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開選單

網站服務選單

登入

頁面路徑列表

子選單列表

性平閱讀.閱讀性平

【台灣性平健檢|政治篇】亮眼的女性參政成績單之下,台灣政壇性平指數大盤點

  • 字級

2020年初總統大選由台灣第一位女總統蔡英文再度順利連任,而立法委員選舉中,女性當選率註1為41.59%,再創新高註2,遠遠超出國際平均值22%,台灣婦女參政率再次交出亮眼成績單。

然而,回顧2019年選舉過程中,女性候選人卻經常因婚育觀念、外貌長相、甚至鮮明個性遭到指責及惡意攻擊,「厭女指數」達到前所未見的巔峰,讓人不禁懷疑,女性參政比例不斷升高的今天,社會整體性別意識又進步了多少?在嚴重性別歧視的選舉文化推波助瀾下,女性候選人面對的選舉戰場,是否也比以往更加艱困?

選舉激情過後,或許我們該好好檢視選舉制度與文化,思考臺灣如何成為更適合女性參政的地方。




亮眼的女性參政成績單之下,台灣政壇性平指數大盤點


與談者

黃長玲

台灣大學政治系教授,曾任台灣民間真相與和解促進會理事長。美國芝加哥大學政治學博士,專門研究台灣女性參政及性別政治,曾發表多篇研究「台灣婦女保障名額」研究論文,近年亦關切民主社會中關於威權統治者的記憶爭議。

周碧娥

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教授,美國賓州州立大學鄉村社會學博士,專門研究性別、人權、民主化,曾書寫「解嚴後台灣的女性主義與性別政治」,並與清大社會學研究所同仁一起催生清華大學「兩性與社會研究室」(現升級為升為院級研究室,更更名為「性別與社會研究室」),成為國內第二個性別研究室。


採訪=蔡亞嵩(政治線記者) 插圖=鼻妹


OKAPI CHECK|001

1940年代起入憲保障,台灣婦女參政率亞太第二


 

在台灣,女性參政早已非夢事,根據中選會最新選舉統計資料顯示,2020年立委選舉總計應選出113席立委席次,在當選人名單中(區域立委加上不分區立委),女性當選人就拿下47席立委席次,當選率高達41.59%,亞太地區裡,我們國會當中的女性佔比排第二名,僅次紐西蘭而已。而且不只中央民意代表,地方議會的女性比例,多年來也都超過20%。」談起台灣女性參政史,長年研究性別的台大政治系教授黃長玲忍不住得意地說。

亮眼的數字來自久遠的女性參政傳統,早在1940年代,國民政府尚未遷台前,便已在《憲法》裡明文保障了女性的參政權,到了80年代,選舉規則裡的「婦女保障名額」讓更多女性有機會參與地方選舉,女性參政的比例大幅躍升,「當選的機率高,女性參與的意願也就跟著提高。」黃長玲解釋道。

所謂的婦女保障名額,指的是地方選區候選人數大於或等於4位時,每4位當選者中必須有1位是女性,藉此保障女性擁有一定席次。

1996年民進黨第一任婦女部主任彭婉如在黨內推動「婦女參政1/4保障條款」,明定黨內各類公職選舉的提名人選中,至少得有25%的女性比例,更將女性參政的數字往前推進。

2020第10屆立法委員剛剛完成宣布就職,就性別比例來看,女性立委當選人為47人,佔比 41.59%,創下歷屆最高。 然而,回看2018年底整理行政院人事總處資料,女性縣市長女性比率也是大幅躍升至37.5%,各縣市小內閣(六都各局處首長與一級主管)女性卻只佔19.19%,比例還不到兩成。

 


OKAPI CHECK|002

從平衡派系到實力對決,女性保障名額使用率逐年遞減


 

選舉遊戲規則的更改,直接影響了政黨的提名策略,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教授周碧娥觀察,八〇年代以前,一黨獨大的國民黨,多半將婦女保障名額用在平衡各方派系的利益上;開始有了競爭政黨後,雙方為了搶下這一席,開始注重女性候選人的品質。

黃長玲的實證研究也發現,各黨在競逐女性名額過程,勢必得推出優質候選人以求搶灘,因此從結果看,這些「當選的女性」的能力,完全不亞於那些「落選的男性」。

有趣的是,婦女保障名額促進了女性參政的機率,讓更多女性邁入政治領域,這幾年因保障名額而當選的人數反下降,像是2018年地方選舉結束,新北市66席議員中高達26席女性,且無一是透過保障名額擠入議會殿堂,靠的全是自身實力獲得選票。

相較台灣已有高比例女性民意代表,鄰近日本雖和台灣同年立憲,「但因為他們沒有婦女保障名額,戰後至今七十年,女性國會議員比例還不到10%。」每每在國外提起這一組數據,黃長玲總能感覺周遭各國代表驚異的神情。

只是婦女保障名額由來已久,在促進女性參政上也顯出疲態,黃長玲就觀察到,像是不分區立委的當選名額中規定女性人數不得小於1/2,因此大大拉高女性提名比例;但反觀地方選舉,若當選人數低於4人,不適用婦女保障名額時,往往全是男性獨佔了位子。

女性國會、縣市長從政人員達1/3,但各縣市小內閣女性比例不到20%。(數據:婦女新知/2017年12月27日)女性國會、縣市長從政人員達1/3,但各縣市小內閣女性比例不到20%。(數據:婦女新知/2017年12月27日)


九〇年代後婦女團體進一步推動「性別比例原則」,倡議修改《地方制度法》,將現有規定調整為「選區當選人數在3人以上者,每3位當選人中,任一性別不低於1/3」,擴大保障各性別參政的範圍。可惜多年來不論國、民兩黨都未進一步提出修法草案,也突顯女性參政頻仍,卻不一定能在性別議題上推進一步。


OKAPI CHECK|003

職場結構、選舉制度 讓女性參政輸在起跑線


 

同時,女性參政「量」的提升,卻不一定等於台灣社會實質的性別平等。黃長玲提醒,一個國家的性別平等,看的不會只是前端社經地位較高的女性所具備的權利,而是整體女性的狀況是否提升。「雖然我們擁有排名第二的國會女性比例,同時也有許多婦女還在家暴或性暴力中被迫噤聲。」

至今,女性參政的門檻仍舊高於男性,「你看像蔡英文或洪秀柱都是單身未婚,這和整體女性在職場上遇到的結構問題一致——社會對女性的期待並非職場強人,而是在家庭裡。」黃長玲指出。

已婚女性總是面臨家庭與個人職涯的抉擇,黃長玲直言,若是已有家庭的女性要參政,首先得有家庭的支持,但在男性政治人物身上,家庭支持更像是理所當然,這在前提上已是一種不對等的狀態。但若是單身女性參政,也仍舊會碰上對手以「沒生小孩」為題進行攻擊,相較之下男性不論已婚、未婚的身分,都鮮少被放大檢視。

而女性就算得到家庭支持,但政治工作陋習,像是跑攤、應酬風氣,導致缺乏正常上下班時間,都對女性更不利。過去文化部長鄭麗君,在兒子剛出生時,為了能餵母乳,跑攤前得請助理搜尋鄰近的百貨商場,提早在商場內的哺集乳室收集母乳,再趕去跑攤。

和台灣所有職場上的女性一般,當社會加諸在女性身上的任務比男性更多時,一個同時還身兼母親、女兒和妻子等多重角色的女人,若還遇上不友善的職場環境,私生活與職場間的拉扯往往比男性來得嚴重。

 

另一更深的問題在於,女性的養成過程中,從來不被視為「個體」,周碧娥提到:「《禮運大同篇》裡寫著『男有分,女有歸』,男人天生就有個名分,女人則是要歸屬依附在他人之下。」女性從小到大被教育該做什麼、適合做什麼,「從事政治工作,首先是個人得要對政治有熱情。」但是當女性的成長過程中,缺少讓她以獨立個體的角度來思考職涯時,又怎麼會有「個人熱情」?


OKAPI CHECK|004

選舉結構不利性別平等,女性出頭得看機遇


 

芬蘭史上最年輕總理桑娜‧馬林(Sanna Marin)

去年12月初,芬蘭選出年僅34歲的桑娜.馬林(Sanna Marin)成為史上最年輕總理,此前芬蘭已出現過兩位女總理,目前聯合政府內五個主要政黨黨魁也全由女性擔任。回頭看台灣,2000年,呂秀蓮出任第一位女性副總統,2016年台灣出現第一位民選女總統蔡英文,並於2020年連任,此外國、民兩大黨也都出現過女性黨魁。但黃長玲認為,要有下一個「蔡英文」,恐怕還得醞釀一段時間。

畢竟整體以男性為中心的政治領域,女性要能掌握資源,還得看天時地利,黃長玲直指,雖然蔡英文和洪秀柱都曾擔任過黨主席,但兩人都是在各自政黨「已經不知道被男人搞亂成怎樣,危急之下接手黨主席的。這帶有一些機運的成分。」

論選舉制度,「芬蘭是內閣制,總理只要黨內選出來就好。但台灣是總統制,且總統有權無責,可分配的資源很多,這個位子人人搶,又得透過選民一票一票選出來,制度上對女性較不利。」周碧娥再以同為總統制的美國舉例,「光是參議院,每個州只有二名,這種『權力大、資源多』的位子,還是(既得利益的)男性把持居多。

當然女性國會議員持續成長,這些女性往百里侯邁進也不是不可能。一旦台灣出現女性首都市長,要有下一個女總統也不遠了。」黃長玲樂觀地說道。

歐巴桑聯盟不打美女牌,也不迴避性別特色,關心健康、教育、幼托等生活政治。點圖看專訪。

去年異軍突起的「小民參政歐巴桑聯盟」更是讓黃長玲和周碧娥眼睛一亮,這支標榜「歐巴桑」的組織,既不打美女牌,也不迴避性別特色,直球對決一般的用上台灣社會普遍對中年婦女的標籤名稱「歐巴桑」來指稱自己,「不僅是要翻轉這個詞彙的性別印象,更是要翻轉階級和年齡。我和日本學者就在討論,他們已有符合『女性政黨』的指標——關心健康、教育、幼托等生活政治。我很期待他們未來的發展!」

「只是台灣的選舉規則不利小黨運作。」周碧娥擔心,像是不分區立委的提名制度、選舉保證金門檻,和越來越高的選舉經費,都讓小黨不易生存,戰場的選擇需要更精準,「像新竹市這類外移人口多、生育率高的地方,和他們的政策理念會比較接近,在這邊選機率可能大些。」


OKAPI CHECK|005

正妹、男神標籤滿天飛,「性化」政治人物成常態


 

矛盾的是,亮眼的女性參政成績單之下,蔡英文的內閣團隊卻僅有極低女性閣員比例,「拒絕女性參政的理由常常是『沒有好的人選』,一個女性總統卻不給女性更多機會歷練,培養『好的人選』,要怎麼提升女性參政?」周碧娥質疑。

蔡總統就任至今,內閣女性比例從第一年10%,至賴清德內閣女性比例微幅爬升至18.75%,蘇貞昌內閣女性比例15.79%,依舊比2009年馬英九總統任內行政院長劉兆玄內閣的21%低,甫公布的2020年新內閣女性比例竟降至5%,甚至比1993年李登輝總統任內連戰內閣的13.5%還低。(資料來源:婦女新知


同一時間,輿論仍經常地「性化」政治人物,而普羅大眾也隨著這些標籤起舞。「女性候選人就要用『正妹』、『女神』來稱呼,去年吳怡農參選,一堆人稱他『男神』,也是一種『性化』——這不是進步,不是你用同樣方式貼男性標籤就叫作男女平等。」黃長玲沒好氣地說。

黃長玲也感慨,近年爆紅的「學姐」黃瀞瑩,明明畢業於倫敦大學金匠學院(Goldsmiths),又是政治傳播科系畢業,但專業卻鮮少被看見;相較之下「特戰男神」吳怡農雖然也因外貌成為炒作熱點,但個人金融和國防專才至少還有被提及,「這也是女性普遍在職場上的困境,長相好看的男性會被視作才貌兼具,但若是女性,她的才華專業卻容易被忽略。

「更讓我不解的是,這麼多女性參選人,卻是對於『正妹』、『女神』等標籤毫無反應。」周碧娥驚訝就連婦女團體面對這樣的包裝宣傳也相繼失語,任由媒體天天上演把選舉當選美的荒謬劇。

而選前一支「今天撩蔡英文總統!」的影片更是讓周碧娥惱火,「『撩』這個字的主動性和被動性讓我很受不了,一個女性政治人物就是要翻轉過去女性刻板印象,但在影片裡,蔡英文卻是落入傳統女性形象——被動的、被『撩』的。」在貌似女性地位提升的時代,這些突破傳統政治窠臼的女性,恐怕有意無意地成了傳統性別束縛的共謀。

※  ※  ※

當代女性參政的典範意義在於,透過女性不同的生命經驗,能展現出異於男性的資源與權力分配,並以女性生命經驗作為決策基礎。只是當台灣女性參政數字超英趕美,在亞洲領先各國的同時,「女力」出頭下,更該回過頭來反省,當女性有機會在政壇上與男性一較高下,當她們真的現身政壇,社會整體的性別意識究竟提升了多少?性別不平等的狀況,又是否有實際的改善?

//////

註1:資料來源:中央選舉委員會公告第15任總統、副總統候選人及第10屆立法委員選舉之〈當選人分析
註2:中央選舉委員會公告之第9屆(2016)立法委員選舉女性當選率為31.65%                            
  Back to Top 

 

OKAPI CHECK LIST


  • 現階段仍需推動「性別比例原則」,將《地方制度法》調整為「選區當選人數在3人以上者,每3位當選人中,任一性別不低於1/3」,擴大保障各性別參政的範圍。
  • 拒絕標籤化、「性化」男女參選政治人物,甚至應該以其專業、推出政策作為投票的優先考量。
  • 透過組織女性政黨,不僅有機會翻轉詞彙的性別印象,更能翻轉階級和年齡。但女性參政的戰場的選擇需要更精準,在人口組成、政策需求更接近的地方,勝選機率可能較大。

 

 

作者簡介

OKAPI閱讀生活誌長期關注性平議題,設立有「性平閱讀.閱讀性平」專區,並於2020年起組成「OKAPI性平健檢小組」,將陸續透過系列專題,與大家一起重新檢驗我們身處環境的性平現況。相關專題即將上線,請按下追蹤作者獲得上線通知。

本專題特約主編:江家華、特約編輯:林姵菁、陳亭聿、責任編輯:何曼瑄



關於這個議題,如果你想了解更多

女力時代:改寫全球社會面貌的女性新興階級

女力時代:改寫全球社會面貌的女性新興階級

當代臺灣女性參政研究

當代臺灣女性參政研究

頂尖女性:當今世界最有權力的女人

頂尖女性:當今世界最有權力的女人

女力告白:最危險的力量與被噤聲的歷史

女力告白:最危險的力量與被噤聲的歷史


蔡英文:從談判桌到總統府

蔡英文:從談判桌到總統府

花媽心內話:陳菊4000天

花媽心內話:陳菊4000天

抉擇:希拉蕊回憶錄

抉擇:希拉蕊回憶錄

梅克爾傳:德國第一任女總理

梅克爾傳:德國第一任女總理


 延伸閱讀 



想了解更多嗎?



OKAPI 「性平專區」成立於2016年底,集中收錄OKAPI網站中關於性別角色、兩性平等、婚姻平權等相關議題的專欄、書評、專題,包含從歷史、文化、事件、心理、哲學等各種層面,或是透過小說、散文、紀實報導、繪本、詩集等文本表現的內容,目的是提供讀者思考不同性別光譜、取向的角度。

2019年中,我們開始觀察到在選舉氛圍催化下,政治人物接二連三的失言引發「性別歧視」、「厭女」等議題的討論,因而希望能在單篇收錄文章的形式之外,額外製作專題聚焦討論,並為此組成了「OKAPI性平健檢小組」,開始一連串的採訪和專題製作。截至目前已經完成了「台灣性平健檢」和「診斷職場性平力」(原名:診斷職場『厭女』度)兩階段專題。

若您長期關注相關議題,對於本次OKAPI推出的「台灣性平健檢」和「診斷職場性平力」兩階段專題有任何指教或是希望參與討論,歡迎填寫問卷給我們建議和回饋,一起參與這個性平健檢計畫!若您想進一步了解專題企劃的構想設計與我們欲傳達的主旨,歡迎繼續閱讀下方「編輯室報告」。

上下則文章

主題推薦RELATED STORIES

回文章列表

關閉

主題推薦

組成家庭的關鍵是愛,不是性別

今晚,讓每個人都能和相愛的人一起回家吃飯吧。和大家一樣,在暈黃燈下的小餐桌上擁有普通的愛情與日常。

5629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