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開選單

網站服務選單

登入

頁面路徑列表

子選單列表

充電5分鐘5-Minute Reading

著名希臘雕像受到古埃及的影響?──讀瑪莉.畢爾德《遇見文明.人們如何觀看?》(BBC紀錄片文字版)

  • 字級


作家讀書筆記bn


大約在三十多年以前,當我開始從創作轉向藝術史的世界時,在那個年代裡已翻譯為中文的西洋藝術通史類的書籍並不太多,除了那本早就已經風行許久(至今依然是基本教科書)由鞏布里希 ( E.H. Gombrich,1909-2001 ) 在1950年寫的《藝術的故事》( The Story of Art )之外,也只有克拉克 ( K. Clark,1903-1983 ) 在1969年寫的《文明的腳印》( Civilisation )可供選擇了。

藝術的故事(暢銷10萬本.維拉斯奎斯名畫〈宮女〉紀念書衣版)

藝術的故事

文明的腳印-從西方藝術闡釋文明的本質

文明的腳印-從西方藝術闡釋文明的本質

在那個求知若渴的年輕歲月裡,雖然兩本書都因為考試的需求囫圇吞棗地讀完了,但隱約覺得自己比較喜歡克拉克的書,因為他對藝術現象的描述,除了創作者與風格分析之外,融合了更多更多社會觀察與歷史現象,讀他的書就好像回到了那個時代,就好像回到了幾百年前,蒙馬特的繁華與墮落、羅馬的富足與紛爭,在克拉克描述的世界裡,藝術不再只是櫥窗裡的展覽品,而是有血有肉會哭會笑的真實生活。

一直到今天我還記得克拉克寫到巴洛克時期,他說當時在西歐最流行的一齣戲劇是有關於小愛神丘比特與賽姬的愛情故事,他說當時這齣戲就像是重播了八百遍的八點檔連續劇一樣,在18世紀的戲院裡一再演出。而看戲的貴族們一看再看,百看不厭,甚至當時看過戲的貴族們彼此打招呼時,會以戲劇裡的對白彼此問候,他們擺出陶醉的表情、誇張的肢體動作,在見面時就這樣說:

喔!丘比特,人神共寵的王子!

現代的人走進羅浮宮,看見代表洛可可時期的大師華鐸 ( Jean-Antoine Watteau,1684-1721 ) 的經典名作〈航向塞希拉島The Embarkation for Cythera,1718-1719 〉,可能會有很大的疑惑,這種畫到底有什麼好的?粉粉的顏色再加上不穩定的筆觸,人物混雜在一起,搞到最後連誰是主角也不知道?畫面朦朦朧朧地看不清楚……總之,這件作品很難讓現代人感到喜歡,但它卻是代表18世紀的名作之一。

華鐸經典名作〈航向塞希拉島〉因為愛情題材,大受到18世紀貴族們歡迎。(圖/wiki


但是在讀過克拉克的著作後就會懂了,在那個只有貴族是藝術消費者的時代裡,貴族們什麼都有,但是在婚配沒有自由的情況下,以愛情為主題的題材是多麼的重要。連看個戲都要以追求「完美無缺的愛」的丘比特與賽姬為主題,更何況是一張畫呢?

《文明的腳印》是英國BBC國家廣播公司,由克拉克負責製作的系列同名節目的文字版,因為這個節目,所以身為藝術史學者的克拉克寫了這本書,出版時原本的英文書名裡有個小附註「Civilisation: A Personal View」,作者很謙虛地加上「個人觀點」做為書名。但大師謙虛了,這不只是個人看法而已,這是「藝術社會學」(Sociology of the arts)方法的實踐,也是近幾十年來最流行的藝術史學主流之一。

Kenneth Clark: Life, Art and Civilisation

藝術史學家肯尼斯.克拉克


「觀看的角度」是藝術現象裡一個有趣的課題,觀看者不只是一般觀眾而已,還包含創作者、贊助人,甚至包含了原本就不喜歡的人等等,各式各樣的人在內。現代美學研究有個學派運用「實驗心理學」來解釋藝術現象,他們認為任何一件藝術品都要包含「創作者、藝術品、觀眾」三個部分,這樣才算是一件完整的藝術品,缺一不可,否則連藝術都不是。所以當梵谷在精神病院裡發奮畫完他的代表作〈鳶尾花〉,以證明自己的精神狀況正常時,此時這件名作還不算是藝術品,只能算是一張塗了油彩顏料的布而已。而要等梵谷自殺後,當梵谷的弟媳在巴黎以及比利時舉辦梵谷展,鳶尾花正式出現在世人面前被人們所看見,它才正式獲得藝術品的定位。

2018年,一樣由BBC製作的藝術歷史節目上映了,與五十年前克拉克製作的節目同名。主持人之一、古典學家瑪莉.畢爾德 ( Mary Beard )寫了一本與五十年前克拉克著作同名的Civilisation。瑪莉.畢爾德也一樣附上小標題:「我們如何觀看/信仰之眼」 (How to We Look / Eye of Faith)。從書名就可以知道,她與五十年前克拉克一貫的主張一樣,「觀看」是這本書的重點,旁觀者的眼光才是藝術生命的本質,在觀看中構建整個藝術史。

Civilisations: How Do We Look / The Eye of Faith: As seen on TV

Civilisations: How Do We Look / The Eye of Faith: As seen on TV

遇見文明.人們如何觀看?:世界藝術史中的人與神

遇見文明.人們如何觀看?:世界藝術史中的人與神

\\瑪莉.畢爾德主持的 Civilisation //

古典學家瑪莉.畢爾德 ( Mary Beard )(圖/聯經出版提供)

讀這本書是有趣的經驗,彷彿又回到三十年前讀克拉克著作的當下,與大部分的藝術史或歷史學的著作不同,各種觀看的角度一一展現,重新構建了更廣闊的視野。

舉例來說吧!在〈把法老變大〉章節裡,瑪莉.畢爾德以觀看的角度描繪了現今位於埃及路克索的拉美西恩神殿,這個神殿的建造者是19王朝法老拉美西斯二世,在這裡建造了一大堆巨大的石灰岩雕像以榮耀自己。過去討論這座偉大的神殿時,大部分都是用歷史學與建築學的角度來描述,但瑪莉.畢爾德卻是用「觀看」的角度來描述,古代的觀看者、現代的觀看者,不同觀看的人在面對這些巨大的雕像時,究竟在心理上是如何感覺的,而這些感覺總加起來,共同構築出屬於那個時代與現代的氛圍意識。

路克索神殿外的巨大法老坐像。(圖/《遇見文明.人們如何觀看》內頁圖)


但最好的是,作者不只以觀看的角度出發,還要再加上歷史現象的觀察
,在下個章節〈希臘藝術革命〉裡,當描述到古希臘古典期那些偉大的雕塑作品時,她很大膽地提出了過去很少人敢真正面對的現象:

希臘史前人偶雕刻與古希臘古典期的雕塑作品差異甚大。(圖/《遇見文明.文化如何交流?》內頁圖片)

希臘在更早之前也有尺寸較小的雕像,包括一系列著名的史前人偶,年代至少可以追溯到西元前三千年,但這些人像與我們現在所談的後期作品簡直是泥雲之別。對此,最合理的解釋就是希臘雕刻家將他們在埃及,以及與埃及藝術家互動過程中所見所聞加以取用並改良。

以上這個看法是很具有挑戰性的藝術史議題,希臘古典期的雕塑與古埃及雕塑究竟有沒有橫向聯繫,在以歐陸為主導的西方藝術史學界裡向來是爭議焦點。但瑪莉.畢爾德這位藝術史學者、英國BBC節目的主持人、劍橋大學教授,在這本書裡就這樣直白地寫出她的觀點,當然她不否認也可能與近東地區有關,書中亦有述寫。不過,最後的結論是:

除非我們想像希臘、埃及之間有些直接的接觸與取材,否則實在難以解釋。

以上這個看法夠直白也夠直接,瑪莉.畢爾德直接跳過藝術史與古代史研究那些繁文冗長的考證與資料交互參照,明明白白地就說:那些擺在博物館裡備受讚譽的希臘古典期雕塑,是受到古埃及直接影響的作品。

對一個藝術史研究者來說,這種說法是很具有開創性的,而這種開創性不只是本書描述到古埃及與古希臘的片段而已。相較於五十年前克拉克的《文明的腳印》,克拉克基本上是以「歐陸藝術史」為主題,但瑪莉.畢爾德更有野心,她橫跨多個大陸、無數個國家,以對各種不同的文化撰述,構建了更宏觀的論述體系。

現在,聯經出版社翻譯了這本有歷史傳承的著作,分為兩冊:大衛.歐盧索加的《遇見文明・文化如何交流?:世界藝術史中的全球化》以及瑪莉.畢爾德的《遇見文明・人們如何觀看?:世界藝術史中的人與神》。時光悠悠冉冉,五十年過去了,由英國前後二代學者因為BBC的節目而構建的藝術史與文明史大作又將要出版。

這是經典,延續了五十年的經典。不可不讀嗎?我想這已經不只如此了。這個BBC的節目與因此而誕生的著作,它本身已經是歷史的一部分了。

【遇見文明典藏套書】人們如何觀看?+文化如何交流?

【遇見文明典藏套書】人們如何觀看?+文化如何交流?

【遇見文明典藏套書】人們如何觀看?+文化如何交流? (電子書)

【遇見文明典藏套書】人們如何觀看?+文化如何交流? (電子書)



邱建一
大學助理教授。專長領域「藝術史學與藝術考古學」。常自稱是天橋底下說書的,目前遊走於各大學與各公私講堂,創辦「新月藝文」,專講藝術史與古代文明等相關課程。著有《知道了!故宮:國寶,原來如此》《寫給入門者的西洋美術小史》(合著)。


 延伸閱讀 

上下則文章

主題推薦RELATED STORIES

回文章列表

關閉

主題推薦

養狗的日子有多幸福,離別時就有多傷心

狗的壽命相比人類短暫,接受狗作為家人,不免遇到生病照護、分離的時刻,看五篇文章帶你走過失去的悲傷時期。

1198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