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開選單

網站服務選單

登入

頁面路徑列表

\ 本月大人物 /

雖然很常替人寫序,但實際上常被所愛拒絕──專訪楊佳嫻《以脆弱冶金》

  • 字級

《以脆弱冶金》是詩人、散文家、評論家楊佳嫻首部私房閱讀集,全書收入43篇推薦序與書評,一覽台灣文學的精彩星空。《以脆弱冶金》是詩人、散文家、評論家楊佳嫻首部私房閱讀集,全書收入43篇推薦序與書評,一覽台灣文學的精彩星空。


「我以前接很多採訪工作,見到長輩講有的沒有的,他們就會說:你不可以寫出來!」從採訪的人變成被採訪的人,楊佳嫻也談了好多「不可以寫出來」的細節,對話間充滿了笑聲。有趣的是,不只是採訪情境的主客易位,原先為其他書籍服務的「推薦序」與「書評」也在《以脆弱冶金》裡被以新的眼光審視,成為書籍的主角。


書序與書評作為「讀書散文」


《以脆弱冶金》是由推薦序與少量的書評所構成,但楊佳嫻說當初並沒有集結成冊的預想。在統整這些「以閱讀為主題的散文」時,她發現「序也寫得太多了吧」,除了口吻必須更統一,也要考量篇章的選取,這部分先交給她信任的編輯裁決,然後再一起討論確認。

「寫序」必須綜觀整本書,同時,根據閱讀的判斷,盡可能捕捉情調,或彰顯氣性。有些觀察,在具有彈性的推薦序與書評可以提到,可是在相對強調理性、客觀的學術研究上就不適合寫出。當作者及作品煥發極其強烈的特定氣質,如鄭愁予多情浪子、強烈自戀但「過癮/而不焚身」,這些介於「研究」和「創作」中間的文學體裁就能勝任。「人跟文的關係可能是悖反的,但是那種悖反會有某些聯繫,我希望把那種曖昧講出來。」在推薦序裡,除了通過分析作品來表現書籍的優點,如果熟悉、認識作者,楊佳嫻也會把對人的理解也寫進去。

以李雲顥詩集《河與童》的推薦序名稱「以脆弱冶金」為新書定名,她認為滿符合整體的精神。「在情詩裡面,不會有人一開始就寫『我好強』;要展現出強而有力的自我,其實是要通過一個『位居弱勢』的角度來寫,以弱示強,絕處逢生,才會動人。」正是這個脆弱的一面,成就了文學強韌的力量。


寫序,背負一種被了解的期待

「寫序的人,可說是作品以書籍型態整編後比較早的讀者,而被邀請寫序通常有兩個原因,」楊佳嫻分析,「一方面是你被作者視為專業的讀者,希望你能呈現出對這本書精妙的剖析;另外一方面是親友、師生的人際網絡,寫序具有情感的意義。」書序一直是文學社會學勾勒場域路線的重要觀察點,不過楊佳嫻也指出,或許我們不需要只把「寫序」視為人際關聯的具體顯現,背後還可能存在著「被了解的期待」。

不同於篇幅較短、「技術跟『詩』很像」的推薦語,楊佳嫻在閱讀書籍、撰寫推薦序時,喜歡將作品放到歷史脈絡來觀察。這種觀察不一定是指作者模仿前人、受到影響或帶有價值判斷的褒貶,而是一種學者之眼的文學史觀。「如果人家請你寫序,一定不希望被寫負面的事情。」楊佳嫻回憶,年輕時和鯨向海討論詩,自己批評意見較多,而鯨向海則會在不好的詩裡面盡量找出優點。

「是不是年紀越長會寫得越恰到好處?年紀小會比較不寬容?──寬容並不是說人家寫不好你去包容他,而是看出事物有很多種意義。」楊佳嫻說自己也在學習如何在不降低標準的情況下,讓視野更寬廣。


當「長輩」邀請/為長輩寫序

如今她也成了大家口中的「長輩」也替人寫了那麼多序,那楊佳嫻自己的書,怎麼找人寫序呢?她回顧在邀序的路上,第一次就嘗到出師不利、被所愛拒絕的滋味。第一本詩集《屏息的文明》原先邀請駱以軍寫序,序也寫得多的駱以軍拒絕了她,理由是:「你的詩很「名門正派」啊,要找符合這個氣質的人寫。」還建議她找同樣「名門正派」的楊牧。出版第一本散文集《海風野火花》時,想向心儀的詩人楊澤邀序,也被拒絕了,理由是「讀起來你受到其他人影響更大喔」。

《以脆弱冶金》的架構,為新版楊澤詩集《薔薇學派的誕生》寫的序放在全書第一篇、對約翰.伯格的閱讀筆記置於最後,標誌了他們的特殊意義。在她的心目中,楊澤是「最詩人的詩人」,也因此當初在寫序時非常緊張。不過,下筆太用力也可能造成反效果,楊佳嫻說,「一方面要表達你對作者的愛,一方面又要向你的偶像展現『我很行,我能匹配上你的作品』的倔強。」一不小心就可能過頭,兩者的平衡很難拿捏。

觀察楊佳嫻的閱讀與寫作,這些能被視為「工作」的序文與書評,近來寫得比「比較需要一大段空白來相處」的詩多很多。在這些文字中,她不只表達對前輩的愛,也不吝稱讚平輩與晚輩(如在採訪中不只一次盛讚楊智傑詩集《野狗與青空》,這位充滿活力的「意象的暴發戶」讓她激賞)。這次出書,楊佳嫻特意邀請年紀相近的房慧真與陳栢青寫序,展現出朋友之間多年的情感聯繫。


▌是閱讀指南,也是閱讀筆記

相較於「閱讀指南」性質,楊佳嫻認為《以脆弱冶金》也可以視為作家在建構其文學宇宙的「閱讀筆記」。雖然全書是由書序與書評組成的散文集,但楊佳嫻在前幾本書就有類似嘗試:散文集《小火山群》其中一輯就收錄過序與評,《瑪德蓮》也能讀到對閱讀的一些想法。

「可以說,『閱讀』一直存在於我的寫作裡面,無論散文的主題是什麼,都會有書的影子。」自陳閱讀乃人生最高樂趣的楊佳嫻說,文壇過往不乏有作家將序文集結成冊的先例,而她如此定位這本新書,「它比較像是長期存在於我散文創作裡,一個面向的具體集中跟放大。我覺得,兼具評論者與學者身分的作家,寫這種以『閱讀』為主題的散文是很自然的事,這是他能力與工作的一部分。」不同於埋首研究的學者,楊佳嫻長期面向一般讀者、進行「中間的工作」,將專業知識傳遞給不是文學專業但也有興趣的民眾。這個「中介者的角色」,她戲稱為「文學服務」或「文學仲介」,希望以討論替代讚美,通過觀點的提出和精采處的提點,造好桃花源入口的指標,讓每個人都可以進來。

在今日的文化生態中,我們還能夠怎麼討論「閱讀」?楊佳嫻為我們獻上了一冊原汁原味的「私房閱讀集」,邀請你飛進文學的蜂巢,釀自己的蜜。




以脆弱冶金:楊佳嫻私房閱讀集

以脆弱冶金:楊佳嫻私房閱讀集

以脆弱冶金:楊佳嫻私房閱讀集 (電子書)

以脆弱冶金:楊佳嫻私房閱讀集 (電子書)

以脆弱冶金:楊佳嫻私房閱讀集(限量作者親簽版)

以脆弱冶金:楊佳嫻私房閱讀集(限量作者親簽版)

 


本月大人物推薦書單

流俗地

流俗地



●《流俗地》/黎紫書 
環繞著錫都一個盲女銀霞和她成長的街區展開,呈顯出多民族文化並存的豐富世界,有如萬花筒轉動拼疊出不同的光影。銀霞雖然不能看見世界,卻能聽見世界、觸摸世界,這也使得整部小說充滿了細膩的感官書寫。我尤其喜歡關於手錶與打字機的情節,交織著抒情與暴力、收穫與失落。

夜行紀錄

夜行紀錄



●《夜行紀錄》/羅貴祥
寫2014和2019的香港社運及其後,還包含了故事新編、疾病與親子關係、土地與歷史、藝術與生命的辯證(可與王爾德《格雷的畫像》參差對照),觸角甚至關涉到性別、環保。看上去似乎題材相當發散,實則不然,諸多議題線統攝在香港命運前瞻後顧之內,省思受傷受挫後的人與地。全書或許激情欠奉,但是那低迴裡仍有什麼在嗡嗡竄流著。

星月夜

星月夜




●《星月夜》/李琴峰
延續了李琴峰過去作品中可見的幾個元素:女女情誼、異語言交會下的隔絕與表達、(異性戀框架下的)家庭壓力、政治批判。同時,這部小說尤其聚焦描寫維吾爾族在中國的處境,以及居留日本的異國人可能遭遇到的公權力粗暴對待,凸顯暴力(性與政治)怎樣假各種名義深入個體,損殺身心。




延伸閱讀

上下則文章

主題推薦RELATED STORIES

回文章列表

關閉

主題推薦

用文字療癒曾經受的傷──5本散文書寫

可能面臨生離死別、身處困境,又或是想要為人生某個段落作結,透過文字的力量,他們療癒自己的傷,也撫慰有相同境遇讀者的心靈

1151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