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開選單

網站服務選單

登入

頁面路徑列表

#性平閱讀LGBT

馬尼尼為/「生孩子讓生命有意義」這句話對嗎?──讀《為什麼我們不想生》

  • 字級


作家讀書筆記bn


《為什麼我們不想生》的原文書名是「Selfish, Shallow, and Self-Absorbed: Sixteen Writers on the Decision Not to Have Kids」,三個S開頭的負面字,「自私、膚淺、自我中心」、「十六位作家談不生的原因」,請留意,這聲音全部來自十六位作家們,而非中文書名乍看指稱多數人的「我們」。

搞清楚這本書的結構後,似乎就很清楚為何有這樣「一面倒」的聲音,因為作家這類需要高度個人空間的工作,有小孩講白了沒有好處(當我打下這段話時,我也像本書原文版編輯一樣戰戰兢兢,深恐惹毛別的人類);可是,別被原文書名騙了,此書的用意不就是讓讀者能夠獲得另一層相反的觀點嗎?

為什麼我們不想生:生與不生,哪一種人生選擇更幸福?

為什麼我們不想生:生與不生,哪一種人生選擇更幸福?

Selfish, Shallow, and Self-Absorbed: Sixteen Writers on the Decision Not to Have Kids

《為什麼我們不想生》原文書封


我有一個小孩,並且至今十年最慶幸的是我「只生一個」。我永遠只會羨慕一種人,就是「沒有生的人」;這本書的特色之一是,畢竟都是作家,他們能夠把「為什麼不生」說得誠懇清晰,大快人心,妙語如珠。

讓我們面對這個事實:孩童最美妙的特點,並不在於他們的智力、睿智的談吐。育兒班的日常狀況(育兒時也是),更多是單調和乏味,是智力的萎縮。這些年來,只要我拉住摯愛的外甥和外甥女去遊樂園裡玩各式各樣的玩具,或者拽著他們一路小跑步去兒童博物館的時候,我總能在圍繞鞦韆架的那些女人臉上清清楚楚地看到這點。更不用說(到底怎樣說才顯得有禮貌呢?)在這個時代,不管有多少人假惺惺地強調帶孩子出遊有多重要,你終究無法把這件事稱作有價值的社交活動。你為此勞心勞力,還會忍不住生氣——偷偷在心裡生氣……
(粗體為筆者所加)
——摘自蘿拉.吉普尼斯(Laura Kipnis)〈母性本能〉

如本書多位作者提到的,他們為兄弟姐妹的子女或別的孩子們付出時間、精力、金錢;或者說,分擔了其他父母的育兒重擔。如果這世界上的大人都是有生的,那麼每位父母根本只能忙著顧自己的小孩,小孩得不到父母以外的、叔叔阿姨的愛。這點我大力點頭,沒小孩、或是小孩已長大的叔叔阿姨,才「有空」陪我的小孩,甚至可以付出更多時間。我有一位沒有小孩的朋友,對她的姪子照顧得簡直比他親生媽還好,可你千萬別對這類人說「這麼喜歡怎麼不自己生一個?」(這句話就如「這麼愛貓怎不自己養一隻」、「這麼喜歡做菜怎不開餐廳」一樣),因為小孩可以得到「阿姨的愛」也很重要,對小孩一生也不無影響啊。

書中也不乏前衛(對某些人很前衛)觀點,摘自西格麗德.努涅斯(Sigrid Nunez,《摯友》作者)的〈最重要的事〉:

養育孩子是一份專職,一種特長,必須至美至善,盡心去做——葛蕾絲.佩利(Grace Paley)就曾大加嘲諷社會灌輸給女性的這種欺騙式觀念。在她看來,這種說法散發著自負狂妄的氣息。「對成年人而言,照料小孩不是什麽專職,」她說道,「那就是個笑話。」

努涅斯接著引用《柳橙不是唯一的水果》作者珍奈.溫特森(Jeanette Winterson)的觀點:

我找不到典範:一個致力於她想要做的事,並且過著普通的異性戀生活,還生孩子的女性作家榜樣。這樣的女人在哪裡?[…]我內心有一部分本能地知道:為了追求我想要的人生,那無論如何會很艱難,而我最好是自己過,要麼和同性過。

(請注意,珍奈.溫特森跟葛蕾絲.佩利都是重量級作家。)

摯友

摯友

柳橙不是唯一的水果

柳橙不是唯一的水果


書中還提到不生的人,往往投入更多回饋社會的事。像我在收容所做志工,志工的折損原因十之八九是因為生小孩或結婚。「因為生小孩」而退出職場、或精簡職場時間的女性更是八九不離十。「因為沒生小孩」而長期投入職場、志業者,她們的貢獻不得不說也很重要,說白了,生小孩的媽媽很難去偏遠地區做無國界醫生、連去駐村寫作三個月都很困難!

再看一段更前衛的觀點,摘自傑夫.代爾(Geoff Dyer,《持續進行的瞬間》作者)的〈徹底淹沒〉:

別的先不說,在所有關於生孩子的觀點中,最讓我敵視的是「孩子讓生命有意義」的說法。竟然假設生命需要意義或是目的!而我會舉雙手贊同生命可以完全無意義、全無目的可言。
[…]
有孩子的人生活裡充滿了責任和義務,沒有一件事是為了有趣而去做。孩子成了約束性責任的源頭。即使想要孩子,也會說成是完成血脈相承的任務。人類的謊言!

反對「孩子讓生命有意義」這句我認同,畢竟不是只有孩子才會讓生命有意義,就像「柳橙不是唯一的水果」一樣;但不可斷章取義,緊接著要想的是無法在此展開的、或潛在書底下的更大問題:「生命的意義是什麽?」這也是閲畢此書,抛開生或不生,每個人對「生命的意義」的選擇。

有個大直白的呼籲也很有趣,想當作家(或創作型工作)千萬別生,除非有大把資源。生了還可以繼續寫是沒錯;只是必定少了幾本。還有一點也很關鍵、很多家長壓根沒留意到的——家庭傷害。這世界上到底有多少家庭傷害呢?只要竪起耳朵,我走到哪都可以聽到斥責小孩的聲音。更不用說關在家門裡、關在心房裡的傷害。

我自己的結論是,生或不生無關「人存在的價值」,生的人其實不見得更有價值、更有貢獻或是人生更完滿,這類反主流價值觀很重要,畢竟太多人都視「生」為正常、自豪、圓滿,女性在這號價值觀下,不僅得要職場強、家事強、育兒強,還要不時曬小孩的美好照片。

無論生或不生,我們自己也都是被生下來的人,這議題關乎所有人。看了這本書,不生的人,或許可以藉此獲得更多自信;生的人,可以藉此用更尊重的眼光去看不生的人。

#childfree


為什麼我們不想生:生與不生,哪一種人生選擇更幸福? (電子書)

為什麼我們不想生:生與不生,哪一種人生選擇更幸福? (電子書)



作者簡介

馬來西亞華人,苟生台北逾二十年。美術系所出身卻反感美術系,三十歲後重拾創作。作品包括散文、詩、繪本。《帶著你的雜質發亮》《我不是生來當母親的》《我們明天再說話》《馬惹尼》《詩人旅館》《老人臉狗書店》《我的美術系少年》《馬來鬼圖鑑》《姐姐的空房子》等十餘冊。編譯、繪《以前巴冷刀.現在廢鐵爛:馬來班頓》,最新作品為《多年後我憶起台北》
曾任臺北詩歌節主視覺設計,作品入選台灣年度詩選、散文選,獲國藝會文學與視覺藝術補助數次。於博客來OKAPI、小典藏撰寫讀書筆記和繪本專欄。獲OPENBOOK好書獎:年度中文創作,獲選香港浸會大學華語駐校作家、桃園市立美術館展出和駐館藝術家。2021獲金鼎獎文學圖書獎。

Fb/ IG / website : maniniwei

✎作家金句:「愛,就是去知道你所不知道的其他生命。



 延伸閱讀  

上下則文章

主題推薦RELATED STORIES

回文章列表

關閉

主題推薦

會煮又會寫!飲食文學作家如何讓人眼饞肚餓?

明明是兩種不同技藝,這幾位作家卻能融合為一,用文字讓你置身每個料理現場,用眼睛品嚐絕世美食。帶你看5位飲食文學作家如何用鍋鏟與筆桿上菜。

413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