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開選單

網站服務選單

登入

頁面路徑列表

子選單列表

馬欣|孤獨眾生相

【馬欣專欄】為何有人的靈魂掛上了「吉屋招租」?──《山道猴子的一生》與《鬼手鬼手請開口》

  • 字級


《鬼手鬼手請開口》描述一群年輕人玩通靈,最後卻惹禍上身。(圖/《鬼手鬼手請開口》劇照)


我發現將作品與事件當魔術方塊看,每次看就會有不同發現。
比方從人心來看那些回憶的流變,或從事件中鑽個小孔來看人性的切面,這對我來講都是生之樂趣,
它不見得會接近真相,但比較接近我人生想追的真理。
如果電影大師塔可夫斯基說當個「合格的讀者」是重要的,那我們何妨一路當個找答案的人,
在找答案的過程中,它就是你自己的故事了。




※本文可能有劇透,請斟酌閱讀

這兩部戲的主角都渴望撲向下一刻並解脫來未來的惶然與無盡頭的自證,這的確是現代普遍的「發條猴子」狀態。於是他們鬆手墜入夾娃娃機與彈珠玩具台的歸零機制裡,穩穩地被「無法證明自我存在」的精神荒原給接住了。

當我看完最近炙手可熱的《山道猴子的一生》,我莫名地聯想到了日前看的電影《鬼手鬼手請開口》,後者看似是群青少年追求通靈遊戲的刺激,之後引火上身的通俗題材。但你也知道A24這獨立片商最喜歡將老題材玩出新把戲,《鬼手鬼手請開口》看似是鬼片,但核心則是將自己靈魂「招租」都無所謂的孤單寂寞。

《鬼手鬼手請開口》中主角米亞的靈魂後來被開放成一個「百貨公司」的狀態,任由各種欲望與鬼魅熙來攘往。有如經典片《鬼店》中的傑克心靈破損了,裏面就有呼嘯陣陣的窗口,於是宿主就來了,他的心變成了「鬼店」,靈魂被抽走了軸心,從此咻咻咻地空蕩蕩,近看上面彷若早就掛著「吉屋招租」。

多年前曾轟動書市的《陰陽師》系列,除在講陰陽師安倍晴明多會趕鬼外,更吸引人的是它在講著人心是會空掉成套房的,因為慾望的破滅與再生成為「他者」的棲息地,這也幾分像是《源氏物語》中有人看似活著卻變成了生靈。

《山道猴子的一生》的主角以現代的角度來看,他是精神上徹底喪失了閒裕與緩衝,這是現代新貧的代表(並不是缺少吃喝,而是在消費社會裡無法證明自己的存在)。猴子不只存在於山道上,這樣的「新貧」具有普世性。他過度消費,但他在借貸的其實是「時間」。

他的人生總匆忙甩掉不如人意的當下,直撲下一刻,彷彿自己的「過去」很燙手,他將未來當成「扭蛋」來賭。渴望與自己的現狀產生離心力,在「疾馳」的狀態中,擺脫了過去與未來,將自己直直駛向了「無名地帶」。

「山道猴子」過度消費,但他在借貸的其實是「時間」

這很像是某個潮濕的夜晚,路燈下一堆螢蛾飛舞著。你看它們可能飛舞到死去。那個吸引召喚的光是什麼?則因人而異,有的人是更好的改裝車、有人是名牌包、有人是更加被肯定的自我。那麼包圍與追趕他們的黑暗又是什麼?是那不被認可的人生?不受社會歡迎的恐懼?生命無從追尋的追尋?

有人說「山道猴子」死於自己的嗜好也算求仁得仁,然而生命熱情是階段性且需要長久的忍耐。他以孤注一擲來確定自己的存在,結果煙火只是更確定了黑夜的無邊遼闊。這齣劇紅是紅在迷因圖搭配了他一生的無解。

許多人都認為此劇呼應了現代普世的寂寞與空虛。他渴望撲向下一刻並解脫來未來的惶然與無盡頭,這的確是現代普遍的「發條猴子」狀態。

我們都不知道被什麼給上了發條,讓我們不停地打著鼓(以前的打鼓玩具),來回應這社會的「高績效」、「你可以」的價值,以至於我們打著打著,可能流下生物性的眼淚都不知道,但只知道手停不下來、PO文停不下來、自我績效化也停不下來。至於社會為何如此制約,自己也沒時間深思,我們好似為了整個商業機制的「流暢度」服務一般,並總需要自證自己是更「有用」的。

「山道猴子」讓人想起村上春樹早期作品《1973年的彈珠玩具》《麵包店襲擊》,裡面的人並不知道為何要反覆玩著跑道設定終歸是徒然的玩具,只為了那一剎那衝刺的快感。《麵包店襲擊》的主人翁也是不知道那心裡為何飢餓,必須要去搶劫一連串重複的商品來滿足黑洞中的一小點。

1973年的彈珠玩具

1973年的彈珠玩具

襲擊麵包店

襲擊麵包店

這是從鼓勵浪費的20世紀母胎中,脫胎出來的21世紀裡人也是汰舊品的概念。

現代人或許不像是《悲慘世界》的那種貧窮,但卻活在一個被提醒欠缺什麼的「新貧時代」。「消費之物標明了存在」很日常,自己以物件來對焦與世界的關係。山道猴子也快速地想累積自己的「存在」,包括他想以「檔車女神」來標註自己存在的加碼。

山道猴子想以「檔車女神」來標註自己存在的加碼


而《鬼手鬼手請開口》,它的英文名字Talk to Me更清楚,一群年輕人都有著疲於奔命的家長。孩子的玩樂窮於刺激的剎那,兩代都缺少著能靜下來的能力與時間。「刺激」成了最大調劑,於是青少年開始玩通靈遊戲玩上癮。當主角米亞發現靈界那頭樂於與自己溝通,在其中沒有社恐與不被接受的壓力時,「那一頭」成為另一個可以舒緩「自我存在焦慮」的地方。

她不只因為想跟已逝的母親通靈,也更是想在同儕間證明的存在,同時對那一頭的「控制」上了癮。她再也不用為自己的「下一步」負責,只要將自己的「下一刻」交託就好。這也是許多人信邪教的理由——不用再為自己的選擇而負責。

「刺激」成了最大調劑,於是青少年開始玩通靈遊戲玩上癮。(圖/《鬼手鬼手請開口》劇照)

主角米亞樂於讓鬼魅入住自己的身體。(圖/《鬼手鬼手請開口》劇照)


於是她讓許多不知名的慾望與鬼魅入住自己的靈魂,那裡成了商場,好似原本就是主人暫離,她成了可被覆寫的「自我」。

米亞與「山道猴子」,甚至包含最近的韓劇《假面女郎》,都在消費社會裡失去了存在感,沒有真正的一刻能讓自己平靜,也無法如班雅明所說的可以安心地放空地孵出一隻夢鳥來解脫於外界。

他們讓世界以夾娃娃機的方式抓住他們,讓他們被關注與被提升,即便是沒被怪手抓到的娃娃,它也為了那隻怪手而存在。它看似是有價的娃娃,但在那遊戲規則裡它又是個「零」與恆常待機。這或許是《被討厭的勇氣》一書長年暢銷的原因,肉色娃娃海對外在怪手既愛又怕,好似它抓取了才有個別性,然被夾到了卻也是完整了一個「空」。

這是現代化後的精神荒原,以為我們得要證明自己是有價的,在On Sale的標示中當一個自我的推銷員。

我還能再看到幾次滿月?

我還能再看到幾次滿月?

這時我想到了教授坂本龍一在《我還能再看到幾次滿月》裡提到了時間的線性與永恆。我們認為的線性人生包含了階段與結果,但拋開這個設定,生命不外是見證了月圓。他曾說自己沒有時間感,且將納粹口號「勞動使人自由」改為「音樂使人自由」,這是一種「緩慢」的堅持,你在其中孵出你的生命,擺脫於這世界要我們成為績效動物的可能。

這不只是擁有的社會資源問題,而是自我的存在必須靠著對這份堅持,才能抵抗外界動輒上架與下架的機制。人生有可能是線性,但生命則來自於個體對群體的對坐與對話。

《鬼手鬼手請開口》預告

※本篇文章由作者個人創作授權刊登※


《山道猴子的一生》為一部由臺灣創作者Eric Duan分別於2023年7月至8月期間所上傳的長篇網路影片系列,該影片採用Wojak為主題,劇情講述一名年輕人,因虛榮心膨脹而在感情中迷失自我,最後眾叛親離意外身亡的悲劇故事。該片在網路上引起廣大迴響並成為網路迷因。

//

《鬼手鬼手請開口》(Talk to Me)本片是澳洲知名 YouTube 頻道〈RackaRacka〉網紅丹尼菲利浦(Danny Philippou)跟麥可菲利浦(Michael Philippou)雙胞胎兄弟的處女作。他們一直以來都是《鬼玩人》、《蜘蛛人三部曲》名導山姆雷米( Samuel Raimi )的粉絲,這組創作人廣受全球粉絲青睞,在YT擁有近700萬訂閱用戶跟十幾億次的點閱率。故事描述一群學生開趴,為了尋找快感,拿來號稱是靈媒屍體殘肢的手臂,握住它並講出咒語:「跟我說話」隨即能見鬼,進一步講出:「我讓你進來」就能體驗鬼附身的感覺,遊戲規則是要在90秒內放開手驅走亡靈。這群不怕死的年輕人為了尋找新鮮樂子,招來各種不同鬼,招靈玩上癮,竟打破90秒禁忌,歡樂的趴踢變成通往地獄的門,這場玩命派對遊戲該如何終止?


作者簡介

你花最多時間的,終會變成你。

──
音樂迷、電影痴,其實背後動機為嗜讀人性。娛樂線採訪與編輯資歷二十餘年,持續觀察電影與音樂;現為自由文字工作者,從事專欄筆耕。 曾任金曲獎流行類評審、金鐘獎評審、金馬獎評審、金音獎評審、中國時報娛樂周報十大國語流行專輯評審、海洋音樂祭評審、AMP 音樂推動者大獎評審。樂評、影評、散文書寫散見於報章雜誌如《中國時報》娛樂周報、《聯合報》、《GQ》、《幼獅文藝》,及「博客來 OKAPI」、「非常木蘭」、「書評書目」等網站,並於「鏡好聽」平台開設Podcast 節目《馬欣的療癒暗房》。
著有:散文集《看似很美,其實是壞掉的》《邊緣人手記》《階級病院》;影評集《當代寂寞考》《反派的力量》《長夜之光》、看似很美,其實是壞掉的》。

OKAPI專訪:30不立,40也很惑,人生永遠On the road!──瞿欣怡X馬欣對談




 延伸閱讀 

上下則文章

主題推薦RELATED STORIES

回文章列表

關閉

主題推薦

情人節戀愛特輯 | 無論單身或穩交、初戀或失戀,你都還是要幸福!

情人節的街道滿是粉紅泡泡,甜蜜的同時也在提醒:找到對的人很難,相愛相守走下去更難。5篇選文替你從初戀細數到失戀、從青春純愛漫談到中年愛情,陪你閱覽不同階段的愛情故事。

902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