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厚心得
科技並非中立,要理解何謂人工智慧,不見得需要更多的科技新知──《AI世代:從政治哲學反思人工智慧的衝擊》
作者:商周出版 / 2024-01-15 瀏覽次數(13904)
智慧型產品、應用程式、大數據、演算法……與AI科技等等相關的一切,充斥著我們的生活。現在閱讀這篇文章的你,可能你的停留時間和點擊紀錄就正在被當成可運用的資料所搜集。大家都知道,可能幾個小時前才正在和朋友討論下一季要去哪過連假,接著FB廣告就會跳出相關的旅遊資訊;可能你才剛在購物平台瀏覽有興趣購買的音響,IG放大鏡上就會跳出相關的廣告訊息。回溯一下你的一整天──早上七點半被手機鬧鈴叫醒,通車或午休時追劇、聽音樂、滑Tinder──與智慧型產品互動的每一項細節都不會被白白浪費,你的使用帳戶存取了你的一切習慣,包括每天幾點起床、固定的行動路線、什麼時間做了什麼事跟誰見了面說了什麼話拍了什麼照……非常有可能在看完這篇文章之後,接下來一段時間內你會看到許多與AI有關的廣告。就筆者的經驗,編輯本書的這陣子在我的各個平台上就跳出了許多AI程式課程的資訊。不過就一位出版編輯的立場而言,當然還是希望你所觸及的會是(敝出版社的)書籍相關的廣告。
科技讓我們的生活更便利了嗎?就個體的意義上或許如此,我們比十年前更能輕易獲知、取得想要的一切,看你有興趣的是國際事件、旅遊美食、生活風格還是星座命理。但也可以稍微反思一下,除了自己的一部分的欲望,這樣的便利還滿足了什麼?你是否有想過,你有興趣的東西,真的是「你自己」有興趣的嗎?
為什麼演算法總是推薦一些你自己知道不該看、浪費時間或是糟糕的東西?一方面是因為科技不是單純的「物」,而是有它自身追求的「實體」。科技的背後是龐大的公司組織,它們為了自身的存續,必須盡可能極大化用戶的使用時間,因為那意味著更多的偏好、使用習性與按讚數據,這些資訊經由AI進行處理與標記,或是被用作訓練AI模型的「礦物」,而這些又代表著能夠生產更多的廣告置入、訊息交流等等的市場要素。在這層意義下,你我都正在為這些科技公司提供一種非自願卻毫不自知的「數據勞動」(本書頁49),它們追求擴張,追求市場利益,而何謂用戶們的「真正」需求,對它們來說並非心之所向。
再回到關於興趣的問題,關鍵也在於它們想要的是更多的「資訊礦物」。或許有人注意到,近年來我們所看的東西、所註冊的平台都變得愈來愈要求用戶們投注直覺和感性,激情、憤怒和慾望的成分變得愈來愈多──有幸目睹Facebook崛起的讀者可以回想一下,這間公司原本是為了讓大家有辦法在一個平台上彼此聯繫,有點像是MSN的加強版,但不知道從什麼時候,歷經了幾次程度不一的改版,動態牆上不再是好友們的生活和心情短語,而是粉絲專頁、廣告,與不知何時興盛的內容產業。而這些改變都是為了追求觀眾們更多的點擊滑動、駐足觀看,與登入註冊。科技進展迅速,而我們這些被剝削的數據勞動者們也被要求投入更高效的運轉;就作者所引用的詞彙來說,這是一個「電子複製時代」(本書頁250),靈光消逝得又更快了些。
人們的注意力和判斷力似乎被削弱了。無論是抖音、小紅書等短影片平台的崛起對政治、藝術、電影的影響,或者是可以看見人們在通勤、用餐、學習時是多麽需要智慧裝置的陪伴。你真的確定你搜尋與觀看的那些資訊真的是你想要的嗎?有多少人敢說你所看的這些東西,不是經由一連串的行為分析,打造成為你量身設計的推播?你的政治偏好有多少成分是基於自己的理念來篩選與判斷,還是只因為你屬於某一種族群或社會階層(例如年收新台幣百萬以上的科技從業人員、剛畢業的大學新鮮人等等)而比較容易接收到特定種類的政治訴求?或者更糟的是,你以為你所擁有的理性及自由意志,有多少比例僅止於「你以為」?當然,讓每個人都有資格以此指責他人,某種程度上也是科技帶給我們的副產品,就像選戰當前,每個人都指責對方有網軍編制,但也沒有人承認。
科技「中立」這一個論點,正如理性與務實,本身就是一種偏見,此為本書作者的基本立場。科技發展至今已經具有某種能動性,不應該把它看成是單純的鐮刀或錘子,還須注意是誰使用著這些鐮刀與槌子,甚至科技本身現在已經成為有辦法製造及使用鐮刀和錘子的一種角色。支持著科技的是企業、政府及在資本主義邏輯下的你和我,而其中充滿著權力的交織與運用──極權國家以AI來加強對社會的監控,此為權力的一種運作形式;像是社群網絡之下,人們新增了一種不同於現實生活的「數據替身」的需求,也是一種權力的運作形式(本書頁178、202);或像是AI的民主化與少數掌控AI且不願接受監管的企業巨擘,這種理想與現實之間的矛盾,也存在著一種權力的運作形式(本書頁188)。
人工智慧確實開創了人類對未來新一輪的想像。但若是僅滿足於科技的美好,未免太過天真;若是因此嗤之以鼻,又未免太過偏激。如今AI能夠創作,能夠偽造,能夠操控社會,能夠奪取性命,如今科技不僅充斥著我們的生活,還有可能徹底掌控我們的生活。科幻電影、小說與動畫中所描繪的孤獨樣態歷歷在目,人類社會當然有可能會朝著那個方向前進,但若是能夠帶著一些共同生活的意識來思考,或許也能讓人們在這條路上不再顯得那麼孤獨。
作者 / 嚴博瀚
商周出版編輯
延伸閱讀
回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