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開選單

網站服務選單

登入

頁面路徑列表

子選單列表

馬欣|孤獨眾生相

【馬欣專欄】守住「如常」,才能在「無常」中活下去──《本日公休》與陸小芬

  • 字級


在「阿蕊」身上,你沒有看到「廢」或「進取」的兩極,而是專心於當下的美好感。(圖/《本日公休》劇照)


我發現將作品與事件當魔術方塊看,每次看就會有不同發現。
比方從人心來看那些回憶的流變,或從事件中鑽個小孔來看人性的切面,這對我來講都是生之樂趣,
它不見得會接近真相,但比較接近我人生想追的真理。
如果電影大師塔可夫斯基說當個「合格的讀者」是重要的,那我們何妨一路當個找答案的人,
在找答案的過程中,它就是你自己的故事了。




※本文可能有劇透,請斟酌閱讀

在陸小芬演的「阿蕊」身上,你沒有看到「廢」或「進取」的兩極,而是專心於當下的美好感。沒有要跟人比,也沒有活在昨日與未來的夾擊裡,擁有的不過就是短短「今日」的驚喜與無限。國片始終因陸小芬的存在而能有不同的女性角色。

在今年初春時看到陸小芬主演電影《本日公休》中是件幸事,因為在80、90年代長大的我,大銀幕的陸小芬是個傳奇的存在。她一度曾被視作讓社會嘩然的性感豔星,但後期又成為地位不動如山的影后,這樣的雙重性,讓她在影壇始終是個異數。

你可以說將衣服穿回去的又不只是她,但她的個人特質大過於這樣的宣示動作。作為一個長期被觀看的性別,她既不強調明星樣,同時她在《上海社會檔案》往胸部企圖插上的那一刀,簡直快要突破那個畫面,等於在「肉海經濟」中做了一個把「身體」宣示奪回去的動作。

她的雙重性,不只是在銀幕上,同時已出了電影的框架,曾經被妖魔化但後期又出現神性的存在。

當時在刻意營造美國夢與經濟起飛的美夢裡,量產出來的都是三廳閨女與校園乖乖女。但有一個女人就這樣以蠻恆之力戳破了它的羊水一般,剎時間紅遍大街小巷,且是以「禁忌」的形象嚇壞了大人,是家長想要蒙住女學生雙眼似的「火紅程度」,讓表面由「二秦二林」打造出的幻覺下,終於有了個破繭而出的「活物」感。

「陸小芬」自然的裸裎讓人忌憚更多於讓人迷醉,且在她之後,就沒再出像大地之母這樣的強悍與自然的裸裎方式。

她後來得了影后,則如同一白淨石膏像,從《看海的日子》到許鞍華執導的《客途秋恨》。圓盤的臉,幾分如肉身菩薩的淡定,但又幾分似妖魔的隱現。她在大把時間都花在等待的「女性角色」之中,像是要渡化什麼人,卻自己都一不小心站起來就成了「泥菩薩」的女人。

看海的日子 DVD

看海的日子 DVD

客途秋恨

那時候的女人角色都有一種不知何時才等到了頭的感覺(現在也好不到哪裡去)。但陸小芬有種土性,且是可以滋養萬物的抓地性。這點感覺在台灣影壇上是異樣的。

因台灣影視圈永遠流行纖細的美,易碎的,甚至有點驕縱的,但沒有像她這樣一團泥菩薩般,隨時等著孕育什麼,或重塑成什麼的可折騰。

這就像突然之間有個不是「女友」類型,也不能說是標準母親投射的存在,彷彿是真吃過苦的女人出現在銀幕上是那麼違和。

在台灣影史上,她是獨一份例外的。楊惠姍雖會演經歷過苦日子的人,但無論再會演與再增肥,她在人的觀望下,仍是一個閨秀將被獵奇的犧牲。

可是陸小芬不同,她的「犧牲」不是她所演繹的,而是被日子打磨的自然模樣。再也不是影壇慣有的聖母化,或是想衝破符號的被觀看者。

她的演出跟被習於觀看的性別是兩回事,她是真的能被拍出「過日子」的模樣。包括她的後期身體演出的型貌,都有畫家雷驤幾筆勾勒出的營生味。

這也是我在看《本日公休》的感受,她的肢體演出一切是鬆鬆的,如同我在看一個人是怎麼過日子的。在她身上的時間感,不同於實境秀的真人(像被追索著什麼地想哏),你我久違地看到一個人真正安身立命的樣子。

《本日公休》無論它拍的產業還是陸小芬演的理髮師,都有著黃昏暮色之感。但那其中的「黃昏」反而是因她沒有辜負白日,而顯得充實飽滿。

無論產業還是陸小芬演的理髮師,都有著黃昏暮色之感。但那其中的「黃昏」反而是因她沒有辜負白日,而顯得充實飽滿。(圖/《本日公休》劇照)


照理說那個行業與她營業的模式,放在今日是不合時宜的。但這時代是我們怎麼追趕都過猶未及的,它已經不只是紅蘿蔔在逗一隻驢子,在我們還無法預料進度的AI未來,不虧負自己的光陰顯得更踏實。

在她演的「阿蕊」身上,你沒有看到「廢」或「進取」的兩極,而是專心於當下的美好感。沒有要跟人比,也沒有活在昨日與未來的夾擊裡,擁有的不過就是短短「今日」的驚喜與無限。

所以片名取得滿貼切,「本日公休」是取消了她這職業恆常的等待,對生命採取了主動的積極感(這也是在國片中較少見到的女性角色)。

她看似去了一個會迷路的地方,遇到了一個指路不可靠的人,幾經波折才到了老客戶家去剪髮。看似一點都不值得,但卻是這部電影中最值得的點。我們降伏於功利主義其實是被動且方便行事的選擇,她做了一個成本無法回收的事——去幫病重的客戶剪髮。

「阿蕊」不顧路途成本去幫病重的客戶剪髮。(圖/《本日公休》劇照)


那髮留與不留都已經無妨的狀態,與她看似白做工的梳剪,都像是最後接住對方辛苦一生身體的安慰。她知道他每一個髮旋,也知道他最喜歡的樣子。這些親密的「知道」,讓這病榻上的身體受到尊重與母親式的對待。而阿蕊那時將哭未哭的表情,不只是為了老客戶,而是來自於經年累月所習慣的「消失」。

我想周圍人與物的「消失」是年過四十五的人必須習慣的事,到時流淚太過驚天動地了,知道那必然性從而珍惜,阿蕊的每一刀都不枉費,彷彿床榻上的老人這一生也不枉費一般。

這部電影很奇異的是,它其中沒有特別讓人愛與憎的人物,那些糾結都在日子的流水中都被稀釋了,也在阿蕊專注剪三千煩惱時,通通都過去了。

可喜的是國片中終於有一個能活得不慌不忙,且不秀委屈的大人了。這幾年電影中的大人們總是有一肚子苦水且還需要和解,彷彿這樣真的多感人,但在面對還是流水帳的一天,阿蕊仍一如既往的專心一志,每一刀都剪得有把握、每一刀都讓人感到安穩。

那些糾結都在日子的流水中都被稀釋了,也在阿蕊專注剪三千煩惱時,通通都過去了。(圖/《本日公休》劇照)


在阿蕊專注於當下時周遭的擾攘,都被淨空了。這片沒有講什麼大道裡,但它既講了人生的無常,也講了對人生主動的意義,並不是在功成名就(那真的不會讓人安心),而是你專先於當下的事,並且愈發有把握。

這部就是職人精神,但講到這四字時總會對焦名人,此片卻對焦了一家庭理髮師,在有年代的屋子裡,看似要被社會遺忘的地方,有一個人因經年累月的專心而超越了時間。

她是好媽媽,但沒有視為受難者,她是好理髮師,但無法用KPI來演算她。

這就是一部屬於人生觀的電影,無論時代怎麼變,人力如何貶值。阿蕊與陸小芬都在戲裡戲外讓人感到如何活得像個「真實的人」。

在疫情之後,世界亂了套,身邊的人常匆促地走、AI時代即將降臨,但近期日劇《重啟人生》、國片《本日公休》與大賣座片《鈴芽之旅》不約而同都講了一件事,守住你的「如常」,才能在「無常」中好好活下去。

 

《本日公休》預告
※本篇文章由作者個人創作授權刊登※



《本日公休》(Day Off)本片靈感取材自導演傅天余的家庭故事,也是金馬影后陸小芬息影超過20年重返大銀幕,飾演經營台式男子家庭理髮的務實歐巴桑「阿蕊」,她與年輕一輩優秀演員傅孟柏、施名帥、陳庭妮、方志友等人同台尬戲,碰撞出充滿親情、愛情,以及自我追求、成長的故事。電影主場景亦回到傅天余導演的台中老家拍攝,戲裡戲外相互呼應,全片寫實中帶有細膩人文關懷,瀰漫濃濃的台灣在地生活氣息。

 


作者簡介

同時是音樂迷與電影癡,其實背後動機為嗜讀人性。在娛樂線擔任採訪與編輯工作二十多年,持續觀察電影與音樂,近年轉為自由文字工作者,從事專欄文字筆耕。曾任金曲獎流行類評審、金鐘獎、金馬獎、金音獎評審、中國時報娛樂周報十大國語流行專輯評審、海洋音樂祭評審、AMP音樂推動者大獎評審。樂評、影評與散文書寫散見於各網路、報章刊物,如:《中國時報》娛樂周報、《聯合報》、《GQ》、《VOGUE》、《幼獅文藝》、誠品《提案》、《KKBOX》、博客來OKAPI、娛樂重擊網站與《HINOTER》等,並於「鏡好聽」平台開設Podcast節目《馬欣的療癒暗房》。著有影評集《反派的力量》《當代寂寞考》《長夜之光》;雜文集《階級病院》、散文集《邊緣人手記》。最新作品為散文集《看似很美,其實是壞掉的》

✎作家金句:「人生難免失去,但也讓你有再次擁有的能力。



 延伸閱讀 

上下則文章

主題推薦RELATED STORIES

回文章列表

關閉

主題推薦

沒想到,我們都變成笨拙的大人了

這五部影劇作品如同晚來的成年禮,獻給各種情感與體力上都透支的中年人,沒想到,我們都變成笨拙的大人了呀。

1567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