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開選單

網站服務選單

登入

頁面路徑列表

子選單列表

於是,我這樣觀看

【於是,我這樣觀看|015】林聰勝:「我無法掌握空景的拍攝韻味,總試想人在其間與環境互動會有何火花?」

  • 字級


「拍攝是先找環境再等被攝主題出現,如此這般在各個場景流連徘迴等待。」
——攝影師、《旗津記憶》作者林聰勝


這個系列是怎麼開始的?

林聰勝:攝影是自己就業後至高雄串門學苑報名學習的,結業後同學們合組 Takao 攝影讀書會,定期聚會、外拍並聘請多名老師指導。在第一次成果聯展後訂立下次主題「旗津」,因此展開不停探索該地之旅;雖然後來讀書會沒再運作,展覽告終,而我在九份巧遇宜蘭攝影家,詢問他如何拍好照片,他僅簡單回說「找個主題拍吧!」因此就從1992年開始,走上搭乘渡輪與過港隧道不停輪迴之路。

拍攝多久了,過程中有什麼轉變嗎,會繼續下去嗎?

林聰勝:自1992年至今,拍攝已三十餘年了,近期仍依兩周一次的頻率造訪旗津,沿路看沿路尋找,海水浴場來回走一遭,幾乎成為生活一部分,不曾改變。曾有過將旗津比擬台灣的想法,因同為四面環海,試著以跳躍騰空圖像來象徵進入與脫離,人離開地表不知是一去不回,還是即將落地生根?好一陣子拍攝了許多離地一瞬間照片,至今仍深深吸引我按下快門。後來想想,這主題太大,論述卻又太薄弱,有點無病呻吟而作罷,還是別想太多,有什麼就拍什麼,慢慢拍默默累積再作打算。

你如何尋找決定被拍攝的對象?

林聰勝:除軍區外,幾乎踏遍整個旗津,地理環境相當熟悉,因此想拍的環境都會巡田水一番。無法掌握空景的拍攝韻味,總試想人們在其間與環境互動會有何火花出現?所以,拍攝是先找環境再等被攝主題出現,不代表絕對有回應,隨機無法掌握,如此這般在各個場景流連徘迴等待。


創作過程中最困難的是什麼?

林聰勝:大概是一直機運不佳,遇不上心口一震戛然而止的感覺。彷彿提不起勁,連踏入旗津都覺得難,進入撞牆期厭倦感襲來,是否該改主題拍攝?此時暫時離開、自我療癒是好的,先到別地晃晃,過一陣子又思念起旗津再返回,不勉強。


請簡介你自己,以及最初是怎麼開始攝影?

林聰勝:我是選擇升學的五年級生,大學畢業退伍後進入相關科系行業就職。實在坐不慣辦公室,當時社會充斥解嚴後改革浪潮,民主運動風起雲湧;但三台兩報與坊間反對刊物的報導有著相當大的出入,便想若當記者至第一線採訪不知如何,因此自費報名學習攝影,想當攝影記者,從此一頭栽入攝影中。有次跟高中至交提起此心願,他回說「那就去做啊!」一語驚醒夢中人,適逢高雄報紙招聘攝影記者,幸運如願,菜鳥攝影記者生涯從此展開。


攝影工作和以攝影為創作的差別在那?

林聰勝:攝影工作沒得挑,長官指派只有使命必達,無論心底多麼厭惡也得去,只好轉換心情,當成吸收攝影養分,開心每天按著快門。北漂第一天工作就到立法院報到,人生地不熟又沒有前輩帶領,只好跟隨同業慢慢摸索而來,靜靜看默默聽多多比報,收穫良多。休假時一切自我選擇,遠離新聞現場,報社主客觀立場皆可拋,照片挑選編排無人可置喙,充分自由。


你最受吸引、並影響你創作的作品為何?(不限定是攝影作品)

林聰勝:電影《戀戀風塵》看過不下十餘次,甚至收藏 DVD。美好舊日人地物,人際感情單純無瑕。無奈歲月無情,時間公平,生命幸自有出路。攝影之旅受其電影影響,鏡頭總投向鄉間漁村,北漂年代喜愛至八里、三峽、平溪與九份,尋找往昔氛圍。回到故鄉依然如此,除旗津外,近年比較專注在海岸線巡禮。


描述一個你沒有拍攝下來但卻印象深刻的畫面。

林聰勝:九零年代三峽老街街尾有家棺木店(不知現在是否還在營業?),工作室在後巷,每次從窄窗可見老闆一鑿一鑿刨木製作,一直沒勇氣提起拍攝心願。老街向晚冷清,我從後巷轉入老街,驚見老闆佝僂奮力推著棺木徐行,至今難忘。因有點距離,相機不巧裝著廣角鏡頭,當時沒想過換鏡頭只想快跑縮短距離拍攝,跑到勉強拍攝仍太遠的距離時,棺木一半已進長廊,心中暗譙「沒了,慢了!」縱使按下快門也殘缺不全!



透過攝影師的視線目光,我們才有機會用全新的角度觀看這個世界。
OKAPI【於是,我這樣觀看】單元,每次介紹一位攝影師、以及他正在拍攝中的作品,讓我們一窺這些吉光片羽被捕捉的瞬間,以及從觀看到攝影之間,攝影師腦海中累積、流動的思考路徑。

//

本期攝影師

作者簡介

打狗過田仔出世,曾任多年媒體攝影記者,長期以旗津為創作地。日常是騎車尋找沖淡生活鬱澀,框取順應環境,更愛其違和。著有攝影作品集《旗津記憶》
旗津記憶

旗津記憶

上下則文章

主題推薦RELATED STORIES

回文章列表

關閉

主題推薦

五位你需要認識的台灣當代攝影大師

張照堂、郭英聲、柯錫杰、阮義忠、范毅舜,五位你需要認識的台灣當代攝影大師。

16602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