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開選單

網站服務選單

登入

頁面路徑列表

\ 本月大人物 /

「畫《達文西二號》,就像不帶氧氣瓶攻頂聖母峰。」專訪漫畫家史蒂芬.拉維瓦

  • 字級



漫畫家史蒂芬.拉維瓦。(照片提供 / 大辣出版)


《達文西二號》
譯稿剛交出去沒多久,意外接到採訪作者史蒂芬.拉維瓦 (Stéphane Levallois)的任務,想到要跟這位「神級」漫畫作者面對面訪談,不禁內心忐忑,翻開他的資歷:短片導演、設計師、漫畫家、電影分鏡師……尤其是最後一項,他長年與好萊塢許多大導合作,畫出電影《金剛》裡的荒島,參與《哈利波特》《異形:聖約》等大片,難怪「羅浮宮╳未來城」漫畫系列中最重要的一部作品達文西會委託他創作,而這位鬼才漫畫家花了整整兩年進行創作,與2019年羅浮宮史大展「天才達文西逝世500週年紀念特展」(Leonardo da Vinci: 500 Years of Genius)同時推出,並被選為展覽的官方版漫畫!

跟法國的漫畫圈朋友打聽,聽說史蒂芬有點孤僻,不太與其他人來往,這又更添加大神的孤冷形象,沒想到大神十分爽快的答應邀約,這時我還不知道自己將被這個科幻宅男,喔不,宅神,拉入奇幻的時空,更不知道原來作者與譯者之間的訪談可以如此火花四射,畢竟除了作者、編輯之外,投注在同一本書上最多時間與精力的,就是譯者了,這天下午交換的不只是Q/A而已,更是集合藝術、文學、哲學與電影的私密派對。



Q:為何選擇「達文西」這個主題?

消失的維納斯:奧塞美術館狂想曲

消失的維納斯:奧塞美術館狂想曲

A:不是我選達文西的。我以前為奧塞美術館30週年創作過一部漫畫作品《消失的維納斯:奧塞美術館狂想曲》Les disparues d'Orsay),自己挺滿意的,於是興起想為羅浮宮創作的念頭。當時擔任國家美術館典藏委員的法布里斯.德瓦 (Fabrice Douar)跟我的編輯賽巴斯汀(Sébastien Gnaedig)也有合作,於是我們三個約在一塊吃午餐,我說起這個心願,法布里斯很感興趣,他已經做過好幾部羅浮宮相關漫畫——邀請藝術家進入羅浮宮,隨心所欲的創作。他下階段的規劃想「限定主題」,請漫畫家針對一件作品發想故事,他問我有沒有特別想為哪件作品創作60-80頁的漫畫?

當下我沒有心裡準備,隨口說德拉克羅瓦的《薩達那帕拉之死》 或者是《梅杜薩之筏》 之類的作品,他跟我說:「既然你有跟電影合作的經驗,創作過《哈利波特》系列、《異形》等科幻片,羅浮宮兩年後(2019年)會有一個達文西大展,你可以為達文西創作一部作品,將與展覽同步推出,主題雖然限定達文西,但你可以自由發揮,畫什麼都可以。」我心想,達文西可是個很複雜的人物吶,根本是全才,集植物學家、哲學家、畫家、發明家、工程師、數學家於一身……他的《蒙娜麗莎》,是空前絕後的作品。剛接下這個任務,我其實有點惶恐,因為這並非我的選擇,不過有個巧合,我大概17、18歲左右剛開始練習畫畫,老師就是要我臨摹達文西的作品,活到了47歲,居然有人要我為羅浮宮創作一部以達文西為主題的漫畫,好像人生兜了一大圈,回到原點。

Q:相較「羅浮宮漫畫出版計畫」的其他作者可以無限的自由創作,你卻被要求與「達文西大展」的策展團隊合作?

A:不是硬性要求,是法布里斯的提議,他提議替我聯繫主要負責達文西作品保存與展覽的兩位策展人——文森.德里凡 (Vincent Delieuvin)和路易.法蘭克 (Louis Frank),我答應了。羅浮宮有個規定是這樣的:任何人都可以研究或創作為由,跟美術館申請親炙達文西作品,但每人一生只有10分鐘,而且往往要等好幾年。沒辦法,達文西是超級巨星呀。但是透過策展人,我得以進入羅浮宮的紙上繪畫保存室,路易.法蘭克給我看了三件達文西的繪畫,其中一件是他25歲畫的《衣襟研究》(L'étude de drapé),親眼與繪畫史上的「範本」面對面,對我來說衝擊很大,實在是不得了!


Drapery Study for a Seated Figure(圖片來源 / wiki ,羅浮宮館藏)

 

Q:真的有計時器在旁邊?

達文西二號

達文西二號

A:沒有,我在現場停留超過十分鐘。後來我給兩個策展人看草圖,他們對我畫的東西沒什麼意見,我問了許多關於達文西的問題,以及他們個人對達文西這個人的看法,兩年後,我完成《達文西二號》,他們也完成了展覽畫冊;再給他們看完成的原稿,他們大吃一驚,說成品完全超越期待,還一一指認我畫了哪一幅達文西的作品。

他們決定把我這部作品列為「達文西大展」官方版漫畫,能夠跟他們一起工作非常不可思議,末了,他們兩個還主動幫我寫跋,我感到莫大的光榮。在這本漫畫裡,我希望能盡可能符合史實,兩位策展人幫了我很大的忙,當然漫畫一定要有些有趣的點,「複製人」是我的想像,不可能完全只有真實的事件啦。

Q:複製人這點子是怎麼來的?

A:最一開始的午餐桌上,和法布里斯與賽巴斯汀提到達文西時,我心想,「哇,達文西簡直就是神,我該怎麼辦?」法布里斯隨口問我知不知道美術館在《聖母子與聖安妮》這幅畫找到一枚達文西拇指的指紋?那一刻,我就有了這個點子——未來的某個時空,有人從這枚指紋重建達文西的DNA,複製出另一個達文西,一邊走科幻風格,一邊呈現達文西真實面貌,我要我的「複製人」度過達文西的人生。


未來某個時空,有人從《聖母子與聖安妮》上的指紋重建達文西的DNA,複製出另一個達文西。(圖 / 《達文西二號》)


其實,達文西設計過的裝置本身就十分「科幻」了,1450年代的科幻,他從觀察螃蟹與烏龜的行動上想出了戰車的設計,不能比這個更天馬行空了,所以我的點子是:完全以達文西留下的繪畫手稿組合成未來世界,我的工作是忠實複製他畫過的內容,頂多想像出背景來搭配。下定決心時我深信一定可行,因為達文西完全就是科幻咖。

Q:兩年的創作時間裡,很好奇你花了多長時間做研究?

諸神的復活:列奧納多‧達‧芬奇

諸神的復活:列奧納多‧達‧芬奇

達文西達文西

A:大概花了六、七個月的時間在閱讀資料,主要有7本書,例如知名歷史學家丹尼爾.阿哈斯(Daniel Arasse)寫的《達文西》,我的目的是理解「達文西究竟是誰?」但不可諱言,我還是犯了不少錯誤,我讀的參考書大多將達文西小說化,尤其是俄羅斯作家馬海裘夫斯基 (Dimitri Merejkovski,《諸神的復活:達文西》)筆下的達文西,故事很美,但有太多不符合史實的部分,例如「艾斯托試飛達文西飛行器,結果摔死」這段,路易.法蘭克跟我說這不是事實,至少沒有可靠文本提及這件事,完全是作家的想像。但我覺得馬海裘夫斯基編的故事具有真實的力量,所以還是畫了一部分他提及的事件。

Q:羅浮宮計畫的規則中,有要求要遵照史實嗎?

A:並沒有,我也沒有全部按照史實。要知道,這些策展人根本上是科學家,既然作品出版時,羅浮宮對外宣傳是這檔大展的官方漫畫,他們等於要為我畫的內容背書,離史實太遠的科幻部分,他們給我創作的自由,但是有些很小的細節,還是被要求修改。舉個例子,我根據馬海裘夫斯基的書,寫了法國國王法蘭西斯一世(François I)的公證人傑洛.波侯 (Boreau)這個人,就在準備開印的四天前,路易.法蘭克打電話給我,委婉說:「根據館存的一份檔案,他應該是義大利人,所以應該是義大利姓氏『波林』(Borean)才對……」這就是與策展人合作的實況,他們成天埋首在文件當中,習慣吹毛求疵。

Q:那真正創作時間?

A:大概一年半,我以往的風格比較接近席勒(Egon Schiele)克林姆(Gustav Klimt),人物造型誇張,但這完全不適合拿來畫達文西。我跟策展人提出想要掃描達文西的繪畫:筆記、速描、油畫等等,策展人文森跟我說:「為何你不自己畫呢?」呃,他要我「重畫」達文西?我是右撇子,而達文西是用左手畫畫的,他有個特殊的逆轉旋渦畫法,筆觸與一般畫法相反,我該怎麼辦啊?研究來研究去,只好將紙顛倒過來畫,不按照他的方式畫出來的東西根本不像他。

Q:法布里斯說你是用左手畫的?

A:不是的,可能法布里斯誤解了,一開始確實有嘗試過以左手畫畫,但沒成功。精準一點說,我是嘗試畫得像左撇子,把紙倒過來畫而已。

Q:我們對「太空歌劇」這樣的風格很好奇,你將年分設定為公元15018年(距今13000年後),有特殊原因?

Frank Herbert’’s Dune Saga 3-Book Boxed Set

Frank Herbert's Dune Saga 3-Book Boxed Set

A:我很喜歡法蘭克.赫伯特 (Frank Herbert)的小說《沙丘系列》Dune Saga,又在電影圈工作,剛好又趕上丹尼.維勒納夫 (Denis Villeneuve)將《沙丘》拍成電影,我很想參與他的團隊,但無緣,這個遺憾就讓我興起想要畫我自己的「沙丘版達文西」!年分其實就是達文西過世那一年,在中間加一個零,這就變成13000年後了。關於時間我還有個小安排,太空船遭受外星人攻擊,必須盡快製造出新武器對抗,剛好複製人的生命週期很短,從出生到成長,在短短時間內研發出武器正好說得通。

至於「太空歌劇」,其實正確說法應該是「太空史詩」,這應該是來自美國的說法,有人說是《星際大戰》開始的風格,不過我認為真正開創者應該是《沙丘系列》才對,它影響了後來的《星際爭霸戰》系列作品,一般稱為科幻史詩,廣義來說,就是框架設定非常大,有不同的星球、不同的物種、不同的太空船,我所設定的倒是沒有那麼大。

Q:你的作品裡真的有「歌劇」感呢,有時候甚至覺得像在讀詩集,例如連著好幾頁沒有對話,只有非常空靈的圖畫一幅接一幅,讀的時候感覺像在「聆聽」音樂。

NoéNoé

A:我確實愛讀詩,也很容易受情境感動,尤其偏好啞片,我創作的第一部漫畫《諾亞》Noé就是一本無對白的圖像小說,假如可以,我希望能不放對白就不放對白;但《達文西二號》這部漫畫是不可能的,創作過程中還是會不時流露這個傾向,我相信圖像本身有很強大的敘事力,強加對白也不過就是講出「與圖像相同」的訊息,根本沒有必要。我的編輯賽巴斯汀也鼓勵我不要放對白,他認為我的圖畫本身就會說話了,我是很能享受靜默時刻的人。

Q:為何將《達文西二號》獻給雷利.史考特爵士(Sir Ridley Scott)?

A:從小到大我最愛的電影就是《異形》,對我來說是最完美的作品,也曾有榮幸與史考特合作,創作《異形:聖約》《普羅米修斯》兩部片,畫達文西時,常聽著《異形》的電影原聲音樂,特效、飛船、各種聲音四面八方而來,這本書主要參考他電影裡的「氣氛」,倒不是情節本身。

異形:聖約 (鐵盒版) (藍光BD)(Alien: Covenant)

異形:聖約 

普羅米修斯 (雙碟限定版) (UHD+藍光BD)(PROMETHEUS)

普羅米修斯

Q:這個故事的雙時間軸敘事,一開始同時是「老達文西」的死亡與「新達文西」的誕生,怎麼會想這樣安排呢?

A:故事是從達文西死前三天開始說起的。達文西傳世的《胎兒研究》繪畫,給了我畫新生達文西的靈感,心想不如就從這裡開始複製人吧。他一邊成長,一邊進入老達文西的人生,跟著遺留的作品,一個主題接著另一個的學習:數學、幾何、解剖、機械、工程等等;同時間,老達文西從告解中回顧人生,一老一少在敘事中交會,讀者也得以領略相同主題的不同面向。


左:達文西的《胎兒研究》繪畫(約1510年);右:《達文西二號》的複製人「達文西二號」。


我很清楚自己編的劇情很單純,希望不要太刻意介紹達文西生平,而著重在他的天分,一般人只知道他是畫家,事實上他還有許多其他才能。達文西自小就渴望了解自然界中的萬事萬物,但他身為私生子,無法受教育,不懂拉丁文在當時等同文盲,沒有辦法看書、上大學,他天生有著莫大的求知慾,七歲以前與外祖父住在鄉間,所能做的就是觀察自然,即使身處中世紀,達文西厲害之處就在於打開了一扇文藝復興大門,將許多知識系統化,讓後人輕易可以透過觀看,而非閱讀去理解世界,我主要想說的就是這個!

過去的與未來,透過老達文西,我想講他的人生故事;透過複製人,我想傳達他的哲學思想,書裡複製人的每句台詞,幾乎全部來自達文西的手稿,每句都是他寫親筆寫下的,複製人的話,就是達文西的話。我同時也想讓世人理解,好好珍惜他留下來的珍貴遺產,研究他研究過的主題,達文西將永垂不朽。

Q:法布里斯提及,在摸索左撇子畫法過程裡,你進入達文西的精神世界?

A:沒錯!這是另一個層次的問題,當一個專業畫家嘗試臨摹另一個人作品,尤其像我這樣,畫了四十幾年,建立不少自己的繪畫習慣,這種情況下去臨摹一位大師的作品,很容易感受到大師下筆的速度,在一件作品上花了多少時間。當我重畫達文西的畫時,可以「看到」他的個性,看到他是個非常潔癖的人,對細節的要求到了偏執的地步,很有耐性,可以花非常長的時間專注觀察某樣東西,這也常常發生在我身上,往往一抬頭發現自己已經畫了兩個小時了,身體感覺疲累,心裡也想偷懶,但就是沒辦法,因為達文西會堅持到底,以相同的專注與精緻從一而終。

畫圖是達文西理解這個世界的過程,我理解到,這對他來說就是學習。現在有很多的美術學校不再要求青年學子花長時間練習繪畫,但對我來說,繪畫始終是基礎,就跟學習寫字一樣,學會了才有可能理解世界。這跟拍照不一樣,對著樹木拍一張照片但卻往往不理解那棵樹,若換成繪畫,坐在樹前畫上一個半小時,仔細去畫每片樹皮,每根枝椏,便可以理解這片樹皮是被風吹落的,這一邊風比較大或陽光比較強,另一邊比較潮濕所以有青苔等等的,這就是我說的「理解世界」,也是達文西繪畫的目的。

Q:你有沒有「感知」到達文西為何從不把畫畫完?

A:關於 NON FINITO (未完成)這個主題,我有自己的猜想。補充一點,路易建議我修改的極少數地方之一,就跟 NON FINITO 告解有關,《安吉亞里戰役》這一頁 ,我原本放的台詞是:「我從不把事情做完。那些訂製畫,但凡自己找上門的,我都沒有完成過。」策展人要求我將台詞改成「幾乎沒有完成過」,他說達文西遺世的作品總共只有15幅,但是前三幅是完成的,分別是《聖母的康乃馨》《岩間聖母》《哺乳聖母》。我猜想,達文西一生財務狀況都不穩定,總在找下一個委託案,不停的跟人競賽比圖,不完成作品的理由或許是因為後來的案子獲利比較好。還有一個原因可能是他畫得很慢,非常慢,觀察入微,反反覆覆的琢磨每道筆觸。


左起:《聖母的康乃馨》、《岩間聖母》、《哺乳聖母》。(圖片來源/ wiki)


《安吉亞里戰役》這一頁(圖左)在策展人要求下調整了對白。(圖 / 《達文西二號》)


Q:重畫大師作品是巨大的工程,你花多少時間在畫每一格呢?

A:很長很長,有時候一格往往就花一天的時間,我試著複製他的每一道筆觸,真正進入他的思想裡頭,例如他畫的這朵花 (見上圖右)被我用來當飛船,上面這個太空服,是他設計的潛水服。說穿了,我只是複製者,一格格的,忠實的複製他的畫,這也是策展人喜愛這本書的原因,因為看到悉心呵護的寶貝們,活躍在整本書裡。不誇張,每一頁都有達文西的畫在裡頭。

Q:就像尋寶一樣?

A:就是尋寶遊戲,我試著隱藏一部分,例如下面這張,是身為建築師的達文西所設計過的一個教堂,你可以看到太空船推進器的部分其實是他畫的矩形教堂圓拱,飛船船身是為法蘭西斯一世設計的馬廄。


(圖 / 《達文西二號》)




Q:可以多說說書裡藏的密碼?

A:到處都是啊。看看這張 (下圖),我一直想創造出一個前所未見的,達文西可能打造出來的飛船,但這根本不可能,我畢竟不是他!只好運用他已經完成的作品,造出屬於他的飛船!這一頁只要轉90度,就可以看見他的《三博士來朝》畫面,我所做的只是重現、轉個方向、加入鏡像處理。


達文西飛船(圖左黃框處)是利用《三博士來朝》(右)的局部畫面來打造。(圖 / 《達文西二號》)


另外,書中複製人達文西所穿的衣服,也全部都是達文西設計的戲服,他也做舞台設計的工作呢!還想聽更多嗎?複製人的老師凡薩里,我故意取這個名字,他的形象其實是來自達文西畫的一幅老人與小孩的素描。

Q:說到凡薩里,為何原文裡你用 「V.A.S.A.R.I 」這樣的方式命名?

A:因為時空設定在未來,是虛構人物。在歷史上,凡薩里並非達文西的老師,我想暗示歷史真實的人物,但又與他無關。關於複製人的命名,我一開始是直接讓他冠上李奧納多.達文西的名字,賽巴斯汀說:「你創造出達文西2.0,數位版本,就像駭客任務那樣。」這也是保留「.」的原因,表示是未來的人物。

Q:我們懷疑凡薩里老師也是複製人。

A:哇!這點子好酷,棒透了!這也是我喜歡創作的原因,故事設計雖然有我自己的理由,但是讀者一旦入戲,總能看到作者沒看到的東西,或自行發展出一套理論,並且能說得頭頭是道,你看,我就沒想到這麼棒的點子。我寫的第一套劇本,被賽巴斯汀拒絕,故事是這樣的:未來世界地球毀滅了,過去的達文西被某種非人類追殺,而未來的達文西厲害到有能力重新開創新的地球,過去與未來的命運在《蒙娜麗莎》的畫像前交叉,畫像後頭隱藏一個嬰兒像,未來世界的外星人循線找上達文西,回到過去殺他,這個故事超級複雜,編到後來連我自己都暈了。

Q:怎麼聽起來跟一部美國電影很類似?

未來總動員 (BD藍光)(12 Monkeys)

未來總動員(12 Monkeys)

A:我受史丹利.庫柏力克 (Stanley Kubrick)影響很深,簡直是瘋狂粉絲的程度,另外還受到克里斯.馬克 (Chris Marker)影響,他的短片《堤》(La Jetée),後來被泰瑞.吉連 (Terry Gilliam)改編為科幻電影《未來總動員》

《堤》這部片開創新的類型稱為「照片小說」,沒有預算、只有一台照相機的導演,靠著拍的照片編成一個故事,在這部只有照片的片子裡講述一個人陷在不斷重來的時空中。我的第一個版本就是以此為本,但科幻題材一旦扯上時間,就會變得非常非常複雜,不得已只好放棄。


Q:但你在卷首致敬的對象是雷利.史考特爵士?

2001 太空漫遊(特別版) 三碟限定版 (UHD+2BD)(2001: A Space Odyssey (S.E.)UHD+BD+Bonus 3 Disc)

2001 太空漫遊(特別版)

A:雷利.史考特說過他創作《異形》時,重複觀看最多次的影片就是史丹利.庫柏力克的《2001太空漫遊》,史考特電影中的太空船內部許多是參考《2001太空漫遊》,我的作品也不能免俗,例如達文西抵達外星人基地的畫面 (下圖左),就是擷取自《2001太空漫遊》的構圖。這樣的例子很多,例如 AI 尤里爾這個角色。


達文西抵達外星人基地的畫面 (左頁)擷取自電影《2001太空漫遊》構圖。(圖 / 《達文西二號》)

上下則文章

主題推薦RELATED STORIES

回文章列表

關閉

主題推薦

中秋連假懶得出門提案:好好追一部劇

存了好久的劇,終於可以在連假看完,有驚悚、有社會議題、有動畫,還有輕鬆又具啟發性的日劇,即刻起雜食派影迷的馬拉松觀影行程正式展開!

1386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