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開選單

網站服務選單

登入

頁面路徑列表

子選單列表

充電5分鐘5-Minute Reading

馬尼尼為 / 就算留下缺憾,但「大家都盡力了。」──越南難民家庭的移民自傳《長橋》

  • 字級



《長橋》是越南難民移居美國,一家人重生的自傳圖文書。作者裴芳詩(Thi Bui, 1975-)在越戰中出生,後美軍撤離,接著法軍回來又是一場災難,一家人於千鈞一髮之際坐上小船逃離到鄰國馬來西亞,在那裡淪為難民,後經由聯合國安排得以入境美國。

\\裴芳詩(Thi Bui)與母親//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Thi Bui(@teabuoy)分享的貼文


只要是「自傳」、「圖像小說」(graphic novel),無法不聯想到《鼠族》,以及它對後進巨大的影響力。雖然兩者的製作過程、內容很多雷同——父母輩皆為戰爭倖存者、作者多次訪談父母、述及父母戀愛過程、提到自己的後代出生、呈現自己上下兩代的懸殊命運,自己處在中間的夾心狀態——但後進似乎無法超越《鼠族》,提到戰爭也相對沒有像《茉莉人生》那樣令人過目不忘的細節,比如,《長橋》寫父母家差一點被一枚火箭炮射中…...鄰居被炸死…...最要好的朋友死於戰場;《茉莉人生》會寫,看到鄰居小孩的一隻手(因為主角認得那手鐲)在斷瓦殘壁中的那種強大的細節……

長橋

長橋

鼠族

鼠族

茉莉人生1:我在伊朗長大

茉莉人生1:我在伊朗長大

茉莉人生2:我在伊朗長大

茉莉人生2:我在伊朗長大

可是《長橋》在描繪自己面對父母時又愛又恨的複雜情感、女性的地位與苦難,是非常具共鳴性的。書一開始,作者就畫了她在紐約生產時痛苦的生動畫面,這時母親卻消失了,沒有陪在她身邊——我媽媽遠遠地觀望著,不停向後退;而她有了小孩後選擇離開紐約,搬到父母家附近,卻對於「親近」父母不得要領……成為母親後體會到「家庭是我所創造的產物——而非我生來所參與的產物——責任重大。

搬到父母家附近,卻發覺自己對親近父母不得要領。(圖/《長橋》內頁)

作者成為母親後,體會到「家庭是我所創造的產物——而非我生來所參與的產物——責任重大。」(圖/《長橋》內頁)

 

無論如何,每個小歷史都有其不可忽視的價值,也因為近年來移民議題很受注目,《長橋》畫風雖不算獨特,可它故事本身因為具有戲劇性、歷史性,又焉然是移民、難民的「成功」典範,作者從難民小孩到成為老師與作家,在美國獲得種種肯定,我們也才會有手上這本中文版。

閱畢此書會發現諸多的兩面性,交織如對父母的愛怨。最顯著的是美國接納了他們,但美國也是最初的禍首:

那是一九六五年,成千上萬的美軍來了,以農立國的越南遭到美軍投以燒夷彈,並以代號為「橙劑」的落葉劑進行了地毯式的轟炸……

作者母親從小在越南上的是法語學校,不教越南文的,也暗示她的家庭優渥;會法語、英文的難民,她的條件是相對好的。法國殖民越南一百年,種下他們的法語種子;但是,書中也提到:在法國收復殖民地期間,估計約有九萬四千名軍人陣亡。抗法或逃難的越南死者則有三、四倍之多。

而馬來西亞,一個看起來和越南沒有關係的國家,卻是當時數十萬名越南人的轉運站,作者的母親在這裡的醫院生下了她的弟弟。也因為這鄰國之便,他們得以逃離越南到西方世界。

下面這一頁也仿《鼠族》安插了真實照片,那幾張難民的證件照,剎那把讀者從以為可能是虛構的故事中拉回現實。

內頁安插了真實的難民證件照,把虛構拉回到現實。(圖/《長橋》內頁)

作者一家人在南越的生活艱難,周遭充斥著監視者。(圖/《長橋》內頁)


暫撇開時代悲劇變動,作者的母親,從21歲生第一胎夭折,到在越戰中生下第四胎(即本書作者),前面還有一位姐姐在嬰兒期離世,渡船離開時還懷著八個月身孕,到美國後重新學習讀機械製圖課程、成為助教、照顧一家人,後與共同經歷苦難的先生離婚。她的一生幾乎是本書的感性層面支柱。比如在偷渡的驚恐與顛簸中,她如何用海水幫女兒發炎的小手消毒,準備檸檬給大家補充維他命C,書中記了她母親在船上一句話:

蘭,快看,是獵戶三星。
盯著看,比較不暈。

逃難的船上,母親安慰著暈船的女兒(作者的姊姊)。(圖/《長橋》內頁)


書中寫到「定格的照片,說不清事件的始末」,說的是美國攝影師艾迪.亞當斯(Eddy Adams)拍的一系列有名的越戰照《西貢槍決》(Saigon Execution),越南將軍在大街上就地槍決一名越共。攝影師獲得1969年普立茲獎,照片中的將軍後來也逃亡至美國,開了一家小吃店,最後因為照片曝光量太大,當地人視他為凶殘或越戰的象徵,生意慘淡也遭到謾罵。而作者耗費時日心血完成此厚重的一本書,為的也是試著揭開這「說不清的事件」。很多時候,創作的契機,果真如此。

書中提到拍攝一系列越戰照而成名的美國攝影師Eddy Adams。(圖/《長橋》內頁)


原文書名叫The Best We Could Do,乍看是很普通的一句話,可是看完全書,更體會作者深意,一路的成長有很多的不完美或父母造成的傷害,可梳理完他們的經歷後,作者下的注解(可能)是:「大家都盡力了。

長橋

長橋

The Best We Could Do: An Illustrated Memoir

The Best We Could Do: An Illustrated Memoir

\\作者裴芳詩介紹本書//


作者簡介

馬來西亞華人,苟生台北逾二十年。美術系所出身卻反感美術系,三十歲後重拾創作。作品包括散文、詩、繪本。《帶著你的雜質發亮》《我不是生來當母親的》《我們明天再說話》《馬惹尼》《詩人旅館》《老人臉狗書店》《我的美術系少年》《馬來鬼圖鑑》等十餘冊。編譯、繪《以前巴冷刀.現在廢鐵爛:馬來班頓》,最新作品為《姐姐的空房子》
曾任臺北詩歌節主視覺設計,作品入選台灣年度詩選、散文選,獲國藝會文學與視覺藝術補助數次。於博客來OKAPI、小典藏撰寫讀書筆記和繪本專欄。獲OPENBOOK好書獎:年度中文創作,獲選香港浸會大學華語駐校作家、桃園市立美術館展出和駐館藝術家。2021獲金鼎獎文學圖書獎。

Fb/ IG / website : maniniwei



 延伸閱讀 

上下則文章

主題推薦RELATED STORIES

  • 繪本達人的2023年度繪本選大公開!

    2023年度中英文繪本指南上線囉!由繪本達人賴嘉綾和海狗房東一年一度公開年度中英文繪本選,快點入一探這些好看到讓大人小孩都不知不覺愛上閱讀的繪本有哪些。

    2144 0

回文章列表

關閉

主題推薦

繪本達人的2023年度繪本選大公開!

2023年度中英文繪本指南上線囉!由繪本達人賴嘉綾和海狗房東一年一度公開年度中英文繪本選,快點入一探這些好看到讓大人小孩都不知不覺愛上閱讀的繪本有哪些。

2144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