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開選單

網站服務選單

登入

頁面路徑列表

子選單列表

獨厚心得

【這個時代,我們為何重讀愛的藝術】愛情握緊就變黑暗,想地老天荒需要多勇敢──讀《愛的藝術》

  • 字級

ptt有人在網路上跟女生告白。只是打game結識、沒見過面,女生詫笑「可是我們根本不認識」。但他堅持,女生接受他邀約看電影、打game,就是對他有好感。他喜歡這女生嗎?不重要,他只要被喜歡就好。因為他不見面,只需要網聊。他稱他狩獵的這些女生為後宮,自己是渣攻。被告白的女生指出兩人根本不認識,他以為認識是見面核對外在條件,強調自己高富帥。相信只要遇到高富帥,女生就會點頭交往。

可他沒有要交往啊?為什麼會以為愛是追求單方面被愛、邀約女生看電影就是訪價,然後想成交就要出示身價不凡?

故事矛盾離奇,但65年前佛洛姆《愛的藝術》就已說過:人們以為愛沒有什麼好學,相信愛是在爭取被愛的資格。男人要讓自己變帥變有錢,女人要變瘦變可愛,像打寶可夢提升自己的角色等級,然後在買得起的額度內挑CP值最高的對象成交。就像商管書視所有人為「人脈」、潛在的資源,講解怎樣才能遇到「貴人」變成王永慶、李嘉誠。資本主義視愛為生存競爭,佛洛姆卻堅持:「只有愛那些不能讓我們達成任何企圖的人,愛才可以開展。」

1969年臺灣新潮文庫版《愛的藝術》人手一冊,在戒嚴隔牆有耳的肅殺年代,不能相信任何人,說真話就註死;這本書卻慷慨闡述獻身於愛,成了暢銷書。今天滿地渣男渣女,人們嘲笑受騙者「認真就輸了」,付出真心怕被利用完就甩,困境無異於告密年代。

愛的藝術

愛的藝術

愛的藝術(史上最暢銷心理學不朽經典世紀新譯本):心理學大師佛洛姆談愛的真諦,一本學習如何去愛的聖經

愛的藝術(史上最暢銷心理學不朽經典世紀新譯本):心理學大師佛洛姆談愛的真諦,一本學習如何去愛的聖經

愛的藝術(史上最暢銷心理學不朽經典世紀新譯本):心理學大師佛洛姆談愛的真諦,一本學習如何去愛的聖經 (電子書)

愛的藝術(史上最暢銷心理學不朽經典世紀新譯本):心理學大師佛洛姆談愛的真諦,一本學習如何去愛的聖經 (電子書)

濱海茅屋札記

濱海茅屋札記

志文版譯者是已逝的作家孟東籬,他的《濱海茅屋札記》自述逃離塵世,在鹽寮結茅搭鐵皮屋過極簡生活,無數讀者嚮往。他26歲娶了大學同學,不斷外遇,分居不離婚。追求他教的高三女生,私奔同居十餘年後仍外遇分手。他老後傷感的是「路上女人都不回頭看我了」,美男遲暮,折舊淪為普男,要陌生人一眼煞到他墜入情網也沒那麼容易了。愛這種人豈不是糟蹋自己嗎?《愛的藝術》是不是脫離現實講幹話?

《愛的藝術》解釋,愛無法持久,往往是因為混淆了起初「墜入情網」,和「永久在愛中」的狀態。墜入情網:原本封閉、孤立的兩個陌生人之間,高牆突然垮陷,親密令他倆興奮刺激,此刻驚喜莫名。愛帶著巨大的期許展開,固定以失敗告終。隨著兩人越來越熟悉,親密就失去神奇感。對立、失望和厭煩會扼殺初衷。如癡如醉、瘋狂的迷戀,像是證明了愛的強度,其實只是原本寂寞。

ptt故事的男主角沒有真心要交往,是寂寞。騙女生說喜歡她,是要女生陪他網聊。一個女生可能剛好沒空,他得找下一個工具人遞補。他喜歡想像女生對他「墜入情網」,安撫寂寞的恐慌。但他怕戀愛,只要網聊甜言蜜語模擬別人的戀愛。

對此,佛洛姆引用魏爾(Simone Weil)說:「同一句話(例如一個男人對妻子說「我愛妳」)聽起來可以很一般,也可以非同一般,而一般與否取決於說話者的態度。如果一句話是發自內心深處且沒有其他目的,那出於驚人的默契,它會觸動聽話者的內心深處。這時,聽話者只要具有任何辨識能力,都會辨識出這句話的價值。」

有人以為自己信口雌黃告白,說「我愛妳」就跟別人真心說「我愛妳」等值,可以騙到女生愛他。在網路上打字,這兩句「我愛妳」有什麼差別?好像沒差。他認為在現實中也是同樣運作。欺騙,建立在相信自己講話可以脫離現實脈絡,能騙到手都無所謂。相信任何人只要說出這些魔法台詞,魔法台詞都會一視同仁,聽其驅使去擄獲人心。為了把女生工具化,他得先把自己工具化,得迷信講話可以工具化。其實語言不是工具,它只能表達自己當下的狀態來跟人溝通。

無論是網聊或當面聊,假撩難免被看破手腳。即使固定以失敗告終,他仍堅持假撩。難道從沒真心喜歡別人想在一起嗎?

因為他是嬰兒。佛洛姆在這裡展開他如垂天之翼的洞察:嬰兒與母親一體,只要母親在身邊,嬰兒的寂寞就因母親的乳房與肌膚而獲醫治。

母愛是母親對兒女無條件的肯定,一層是照顧兒女吃穿、趕他們洗澡睡覺起床上學做功課;但另一層會讓小孩覺得活著真好,覺得當一個小男孩或小女孩真好,覺得活在世界上真好!《聖經》中,神創造世界,等於照顧。但神每天創造完,都說:「那是好的。」母愛讓小孩感覺被生下來真好,讓小孩想要活下去,想要愛生命。

《聖經》形容「應許之地」(母親)為「流奶與蜜之地」,奶是照顧兒女,蜜是讓兒女覺得活著真好。要照顧兒女需要母親能幹盡責,要照顧也讓兒女快樂,則需要母親快樂,佛洛姆說,沒太多人能達成。佛洛姆這句話,摺藏了國家社會、家庭虐女兒虐妻虐媳的千年血淚證言,直到今天請育嬰假都還會遭人白眼。社會逼得做母親的活著好難,可以獨獨讓兒女覺得活著真好?辦不到。

我們能分辨哪些人只得到過奶,像是只想找人陪他聊,又戒懼深怕別人親近。小孩成長與母親分離獨立、個體化,才不能再靠母親消除寂寞。人之所以會想要去愛別人,而不是去把對象當工具踐踏,是因為他愛他自己,他活著感到快樂,為生為自己感到快樂。誤會、對立、失望和厭煩會扼殺相愛的初衷,若要他忍耐挫折,支撐他「想要繼續去愛」的珍貴願望,需要母愛長久養成的底蘊。

也許有人會以為,母親讓兒女快樂,就是盡量買玩具、買糖果、買名牌包給兒女。我想他說的不是母親把自己的快樂投射在兒女身上,是母親喜歡兒女。喜歡,沒有想像中容易。相對於「墜入情網」,「永久在愛中」意謂在相處中不斷發現愛人的無限,心醉神迷。

人們全力提升自己的角色等級,沒那個美國時間去學愛。但佛洛姆說,就算知道以上愛的理論,也只是屁;經過長久的實踐,融為直覺,我才算懂愛。愛的實踐,沒有光用嘴巴說的。

佛洛姆是獨子,父親自卑焦慮,冬天常怕他受寒而不許他外出。佛洛姆22歲拿博士,父親仍相信兒子會不及格而自殺。母親為兒子而活,一心把兒子理想化。在掙脫依賴的精神分析受訓過程中,佛洛姆愛上他的精神分析師弗麗塔.賴克曼,26歲娶了大他將近11歲的她;又以肺結核須赴瑞士靜養逃離她,但不離婚。離婚後,他和大他15歲的精神分析大師荷妮墜入情網,因雙方劈腿而分手。

佛洛姆的第一任妻子弗麗塔.賴克曼(Rainer Funk 提供)佛洛姆的第一任妻子弗麗塔.賴克曼(Rainer Funk 提供)

他也和劈腿對象分手,娶了和他同年的赫妮.格蘭德。她曾帶兒子和作家本雅明一起翻越庇里牛斯山逃離納粹法國,抵達西班牙時,本雅明得知因為他沒有國籍文件、西班牙會把他遣返集中營,於是絕望自殺。費德雷.帕雅克《班雅明與他的時代2:孤寂》描述班雅明的童年,父母都是暴君,母親總用誇獎他「笨拙」的方式罵他笨手笨腳打破碗。班雅明越挨罵就越笨拙、緩慢、愚蠢,感到在大人面前被矮化,連替自己泡咖啡都做不到。「班雅明未曾原諒她的責備。他從未從他的兒時復原。他知道,他還能訴說,從他的字裡行間。」

佛洛姆是本雅明的幸運版本,翻過艱苦崇山峻嶺,抵達卻面臨絕望時,沒有自殺,撐了下來。他早婚、分居卻不離婚,乍看像孟東籬;但佛洛姆有幸和兩位傑出的女醫相戀,和她們攜手追尋成長。佛洛姆年輕時以肺結核出國逃離妻子,中年卻為照顧妻子赫妮關節炎而陪她搬到墨西哥休養,幾乎拒絕所有演講邀約,專心照顧她,給太太「奶」。赫妮死後,佛洛姆陷入谷底。

一年多後,他娶了寡婦安妮斯.弗里曼——她死了三個老公,第四次結婚。天殘地缺,受傷轉為成熟,他們相處很快樂。她乳癌手術,他陪她一起嚴格忌口,寫下《愛的藝術》。荷妮《我們時代的病態人格》觀察病態特徵細節,犀利具體,力透紙背;為何佛洛姆《愛的藝術》寫得抽象而理想化,不分析任何個人遭遇的衝突誤會,抹平差異,只向內攀爬一個歸納出來、普世皆同的心態洞穴,曝光過度吃掉細節,像對《聖經》比對個人更感興趣。原來《愛的藝術》是死而復生後的高峰體驗,佛洛姆在深沉沮喪後,終於嘗到了「蜜」,覺得活著真好,生而為人真好,於是他才相信人能夠無私付出去愛人。他不是唱高調,是為他喜悅、滿足的活過,留下紀念。讀者不要把《愛的藝術》當成教條鞭策自己,因為他不是鞭子,他只想與在愛中受苦之人同行。

佛洛姆與妻子安妮斯(Rainer Funk 提供)佛洛姆與妻子安妮斯(Rainer Funk 提供)

我們可以設法不下水,一輩子只到處搞曖昧,假裝愛但不付出真心、不怕受傷。當佛洛姆說「只有愛那些不能讓我們達成任何企圖的人,愛才可以開展」時,他到底在說什麼?沒人能知道,除非親身活過,否則只是夏蟲語冰。撒謊也許別人一時不辨會相信,自己卻知道那只是敷衍自己。

在生命的渴求面前,假裝喝水,對止渴是沒有意義的。

 


盧郁佳
曾任《自由時報》主編、台北之音電台主持人、《Premiere首映》雜誌總編輯、《明日報》主編、《蘋果日報》主編、金石堂書店行銷總監,現全職寫作。曾獲《聯合報》等文學獎,著有《帽田雪人》《愛比死更冷》等書,亦參與《字母會》小說創作。


 

  延伸閱讀  
【這個時代,我們為何重讀愛的藝術】愛,從來不是件簡單的事 ——從1982年初讀《愛的藝術》,到2021年五讀《愛的藝術》
【這個時代,我們為何重讀愛的藝術】愛,究竟如何可能?——重讀佛洛姆《愛的藝術》




上下則文章

主題推薦RELATED STORIES

回文章列表

關閉

主題推薦

宅女小紅之紅媽咪的不快樂書房|2021上半年熱門文章揭曉!

總是為大家解決人生煩惱的紅媽咪~2021上半年又成功拯救了哪些案子呢?!一起來看看!

1289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