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開選單

網站服務選單

登入

頁面路徑列表

子選單列表

博客來選書

大武山下,一門必修的博物課──8月選書《大武山下》

  • 字級

大武山下【繽紛版書封】

大武山下【繽紛版書封】

《大武山下》是龍應台的首部長篇小說,描述的是一位走遍世界各地的作家,在「身心脫臼」後,回歸闊別五十年的鄉間,探詢存在的意義。然而,大武山下看似平靜的小鎮日常生活中,主角卻在命運的牽引下,不期然走進一樁塵封的謀殺案之中。

小說書寫本就是一種「佈局」,像是下一盤棋,也像是策劃一樁謀殺案,不同的人物與主角有不同的互動,發生看似無關卻又彼此牽連的各種事件,然後再在所有展開的情節中,聚攏成一個(以上的)結局與答案。《大武山下》洋洋灑灑十五萬字,本該能織就出一道複雜難解的「佈局」,不過作者舉重若輕,巧妙地透過十三章、八十四篇的結構,營造出一種輕快的閱讀感。每一篇不到兩千字的篇幅,各色人物陸續登場,事件流暢且有層次地發生,讀者們也許花不到兩個小時的時間,就發現自己已經逼近了最後的結局。

這樣的書寫結構,不僅讓原本沉重的主題創造出了輕盈的可能,更有趣的是,每一篇獨立來看,也都各自述說了一個(以上的)作者想要表達的主題,也許是生命哲理、也許是鄉村的美好、也許是教育、也許是政治、也許是愛情、更也許是死亡;有土地的知識、歷史事件的爬梳、也有人情世故的描寫,化繁為簡,再以簡表繁,每一篇就像是這座小鎮地圖[註] 的一片拼圖,個別聚焦來看,每一片都精緻而獨特,拼在一起則又構成了一幅視野遼闊的圖像。

這讓我想到了在書中提到的一個角色,也就是主角的母親,作者設定她的職業為當時初中的「博物」老師,第一次讀到這個名詞時,有些詫異,後來還去查找了資料,在民國五十六年前的台灣,初中一年級的必修課程中,確實有一門課叫做「博物」,即是現在「自然科學」或「生物」課的前身。因為從沒上過「博物課」,所以只能望文生義,對於「博物」兩字產生各種奇想,想像「博物」課所要教授的東西該會是如何包羅萬象?

然而,這本書其實還有另外一個與「博物」有關的「伏筆」。經過統計,整本書提到了將近兩百多種的動、植物,小說之外,幾乎可以整理出另外一本《大武山下動植物圖鑑》,這些動、植物的存在,彷彿讓整本書更增添了幾分「森林感」。作者也在後記特別提及「他們」:

「小說裡那麼多植物、動物?動物植物原來是人類的叢林姐妹,我們把姐妹毒了、殺了、滅了、吃了,剩下少數的,我們連他們的名字都不屑於知道。我承認,是的,我是帶著匍匐在地的謙卑和感恩在書寫他們的;他們,不是它們。」

仔細一想,「博物」應不只包羅萬象,更重要的是如何分門別類地呈現那看似無可窮盡的物,博物之前,必該有秩序,以及秩序背後所指向的某種一致的邏輯與世界觀,現在想起來,《大武山下》就像是這樣一門博物課,述說著台灣這片土地上所乘載的,那難以言盡之物。

[註]《大武山下》收錄了龍應台的手繪插圖,其中包括了一幅,以小說構築的世界為藍圖的「小鎮地圖」。


廖宏霖 
時報出版副主編

大武山下【遠山版書封】

大武山下【遠山版書封】

大武山下【限量精裝版】加贈作者手繪黃金雨花透卡書籤

大武山下【限量精裝版】加贈作者手繪黃金雨花透卡書籤

上下則文章

主題推薦RELATED STORIES

回文章列表

關閉

主題推薦

「不要找他們麻煩,他們也是艱苦人,阮艱苦人就要疼惜艱苦人。」

漁工有國籍之別,但海洋沒有國界之分。只要出了海,一樣都要賭上性命。透過五本書,讓我們一起認識漁工、移工的處境。

5412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