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收藏品中最令我喜愛的一件,是多年前窮學生時代,從哥倫比亞大學廢棄物中撿回來的AT&T Model 500 轉盤式電話機,現在已經是博物館級的作品,還是能用。樸實的曲線中暗藏玄機:只要把話筒往差不多的方向一扔,一定能將電話掛好,不會有不小心電話沒掛好的現象。
亨利.德瑞佛斯(Henry Dreyfuss)設計的轉盤式電話機。(圖/wiki)
哥倫比亞大學畢業的匡山(Cliff Kuang)在《我們的行為是怎樣被設計的》書中用平易近人的文筆,述說著20世紀以來,由美國為中心而影響到全世界的設計故事。書中串連了許多我們耳熟能詳的名字,包括設計Model 500的工業設計大師亨利.德瑞佛斯(Henry Dreyfuss)、《設計的心理學》作者唐諾.諾曼(Donald A. Norman)、開創了IDEO的摩格里吉(Bill Moggridge)和大衛.凱利(David Kelley),以及提出了費茲定律的保羅.費茲(Paul Fitts)。不僅於此,許多有巨大影響卻不那麼知名的設計師、科技人及學者,他們的角色也在此書中一一得到詳述。麥金塔電腦如何誕生?「桌面」這個想法怎麼來的?作者將這些人的作品對現代生活產生的影響,用一個又一個故事娓娓道來。
「科技來自人性」這句話似是而非。科技並不來自人性,有許多發明隨著歷史潮流被洗刷消失。比較正確的說法應該是「科技經由符合人性的設計,才能成為留得住的產品」,從迪士尼主題樂園到自駕車,本書用許多故事說明了「成功的設計」如何媒合科技與人性?以及,「不成功的設計」如何因為沒有考慮到人的行為及能力而災難不斷?書中所提到的美國「三哩島核洩漏事件」早就成為經典案例,然而近年台灣發生的815大停電呢?普悠瑪號的ATP問題呢?開關和儀表板是設計,SOP也是設計;這些因為忽略使用者和使用情境的設計問題,從來不曾在我們的生活裡消失過,需要我們檢視及關切。
眼下最重要的科技莫過於人工智慧了,然而人工智慧如何轉化為合乎人性的科技存在?在本書中藉由微軟的Cortana語音助理以及美國太空總署的研究,給出了答案。微軟的人工智慧設計準則,來自於2018年發的一則推特:「Humans are the heroes. Honor societal values. Balance EQ + IQ. 」不論基於任何科技,對人友善的設計,始終來自於對人的心理、情境以及社會脈絡的深入理解。《我們的行為是怎樣被設計的》不止談科技,也談心理學及社會科學如何影響對科技的想像,從行為學派的史金納(Burrhus Frederic Skinner)、人因工程的史蒂文斯(S. S.Stevens)到社會學家納斯(Clifford Nass),這本書會讓熟悉這些領域的人讀得十分過癮。
然而,本書絕非一本枯燥的設計史。我尤其喜愛書中對設計大師們個性的描寫,當作者提到:「諾曼的書讀起來永遠帶著不解的語氣:親愛的上帝,可不可以拜託這些人聽聽我的意見?」令人不禁莞爾──人本設計的工作者,永遠帶著某種無奈來堅持著這項專業,因為對使用者的關注,左右著產品及商業模式的成敗,卻屢屢遭到大老闆、工程師甚至設計師自己的忽視。我由衷希望藉由這本書的風趣幽默,讓更多的人了解「以人為本」對設計的重要。對於已經熟悉設計的人來說,本書會帶你更親近這些大師,了解他們曾經面臨的挑戰及挫折,他們的想法如何影響了我們今天日常使用的科技。
說完了這些故事之後,作者同時提出了「設計的責任」問題。在1971年出版的《為真實世界設計》(Design for the Real World)之中,作者巴巴納克(Victor Papanek)對於社會責任的大聲疾呼,在本書中得到迴響。設計產品對社會造成難以估計的影響,設計能夠改變我們的生活方式,也可能造成新的使用行為以及「使用成癮」問題──我們看到設計如何催生高黏著度的遊戲,讓我們一再使用Uber,並追劇追個不停。以人為本的友善設計,不只是建立於既有的心智模型,也可能塑造新的心智模型,進而改變社會。這樣的想法,「讓設計工作承擔了新的倫理責任。」這一點,不只是設計師們應該反省,也是我們使用者值得深思的地方。
以翻譯的立場來說,這是本高難度的書。身為移民第二代的台灣裔美國人,匡山的寫作方式非常生動,包含了許多美國文化裡的作品、電影以及俚語。同時,本書所包涵的知識範圍廣泛,有許多觀念、書名、作者都已經有中文譯名,需要在翻譯時再三查證。這些複雜性為翻譯工作設下了許多陷阱。這本書能夠讀起來親切有趣,翻譯者的努力功不可沒。
《我們的行為是怎樣被設計的》作者Cliff Kuang(左)與Robert Fabricant(右)(圖片來源:penguin.com/flickr,photography by kris krüg)
匡山長期在Wired 及FastCompany等雜誌上報導科技產品的設計,對美國的工業設計、人機互動研究以及科技產品方面的發展,藉此書做了完整的回顧。另外一位作者法布坎(Robert Fabricant)在自行創業之前,在青蛙設計公司長期擔任創意副總。綜合而言,這是一本設計圈內人所寫的報導文學,對了解今日、甚至於未來的科技產品發展有重要的價值。拙譯《設計的心理學》作者唐諾.諾曼所說的各種設計原理,在《我們的行為是怎樣被設計的》中被一個個章節與實例詳細論述,讓你突然了解:這些原則的力量,不只是讓一兩個設計變得聰明好用,更進一步產生了文化、商業、公共安全上的重大影響。如果你想了解周圍的事物是如何被設計的,設計如何在精神以及社會的層面形塑了今天的生活方式,這本書值得一讀。
陳宜秀
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院,數位內容學程副教授 哥倫比亞大學社會心理學博士。過去服務於 AT&T Bell Labs、Avaya 及 Verizon Wireless,從事電信產品及服務的設計研發工作。2011 至 2017 年擔任 HTC 西雅圖設計中心,使用者研究部門總監。其他專業成就包括三十餘項專利、德國 iF 設計獎,以及美國 IDEA 設計研究獎。譯有《設計的心理學》(遠流)。
延伸閱讀
回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