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能看得更遠,那是因為站在巨人的肩膀上。」1676年,英國科學家艾薩克.牛頓在寫給同行死對頭羅伯特.虎克的一封信中,語帶嘲諷地寫下這段話──對,你沒進錯教室,這裡依然是推理小講堂,不是入錯棚的科普小天地。若是對這兩句名言的典故由來感到好奇,我們另找合適的機會談談,不過會借用大師偉人之語做為開場白,主要是想趁這新年開端不免俗地做個新宣告:接下來的講課會有點小改版,試圖帶領各位從近當代的作品中找出與昔日書寫(也就是前21堂課介紹的歷史)的重要連結。
其實,這就是類型閱讀的「奧義」之一:新作品早就難以石破天驚之姿橫空出世,創作者往往得從前人的嘔心瀝血之作汲取點滴養分,設想更宏大的企圖(早已不只是詭計,而是想得到的方方面面)予以突破、超越、顛覆,或者是擴大、融合、跨界,從時下的生活取材,與此刻的讀者對話。2019年出版、日本作家加納朋子的《我所預感的悲傷未來》,就是這回要拿來解析的好例子。
1992年,憑《七個孩子》拿下第三屆鮎川哲也獎正式出道的加納朋子,至今在推理文壇行走近三十個年頭,是「日常之謎派」的重要名家。文字脫俗淨雅、敘事單純不複雜,縈繞浪漫童話氣氛的獨到特質,幾乎與一般人認知的偵探推理書寫全然背離。在她筆下的「謎」是很生活瑣事型的,至少明顯缺乏叫人腎上腺素飆升的驚悚刺激,但並非如流水帳般瑣碎無趣,反而讓閱讀者自然滲入情節,感受細膩溫柔的豐沛情感。「解謎」部分則全憑扎實的線索巧設與邏輯推理,同出道獎項掛名作家鮎川哲也一樣「本格」(來,需要恢復記憶的同學,可以複習一下第14堂課),充滿公平挑戰性以及結局出人意表的樂趣,但較鮎川大師更具濃厚的人情味。
加納朋子的高度,又是站在哪位巨人的肩膀上得來的呢?早她三年以《空中飛馬》入行的北村薰影響加納極深。然而,除了事情開端、案件原點始於平凡生活外,「日常之謎」重要的書寫關鍵與醍醐味,乃在於「視角」的選取。事件記錄者的行動時常是無心插柳的,例如《七個孩子》裡入江駒子寫給童書作家的信件、《空中飛馬》裡女大生向落語家的陳述,還有《我所預感的悲傷未來》第一章主述者阿護的種種回想,不過從另一個角度(多半是偵探,或像是《我所預感的悲傷未來》第二章的視點)、梳理資訊式地分析後,便會呈現截然不同的樣貌,並且迅速往真相逼近──追本溯源,這就是出自福爾摩斯與華生的互動啊!(我相信你不會忘了這兩位,但歡迎回味第3堂課)
「親愛的華生,其實你已經看到了,只是缺乏觀察。」想想,名偵探這句話還真夠溫柔打臉華生醫師的了。什麼叫看到了但沒觀察到?福爾摩斯要他的搭檔回想,不知行走過多少次、通往他們二樓住所的階梯,究竟有幾階?當然,這種記憶題實在沒有故事性可言,但若換成一杯不斷添加砂糖的紅茶呢?地面上乍看是血跡的西瓜汁痕?走在路上突然抱住陌生老婆婆的怪怪舉動?這些可都是站在福爾摩斯的肩膀上看到的風景喔!
作者簡介
現任社團法人台灣推理作家協會理事長,長期撰寫推理小說導讀、解說、評論與推薦,並主持講座、讀書會、寫作課程等活動,編有《偵探蒐藏誌》等書,為Readmoo電子書店「閱讀最前線」撰寫專欄、長期策畫博客來網路書店推理電子報。正職為出版社文學小說編輯,工作資歷十五年,曾任城邦出版集團馬可孛羅文化副總編輯、讀書共和國集團讀癮出版副總編輯、新經典文化副總編輯。
台灣推理作家協會臉書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taiwanmystery/
回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