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開選單

網站服務選單

登入

頁面路徑列表

子選單列表

作家專業書評

耿一偉/哲學、愛欲與地獄──評韓炳哲《愛欲之死》

  • 字級


作家讀書筆記bn


韓炳哲(Byung-Chul Han)《透明社會》的德文原著於2012年3月出版,我們可以在第一章開頭第二段,讀到這段話:「金錢,讓萬物可以互相比較,消滅了事物的不可共量性(Inkommensurabilität)。因此透明社會是相同者的地獄」不到一年內,韓炳哲又出版了《愛欲之死》,同樣在第一章開頭第二段,我們讀到幾乎是接續的延伸詮釋:因此,在相同者地獄Hölle des Gleichen),也就是當今社會日漸形成的樣態中,不存在愛欲經驗。愛欲經驗要能形成,前提必須具備他者的非對稱性與外部性。

透明社會

透明社會

愛欲之死

愛欲之死

這兩本姐妹作,在一開始都提到了「相同者的地獄」,而且還加了黑體,彷彿是加重了音量,可見韓炳哲多麼痛恨這個概念。很明顯,如果只有相同者,自然就代表了他者的消失。在《透明社會》,韓炳哲一開始就挑明了,相同者地獄的產生,是與金錢(也就是資本主義,更精確說是新自由主義)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愛欲之死》則將他者的消失對人類情感造成的負面效益,做了更進一步診斷,其中一些觀點,他在《透明社會》的〈色情社會〉一章,就有了初步分析。

作為當代最具影響力的哲學家,我們可從兩個地方檢視韓炳哲的地位,一是《愛欲之死》有「當代柏拉圖」美譽(紀傑克語)的法國哲學大師阿蘭.巴迪歐為之寫序,這證明他受到專業哲學界的肯定。另外是他連續兩年入選《藝術評論》(Art Review年度影響力百大排行榜(Power 100),分別是2020年第62名2021年第55名,而臉書創辦人馬克.祖克柏也才於2021年首度入選吊車尾第100名,可見韓炳哲在藝術圈的高人氣。

韓炳哲之所以能獲得專業與跨領域的肯定,一方面與他清晰的思路有關,總能將艱澀的哲學概念如庖丁解牛般,幾句話就交代清楚。二是他的書寫方式,能貼近當代人的閱讀習慣。相較於第一本暢銷書《倦怠社會》(2010),《愛欲之死》讀來更加輕快,學院風也沒那麼重。韓炳哲在本書加重了對電影、藝術、音樂與文學的討論,讓讀者更容易取得共鳴。可以說,《愛欲之死》是從《倦怠社會》、《透明社會》一路發展深化的結果,韓炳哲不斷挖掘新自由主義、相同者地獄與他者之間的盤根錯節,最終讓他有能力在不同哲學體系、社會現象與文化活動之間自由穿梭,游刃有餘。這種兼顧通俗與學術的哲學寫作,最有名的例子是斯洛伐尼亞哲學家紀傑克。不過紀傑克太愛炫,喜歡不斷旁徵博引與講笑話,韓炳哲反而是畫龍點睛,不拖泥帶水,讀來提神醒腦。

倦怠社會

倦怠社會

現在,我們來對本文一開頭提到的兩段話,進行一點細讀──在相同者的地獄裡(也就是當代社會的狀態),事物的不可共量性消失了(這個術語源自孔恩的《科學革命的結構》),同時愛欲經驗也不存在了(愛欲的分析最早始於柏拉圖的《饗宴篇》),而愛欲的存在具有他者的特色(他者的概念來自哲學家列維納斯),是來自外部而且不對稱(換句話說,也就是不可共量,就像面孔一樣,是無法被交換的,所以不屬於資本主義)。

韓炳哲驚人的穿透性解讀,在此可見一斑。但即使讀者不知道這些概念背後的來源,也不會妨礙對這段話有一定程度的掌握。韓炳哲不喜歡落入哲學家之間的派系鬥爭,他不是那種透過批判別的哲學家來建立自己論述的哲學家,總是淺嘗即止。他在《倦怠社會》、《透明社會》與《愛欲之死》,都提到對義大利當代哲學家阿岡本(Giorgio Agamben)的不滿,但也是點到為止。與其花大量篇幅在解釋與反駁不同立場的哲學觀念,韓炳哲更偏愛帶領讀者在不同領域的哲學風景裡漫遊。

那麼,什麼是「愛欲」呢?首先,愛欲不是色情。色情是一種身體的赤裸展示,沒有情色的距離所帶來的想像空間。在色情中,一切都被加速,沒有調情的減速,直達做愛。「色情的臉龐一樣面無表情,沒有豐富的表現力,也沒有祕密。」韓炳哲在毫無祕密的色情臉龐中,看見了與二十世紀法國哲學家列維納斯的他者哲學之間的關聯。「他者」就列維納斯來說,就是我們無條件要去面對的面孔。「性物件中也沒有面孔(Antlitz),能構成他異性,構成他者亟須距離的他者性。」韓炳哲解釋道。在愛情中,那張不可取代的臉,是賦予生命意義的絕對來源。王菲《不變》中的一段歌詞,可作為列維納斯面孔概念的通俗註解:「你曾是我的天,讓我仰著臉就有一切。要我如何面對,沒有你的夜。

面孔不可交換,但是臉可以交換,各種整形美容就在出售可以交換、可以比較的臉,這對韓炳哲來說,就是一種色情,一種當代社會的專屬現象。色情無所不在,而不是僅存在於情欲當中,色情是透明社會的一種特質。透明社會消除了距離,特別是數位化的環境,加速與強化了排斥距離的肯定性,並蔓延到整個社會的各個層面,甚至主體心靈最珍貴的一種能力,愛的能力,也被透明社會所殖民。於是,各種交友軟體與色情影片,隨指可得。這種只要肯定的欲望追求(類似某種消費行為),因為拒絕差異(差異意味著不可消除的距離),最終只能創造出一種自戀的同溫層,產生內外都是相同者的自我重複,成為意義貧乏的倦怠地獄。

面對愛,我們無能為力,我們既無法強迫自己愛上別人,也無法強迫別人愛上自己,甚至連愛何時會降臨,我們也是無能為力,只能祈禱愛神。愛的經驗接近面對死亡,韓炳哲以拉斯.馮.提爾的電影《驚悚末日》與華格納的歌劇《崔斯坦與伊索德》為例,說明臣服於他者的絕對性,表面上接近一種死亡,最後反而帶來更強的生命力。「愛欲能使人經歷他者的他者性,帶領人走出自戀的地獄。愛欲啟動了心肝情願的自我犧牲與自我掏空……但一股強大的感受卻也接踵而來。不過這股感受並非我們的自我成就,而是他者的餽贈。」韓炳哲如此說道。透過愛,舊的自我消失,新的自我誕生。

《愛欲之死》最後一章〈理論的終結〉援引了柏拉圖《饗宴篇》。在《愛欲之死》這部哲學歌劇裡,《饗宴篇》所提到「愛的階梯」,奠立了整部作品的主導動機。《饗宴篇》探討何謂愛欲,認為愛欲是從身體、美一路昇華到對智慧的追求。韓炳哲在《愛欲之死》結尾最後一段強調:「思考是與愛欲一起展開的。必須先要成為朋友、情人,才能夠思考。若無愛欲,思考會失去活力,也失去騷動,只會變得反覆,成為單純的回應。愛欲對於無處他者的渴望,可以刺激思考。

哲學、藝術與愛情都渴望不可見的他者,但是「將視覺資訊最大化的色情產物,摧毀了情色的想像。」《愛欲之死》表面上是在分析愛欲之死,實際上是在探討哲學之死,因為人們不再思考,只依賴大數據。韓炳哲的貢獻,在於將哲學作為一種他者,重新帶回這個社會,帶到藝術,帶入愛欲當中。

《愛欲之死》豐富了愛的可能性。

愛欲之死 (電子書)

愛欲之死 (電子書)

韓炳哲關鍵三部曲:《倦怠社會》、《透明社會》、《愛欲之死》

韓炳哲關鍵三部曲:《倦怠社會》、《透明社會》、《愛欲之死》

韓炳哲關鍵三部曲:《倦怠社會》、《透明社會》、《愛欲之死》 (電子書)

韓炳哲關鍵三部曲:《倦怠社會》、《透明社會》、《愛欲之死》 (電子書)



耿一偉
衛武營國家戲劇文化中心戲劇顧問,曾任臺北藝術節藝術總監,目前並為台北藝術大學與台灣藝術大學戲劇系兼任助理教授。著有《喜劇小百科》、《喚醒東方歐蘭朵》、《羅伯威爾森:光的無限力量》、《動作的文藝復興:現代默劇小史》、《故事創作Tips:32堂創意課》《未來藝術革命手冊》,譯有《給菲莉絲的情書:卡夫卡的文學告白》等。


 延伸閱讀 
 

上下則文章

主題推薦RELATED STORIES

回文章列表

關閉

主題推薦

當時他們為什麼上街頭?看文字與影像紀錄的反送中運動

距離香港反送中運動爆發已經三年,紀錄當時現況的紀錄片《時代革命》近期上映,透過導演的攝影機,捕捉到什麼樣的緊張現場與參與者的想法?透過相關文章,讓我們貼近當時的事件面貌。

1557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