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開選單

網站服務選單

登入

頁面路徑列表

子選單列表

Emily

盒玩、袖珍屋、芭比娃娃與她的家當...,為何我們沉迷「小東西」?

  • 字級


作家讀書筆記bn

 

說到微縮模型,我想到盒玩、袖珍屋、軌道火車、芭比娃娃與她的家當。可有時候它又不止玩具,故宮的肉形石翠玉白菜已屬珍寶文物。事實上微縮品在我們的生活中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艾菲爾鐵塔到底能縮多小羅列古往今來的一些例子,檢視微縮品的存在意義,探討人們何以為之著迷。

作者從艾菲爾鐵塔說起,當時的人攀上塔尖,體驗前所未有的嶄新視野與心理衝擊——地面的一切變小,人如螻蟻游走於精心規劃的巴黎版圖上。比例的縮放能教人變換眼界,對熟悉的事物產生新的理解。讓我想起初次玩賞地球儀的興奮和感動,霎時明白自己的渺小,同時對世界的認知多了一分掌握。這就是微縮品對感官施展的魔法。

艾菲爾鐵塔到底能縮多小:一部知識豐富、熱情洋溢的人類微縮文化史╳模型博物誌

艾菲爾鐵塔到底能縮多小:一部知識豐富、熱情洋溢的人類微縮文化史╳模型博物誌


縮小事物即「放大自己」。放大的也包括欲望:控制、占有、支配和貪婪。書裡讓我印象最深是英國瑪麗皇后與她的娃娃屋。一戰之前,微縮屋在歐俄皇室具有展示財富的功能,而瑪麗皇后的娃娃屋製作於一戰與二戰之間,由建築師設計,房子立面有考究的裝飾。裡頭的電力、水管都能正常運作,屋內還有數百樣原創繪畫、古董、瓷器。走廊陳設著迷你的盔甲與君王肖像,遊戲室更有鐵道玩具和可轉動的落地鐘。

這些小物並不只找一兩個巧手工匠包辦,而是匯聚當時頂尖的各領域專才打造。一台等比縮小的留聲機,便由唱片行千辛萬苦製作而成。布料考究的迷你寢具,則由一位女裁縫花了1500個小時縫製。據說瑪麗皇后拜訪朋友、公共機構時,經常表示她喜歡某樣東西,並暗示若對方不就範可能會遭到斬首,嚇得大家會在她到訪前把好東西都藏起來。瑪麗皇后運用階級特權,將渴望擁有的物品收進這1:12的奢華小箱,屋內塞滿她膨脹的貪欲與虛榮。

\\瑪莉皇后的娃娃屋//


諷刺的是,這娃娃屋沒有娃娃的容身之處,因為已太過珍貴不宜把玩。我也發覺若把人偶放在如此逼真的場景,只會突顯人偶的虛假、突兀和多餘。畢竟投入微縮情境最重要的人物,是站著看模型的活人。人偶的存在有時反而干擾觀看者的情感投射。

瑪麗皇后的迷你書架上,有700本可閱讀的袖珍書。古董袖珍書皆手工製作,不出3寸高的書身包含插圖、排版、印刷、裝訂等精緻工藝。架上選書通常是文學經典或聖經。我覺得眾多微縮品之中,袖珍書特別吊詭,書藉本用來傳達故事與知識,重要的是內容意念,製成袖珍書卻把它徹底物化。

rrrrrrr瑪莉皇后娃娃屋的袖珍圖書典藏室。(圖片來源/ Royal Collection Trust


袖珍書把鮮活的故事壓縮成小小的死物,可有時候,微縮品卻又能活化故事。

我們做神也做鬼,每年聖誕節總能看到耶穌誕生於馬糟的模型,而台灣和香港也有過18層地獄的造景。本書作者主要只談西方的例子,可能沒見識過華人的燒衣文化。傳統紙紥品有丫環、轎子、橋和大宅,現代各式家電、電腦、手機等等。紙紮品寄託活著的人的關愛、不捨與祝福,或許也藏著恐懼和擔憂。紙紮品既讓人心安,又可以做面子,完全符合微縮品既撫慰心靈又展示財力的功能;而它卻不用來收藏展覧,而是一把火通通燒掉,實在是很另類的微縮模型。


模型是不分年齡、學識與成長背景都能看懂的東西,因此是教育與協助理解的絕佳工具。比如各式人體模型,初次接觸會有既熟悉也陌生的奇妙感受,恍然大悟又有點不安。我們可以經由模型了解生的奧祕,亦可探究死的因由。《艾菲爾鐵塔到底能縮多小》還介紹了30年代芝加哥一位李女士(Frances Glessner Lee, 1878-1962),專門製作模擬命案事發地點的模型箱。裡面有屍體倒臥在浴缸或打鬥的血跡,人偶穿著案發時的同色內褲或真皮皮鞋,爐台上有食物,曬衣繩上有床單。李女士稱它為「死因不明案件的微型研究」,她相信縮小的場景能激發更敏銳的眼光,找到新線索協助破案。

18種微型死亡:建立美國現代法醫制度的幕後推手與鮮為人知的故事

18種微型死亡:建立美國現代法醫制度的幕後推手與鮮為人知的故事



李女士的「死因不明案件的微型研究」。(圖片來源/wiki


微縮達人多數是業餘愛好者,但若成功行銷也能成為一門事業。歐洲曾出現「跳蚤馬戲團」,利用大眾的獵奇心態賺取門票收入。他們安排跳蚤拉馬車、走鋼索、操作磨坊等,說穿了只是一些倒楣的蟲被黏在道具上拚命掙扎。由於貓蚤狗蚤不適合訓練,只有人蚤的體型夠大夠聰明,於是經營者得讓跳蚤在自己的手臂上吸血。整件事情華麗迷人,又卑微哀傷。

 

一個馬戲班需要兩、三百隻跳蚤,雄跳蚤很懶惰,所以他們只用雌跳蚤


微縮界最成功並經得起時間考驗的例子,我認為是位於德國漢堡、名列歐洲永久觀光點的Miniatur Wunderland(微縮景觀世界)。它是世上最大的模型,沿著鐵路建構的迷你世界。運作如此龐大的模型,需要嚴謹地控制電壓和訊號系統。而周圍卻藏著許多輕鬆的細節,例如情侶小人在花田中親熱、UFO在山上飛、路上有Google街景車......讓觀賞者享受「發現」的驚喜。除了門票收入他們也販售模型、書、DVD,利潤可觀。德國人把玩樂的事情做到極致,所展現的認真和技術令人敬佩。


最後,我想略為介紹台灣與香港民間的微縮模型(比如,台灣的Hank Cheng、香港的卡士工場香港抗爭1:12 Figure)。主題可能是尋常的居家環境,或都市轉角曾經的面貌。當歲月流轉風景不再,模型便是具象的歷史存檔,相信比文字更能讓不同的人代入。製作者投注個人情感留住他們在意的風景,讓觀看者填充情感,連結無數個別也集體的回憶。

微縮模型是立體的語言,它是現實的複製、替代、延伸,能瞬間觸發強烈共鳴。在混亂的現實中,可能我們只有很少的掌控感,而聚焦於可控的小世界,能教人暫忘現實的瑕疵與焦慮,陶醉於親切和安全感之中。
把迷你尺寸的仿真物件握在手裡,能帶來圓滿的感受。常見的玩具模型題材大都跟現實息息相關,是對生活簡化或美化的憧憬。想到這裡發現,愛玩迷你模型的大人或小孩,應該內心都藏著對世界、對生活的熱愛與失落。






 延伸閱讀 

上下則文章

主題推薦RELATED STORIES

回文章列表

關閉

主題推薦

好懷舊!那些貫穿我們成長記憶的圖文創作者,現在在做什麼?

朱德庸、凱西‧陳、幾米、彎彎、馬克......從雜誌、繪本、無名小站到MSN,不同時期崛起的圖文作家各自有一片天,而這些讓你有「懷舊」感的圖文作家們,也許換了不同形式,但創作仍未停歇。看【滑滑20年圖文史】特別企劃帶你重溫當年回憶!

2506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