園》、《佮阿公踅菜市仔》
綴圓仔講臺語①:阿媽的果子園

綴圓仔講臺語①:阿媽的果子園

綴圓仔講臺語②:佮阿公踅菜市仔

綴圓仔講臺語②:佮阿公踅菜市仔

海狗房東、黃立佩的「綴圓仔講臺語」系列繪本《阿媽的果子園》《佮阿公踅菜市仔》,則是將日常食用的「蔬菜和水果」變成「兒童遊樂場」,貼近生活用語的台文故事,情節幽默溫馨,圖畫充滿童心與想像,角色之間的趣味對話很適合全家一起「答喙鼓」:
 
《阿媽的果子園》(節錄)
對阿媽兜的大門口出來,直直行,直直行。
按1算到10,算三改,就會到阿媽的果子園。
...
阿媽,我欲食西瓜!
khoh! khoh! khoh! 西瓜猶未到分*。
猶未到分,猶未到分,西瓜猶未到分!
啊,這粒西瓜哪會遮爾仔重?
哪有啦!人我嘛猶未到分呢。
*成熟


(圖/《阿媽的果子園》內頁)


《佮阿公踅菜市仔》(節錄)
阿公牽鐵馬,伊講欲騎鐵馬去踅街。
我嘛欲!我嘛欲坐鐵馬去踅街。
猶毋過,阿媽叫阮去市仔買菜。(毋通買毋著喔!)
...
青花菜、蔥頭、瓜仔哖,我攏會記得!
蔥頭、蒜頭、紅菜頭,逐个攏嘛足緣投*!
(阿公你嘛足緣投!若像一條紅菜頭!)

*帥氣


(圖/《佮阿公踅菜市仔》內頁)


羅大里在《想像力的文法》描述一位五歲半男孩和他的三個同學,一起想出了這個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有個小男孩總愛穿他爸爸的鞋子。爸爸受不了小男孩老是拿走自己的鞋,有一天晚上把他吊起來掛在燈上。結果小男孩半夜摔下來,爸爸聽到聲音:「怎麼回事,有小偷嗎?」

他走出去一看,發現小男孩倒在地上,跟燈一樣全身發光。爸爸轉了轉他的腦袋,沒辦法把燈關掉,又拉了拉他的耳朵,沒辦法把燈關掉,又試著壓他的鼻子,沒辦法把燈關掉,拉扯他的頭髮,沒辦法把燈關掉,按壓他的肚臍眼,沒辦法把燈關掉。最後爸爸把小男孩腳上的鞋脫掉,總算成功的把燈熄了。

這個故事受到小朋友們的喜愛,羅大里認為「鞋」這個字在一瞬間喚醒了孩童的經驗回響:所有小孩都喜歡穿爸爸和媽媽的鞋子。而為什麼故事裡的小孩一直「發光」(acceso)呢?尋找相似的義大利語詞彙就能找到答案:小男孩跟燈泡一樣「吊掛」(attaccato)在燈上,於是他的行為舉止也變得跟燈泡一樣。詞彙類比和韻腳自動形成了視覺畫面的類比。

這是佛洛伊德研究夢的創作過程時,描述的「圖像凝結」,故事效果很像「睜著眼睛做夢」。「現實」介入了故事,「現實」圖像被賦予了新的意義,這個過程就像是詩人寫詩的時候,韻腳發揮功能,啟發了與抒情情境無關的意義。
(第四章,〈「燈」和「鞋」〉,p.34-37)

「睜著眼睛做夢」、詞彙類比自動形成視覺畫面類比,賦予「現實圖像」新的意義,也可在三本書中發現軌跡:

●《月亮晚安》
月亮,晚安

瑪格麗特.懷茲.布朗代表作《月亮,晚安》

Goodnight Moon

Goodnight Moon

1947年出版的《月亮晚安》Goodnight moon),作者馬格麗特.懷茲.布朗以韻文寫下歷久不衰的晚安故事,她將睡不著的小兔子擬人化,以孩子的口吻向房間裡的動物和物件一一說「晚安」,運用簡單的詞彙,朗讀起來富含節奏感:

Goodnight kittens/And goodnight mittens
Goodnight little house/And goodnight mouse


(圖/Goodnight moon 內頁)


●《廚房之夜狂想曲》
廚房之夜狂想曲

廚房之夜狂想曲

In the Night Kitchen

In the Night Kitchen

1970年,桑達克的《廚房之夜狂想曲》In the night kitchen)描繪男孩 Mickey 睡不著的奇幻劇場,他先從床上飄進了巨大的廚房,然後被烤麵包的廚師誤認為是牛奶 Milk,後來再替廚師們尋找做麵包需要添加的牛奶。桑達克在故事裡玩了M字的語言遊戲:

I'm not the Milk and the Milk's not me!
I'm Mickey!
I'm Mickey the pilot!
I get Milk the Mickey way!


(圖/In the night kitchen 內頁)


●《數羊之書》
數羊之書

數羊之書

小時候,夜裡睡不著,我們肯定都有躺在床上看著天花板數羊的失眠經驗。王春子的《數羊之書》敘事優雅、從容不迫,安靜中漫溢著夜晚的奇想,讓人嘴角失守的幽默,就像聆聽輕鬆歡快的「月光變奏曲」,我們得以跟著小羊,一隻接著一隻,慢慢跳進「催眠馬戲團」:

——睡著了沒?
——還沒。

哼——從鼻子裡呼出
1 隻羊,咩
2 隻羊,咩沒
3 隻羊,咩沒妹
4 隻羊,咩沒妹美
5 隻羊,咩沒妹美眉
6 隻羊,「噓......小聲點!」


(圖/《數羊之書》 內頁)

一開始是無厘頭的「咩」字語言遊戲,然後,各位觀眾,捨棄理性和思考吧!熄燈後,「燈」將「明滅的火把」傳遞給小羊,人類古老的、沉睡的記憶,一一被喚醒,一千零一夜,故事夜夜上演。家裡的手電筒、梳子、熱牛奶、燈泡、鉛筆、毛線球......全都不再是白天所見的樣子!「催眠馬戲團」喚醒了睡不著的小羊群,牠們奔跑、跳躍,傳遞聖火似的,喚醒了家裡永遠沉睡不醒的物品。

羊群搭乘想像力和幽默感的快車,在夜晚睡不著而翻來覆去的女孩「咩沒妹美眉」腦袋瓜裡,奔馳如電。繪本裡,生活中的微小物品處處充盈著創意、魔幻和神奇,蘊含著無限寬廣的世界。《數羊之書》讓我們抱著童年的想像與感動,再次墜入夢鄉.....

羅大里在《想像力的文法》重述了一個五歲小孩說給他老師聽的故事:

有一次小皮耶羅在玩黏土的時候,有一名神父經過,問他:「你在做什麼?」
「做一個跟你一樣的神父。」
又有一名牛仔經過,問他:「你在做什麼?」
「做一個跟你一樣的牛仔。」
還有一名印地安人經過,問他:「你在做什麼?」
「做一個跟你一樣的印地安人。」

後來有一個好魔鬼經過,卻因為小皮耶羅朝他丟大便而變成壞魔鬼。魔鬼因為一身髒屎忍不住哭了,結果他又變成了好魔鬼。

在這個很棒的故事裡,排泄物明顯發揮了解放功能,讓小朋友充分表達自己,無所顧忌,進而利用這份自由完成他的目的:屏除認識自己身體功能後產生的罪惡感。就家庭文化模式而言,小朋友說了「不該說的話」,那些話「不好聽」、「不該說」,而他既然能夠說出口,代表拒絕被制約,用笑顛覆了罪惡感。藉此,啟動了大規模的自我解放,從所有恐懼中自我解放。

故事才能進一步掌握真實,跟物質的關係更自由。孩子一旦享有表達的自由,他對自己也會愈來愈有信心。這個故事汲取了不同養分:詞彙、詞彙的音、詞彙的意義、詞彙間的即興結合、個人記憶、深層情感爆發和制約的壓力。這一切在表達上互相配合,讓孩子得到極大的滿足。
(第三十四章,〈小皮耶羅和黏土〉,p.156-162)

●《噗~》
噗~

噗~

培根君的《噗~》描繪主角小春要搭車到動物園看水豚,全書只用一個「噗」字就將故事進行到底,圖像語言純粹、清晰、節奏明快,讓人忍不住想一直翻下去。繪畫成功抓住讀者眼球,自由與拙趣,毫無顧忌觸動讀者的心。幽默手法讓我想起佩特.哈群斯1968年出版的經典之作《母雞蘿絲去散步》,當母雞昂首闊步走在前方,不知道狐狸正在後方尾隨,生動、誇飾的戲劇張力,盡藏在圖畫裡。


請注意!小春放屁前/後,旁人眼睛的變化。(圖/《噗~》 內頁)

《噗~》書中角色的「眼神」很有戲,小春在「噗~」之前遇到的所有人,全都睜著明亮水潤的大眼睛,但在「噗~」之後就不了。「水豚」的集體反應也讓人拍案叫絕,一陣幽默快意後,淡淡的感傷卻襲來了......然而,故事尚未結束,作者對主角抱有溫柔同理心,這分心意,讓臭的也變成了香噴噴的幸福;醜怪的、被厭棄的角色也有其美好,讓人為之心疼、為之心軟。

故事若看得深一點,就都是藝術了。



作者簡介

打開孩子之眼,活在迷人的想像國度裡。」

───
文字創作者,閱讀盪鞦韆主筆,繪本美學、文學推廣者。繪本書評散見於 OKAPI 閱讀生活誌、Openbook 閱讀誌、《文訊》、《聯合文學》雜誌。繪本譯者,專業繪本編輯,獨立策展人。 熱愛由小說、詩、電影、繪畫,故事及寫作組合而成的生活,在成人的世界,努力保有童心與想像力。

臉書專頁:閱讀盪鞦韆
聯絡信箱:wenchunwu1227@gmail.com


 延伸閱讀 

上下則文章

主題推薦RELATED STORIES

回文章列表

關閉

主題推薦

被丟棄的娃娃會在孩子的心裡留下什麼回憶?四篇試圖從孩子的角度看童年的繪本

是什麼樣的情境會讓天真的孩子陷入憂傷?那些無論被迫、或是自己遺忘、丟棄的童年玩伴,在記憶中會是什麼角色?長輩們的「為了孩子好」在孩子心目中是什麼模樣?成人對孩子的管教與照護,有沒有考慮到他們心靈深處最在意的事?

4983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