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開選單

網站服務選單

登入

頁面路徑列表

子選單列表

充電5分鐘5-Minute Reading

一本面向所有孩子的繪本,包含「長大了的小孩」──《不圓的圓》共讀指南

  • 字級



「盪鞦韆要排隊?我老家院子裡就有一座自己的鞦韆!」

第一次與作者、出版社編輯見面,分享各自的童年回憶,作者方序中不可置信的說道。在我和編輯兩個都市孩子艷羨的神情中,故事主角的輪廓也漸漸清晰…。

從一開始,團隊就希望是設定給全齡看的作品,希望不論是成人或孩子,都可以從中看到自己的故事,也因此故事大綱以「生活經驗」出發,讀者會看到、想到我們自己的家中、社區的公園,以及家人、朋友等。從幼兒教育的角度來說,看似平凡、千篇一律的生活與環境,處處是孩子重要的學習材料:與照顧者相處、觀察成人間的互動,是孩子學習不同角色、人我差異等社會化的一步;散步途中,孩子透過視、聽、嗅、味、觸等感官習得氣候、溫度等自然變化,也能透過商店招牌觀察到文字符號;大樓牆上的磁磚呈現數學序列與美感;社區裡的氣味、聲音,甚至跟孩子建立自我認同與歸屬感有關。透過大大小小的生活經驗,不僅為孩子未來進入國民教育預做準備,更為其奠定一輩子帶得走的重要能力,如觀察力、溝通力、思考力、認識自我能力等。因此,故事主線,我們希望透過一個4、5歲幼兒的眼睛,觀看身邊熟悉、不熟悉的改變;而他觀察到的人事物,應該對多數人來說並不陌生,甚至可能連結到自己小時候的某個人、某個場景。

不圓的圓(限量親簽版)

不圓的圓(限量親簽版)

當然,說到生活經驗,少不了各種挑戰與挫折。我們可能認為挫折是大人的專利,比如離鄉背井、偽裝自己的與眾不同,當個孩子多開心呀!但我們忘記了,小時候的你我也是從很多第一次中跌跌撞撞長大的:第一次知道我和別人不一樣、第一次離開爸媽身邊住外面、第一次發現原來爸媽不是我專屬的……。但也是透過這些挫折挑戰,孩子才開始認識自己──我是誰?我和別人有哪些一樣/不一樣的地方?我喜歡這樣的自己嗎?我現在的角色為何?為什麼我要負責任?如何照顧自己的負面情緒?這些學習都是累積面對不同人生關卡的勇氣基礎。「勇敢」很難教,別人的勇敢並不一定適合自己,都是要一點一點從這些挑戰中找到答案。

《不圓的圓》的誕生,本身也是一個很大的挑戰。因為創作者希望以攝影的方式,打破大家對繪本的想像。相較於常見的繪本,攝影作品畫面較真實,所以過往攝影繪本會探討較沉重的議題、紀實或者偏知識性。但《不圓的圓》在顏色、質感、材料上著手,減少畫面中的複雜訊息,吸引讀者看到畫面中的美感與小驚喜。

攝影繪本多談討嚴肅的題材,但《不圓的圓》以不同材質與顏色讓讀者看到細節的美感與驚喜。(圖/《不圓的圓》內頁)


若你想跟孩子分享這本繪本時,可能也會開啟你的新挑戰──沒有字!?是的,這是一本無字書。成為大人的過程中,我們「被訓練」地習慣閱讀文字,或者認為一個故事只能有一種結局。這也是《不圓的圓》想要打破的,所以刻意將當初的故事大綱放在最後一頁,也鼓勵大家閱讀圖像,看到不同的故事。

以下提供一些共讀方式,給想跟學齡前孩子分享這本繪本的家長與成人:

  1. 請先自己閱讀,讀完之後回想這個故事你看到什麼?你喜歡那些元素?
  2. 讓3歲以上的幼兒自己閱讀,讀後跟孩子討論看到什麼故事?家庭成員形狀?給你什麼感覺?最喜歡什麼片段?讓你想到什麼?可以幫他們用文字或聲音記錄下來。
  3. 除了討論孩子看到的故事內容,成人還可以提問:你最喜歡哪一張圖?圖片裡你看到什麼?你的感覺是什麼?為什麼?

《不的圓》是無字繪本,親子共讀時可以跟孩子討論各種想法。(圖/《不圓的圓》內頁)

還可以安排後續的延伸活動:

1.故事接龍:

(1) 帶孩子蒐集身邊隨手可得的材料,如黏土、牛奶盒、蔬果等。
(2) 鼓勵孩子使用這些材料說故事。若孩子一開始不知道怎麼說,可以帶孩子用材料說熟悉的故事,或直接用《不圓的圓》的故事。
(3) 用手機幫孩子把每個場景拍照下來、印出製作成數張圖卡(若用護貝,請注意邊角修剪圓弧)。也可以讓5歲以上孩子自己拍攝,因為孩子的視角會驚艷到你!
(4) 讓孩子用自己製作的圖卡說故事。鼓勵他們調整圖卡的順序、創造新的故事。

2.玩黏土:

(1) 準備各色黏土。若是2歲以下的幼兒,建議使用自製的無毒黏土,避免孩子放入口中。
(2) 帶孩子純粹感受黏土的質感。再嘗試製作不同的形狀。不要要求孩子一定要搓很圓的圓,鼓勵嘗試各種可能性。
(3) 跟4歲以上孩子討論:覺得哪個形狀/顏色最像自己?為什麼?請孩子依據自己的特點,做出一個自己(不一定要人的形狀,請讓孩子自由發揮)。
(4) 若跟著孩子一起遊戲,或者同時有其他的孩子,請留時間欣賞不同的作品,帶著孩子學習欣賞與傾聽。

書裡的畫面使用各種素材拼接呈現,也可利用實體素材讓孩子發揮創意。(圖/《不圓的圓》內頁)


\\作者方序中介紹《不圓的圓》//

//
本文作者鍾欣穎為《不圓的圓》一書的審訂,本文由重版文化提供。


鍾欣穎
美國塔夫茲大學兒童發展與國立清華大學幼兒教育雙碩士,現任國立清華大學師資培育中心-幼教系學士後教育學分班講師,教授幼兒發展、幼兒觀察、幼兒課程設計、幼兒園家庭社區、幼兒園教材教法、幼兒園實習等課程,同時為溫叨家庭教育協會理事,《轉角國際》專欄作者。曾任臺北市與桃園市親子館館長、幼教產業顧問。從臺灣到美國,皆致力於推廣家庭與幼兒教育專業,並透過研發親子在地文化教材,協助建立自我認同。

 延伸閱讀 

上下則文章

主題推薦RELATED STORIES

  • 除了臺灣全球熱賣的傳奇作品《渺小一生》,還沒入坑的話趁現在!

    「很多讀者說《渺小一生》是他們讀過最令人心痛的作品,但重點是這個作品不只是關乎痛,而是至喜至悲、極痛極樂的交雜。」距離中文版出版已經五年,近日在陳思宏作家的推薦下,重新引發討論,現有庫存幾乎售罄,幸好!這本書會有二刷,還沒有體會本書讓人「入坑」的魔力,現在正是好時機。

    1054 1

回文章列表

關閉

主題推薦

除了臺灣全球熱賣的傳奇作品《渺小一生》,還沒入坑的話趁現在!

「很多讀者說《渺小一生》是他們讀過最令人心痛的作品,但重點是這個作品不只是關乎痛,而是至喜至悲、極痛極樂的交雜。」距離中文版出版已經五年,近日在陳思宏作家的推薦下,重新引發討論,現有庫存幾乎售罄,幸好!這本書會有二刷,還沒有體會本書讓人「入坑」的魔力,現在正是好時機。

1054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