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開選單

網站服務選單

登入

頁面路徑列表

子選單列表

無可取代的街角小店

地方採集最難的是什麼?「找出令當地人也認同的平凡魅力。」——專訪《本地 The Place》桃園、台南、屏東、台東四地主編

  • 字級

 

 

OKAPI:地方採集計畫除了《本地The Place》的出版,還有文博會期間的「編輯地方 Places On the Move」主題展,可以談談實體展和出版內容的關連嗎?


銘彰:
每個地方狀況好像不太一樣,以屏東來說在前製期跟策展團隊的交流比較少,直到我結束採集回到台北,去採訪屏東館策展人方序中,才知道屏東館的概念會如何透過「吟」、「土」、「風」、「人」四個面向去做物件跟影像的採集、呈現,兩邊的素材會相互參考、共用,但內容沒有太大重疊。展覽用比較情感、抽象的方式去講屏東,《本地:屏東》則相對具體,某程度來說也是互補,因為序中本身是東港人,家鄉情感會是策展上其中一個出發角度,但我們團隊大多不是屏東人,反而是用一種外地的角度來看屏東,角度不同,也呈現兩種新的認識屏東的方式。

《本地:屏東》主編黃銘彰


士恩:
台南館策展人游智維本身就是一個跟台南連結很深的人,我剛接下這個計畫時就有機會和智維討論,但當時並非談策展跟《本地:台南》怎麼對接,而是單純問他對台南現況、未來的理解,以及在台南已經有很多討論度的情況下我們要呈現怎麼樣的台南。採訪策展人的那天,我們在去吃燒烤的路上邊走邊聊,聊天的內容就是最後出來的專訪,在做雜誌過程中跟策展團隊合作也蠻密切的,最後展覽跟雜誌內容連結性也高,但角度不太一樣。

玟苓:跟台東策展人最早的接觸,應該是在某個Party遇到策展人游適任,他跟我說:「台東館幾乎沒有文字,所以文字就交給你了。」並在採訪時提到策展核心理念是「感受一下」。《本地:台東》製作期間,我們其實沒有太多時間對接,但最後的策展成果我覺得跟書籍內容有點不謀而合,兩邊都是以慢慢進入台東的方式表現。策展帶來的五感體驗,對台東來說是很重要的事,所以我覺得我們兩邊在思考台東的方式沒有太多落差。

孟珣:我們和桃園館策展人格子的聯絡還蠻密切的,起初他們就有說要從「運動」這個項目切入桃園,因為桃園是很動感的城市,我也對此有共感。但我越挖越深之後,《本地:桃園》的內容就比較偏向人文,展覽則是偏重聲音和感受,其實也是一種互補,最後展場呈現出一種在埤塘優游的感覺,看到《本地:桃園》被擺在裡面、被翻閱,還蠻開心的。

2019年文博會2019年文博會期間,由4組不同策展團隊,在《本地The Place》之外收集桃園、台南、屏東、台東四地生活風貌,以「編輯地方 Places On the Move」推出四個主題展館,與《本地The Place》的採集內容相呼應。(照片來源:臺灣文博會


OKAPI:你們分別在當地待了多長時間呢?

孟珣:桃園我們整體停留算起來大概是一個月,但時間非常零散,到截稿期前都還陸續在發稿、調整內容,一直來來回回,還好桃園很近,一度也考慮要不要租房,但沒有自駕比較不方便。

銘彰:屏東除了我自己事前的踩線,整個團隊四個人是住了三週,第一週先去踩點,然後進行評分,之後才決定要選點、採訪。其中我們的攝影師是在地人,可以很快的為我們建立起對屏東的基本認識。

士恩:我從二二八連假開始,在台南停留了大約一個半月,待到他們都問我為什麼不回來(笑)。先踩點,企畫雛形才慢慢出來、陸續找寫手,算一算從企畫出來到採訪只有兩個禮拜,寫手陸續南下,有的待四天、有的五天,我就像媽媽桑一樣送往迎來,採訪完後我繼續待在台南收稿跟收尾,到四月初才回台北,這樣臨時要多看、多問比較方便。

玟苓:我待的天數最少,人手也不多,當時找了經常駐點在台東的朋友擔任寫手,台東的特色是,你沒辦法制式去採訪一個人,通常都要聊很久才能問出一些東西,訪問過程也要符合當地的的步調,真的需要很會「搏涎」的人,所以也找了一個地陪,除了擔任司機之外也要幫我們打通關,到了現場之後三言兩語會讓大家進入狀況。整個採訪時間大約兩週,但我實際停留天數只有五天,最可憐的是攝影師,因為拍攝時間都非常長,大概都是六、七點起床開始,晚上十一、二點結束,非常恐怖。這次能夠順利完成,團隊真的幫了非常多的忙,文字部分也全部交給兩位寫手。


OKAPI:請跟大家分享採集、編輯地方的過程中最難忘的一件事情。

玟苓:某天我們採訪結束,大約是晚上九、十點,地陪開車載我們往台東市區,準備要回去休息,然後因為行程緊繃又太累,大家都呈現一種笑點很低的狀態,把車上音樂開得很大聲,開著開著突然看到前方月光灑在海平面上,地陪停下車、關掉音樂,全車的人就這樣安靜地看那片月光海。台東很神奇的地方就是,你會突然掉進一個很安靜、屬於自己的時刻,這是要在當地才能體會到的。

銘彰:大家可能以為屏東市離墾丁很近,其實要開一兩個小時的車才會到,我們第一天開到恆春半島時大家其實都已經累了,但墾丁當地人的攝影師提議晚上出去探險,我們一行人開車到了埔頂公園時已經晚上12點,天色非常暗。突然有一隻梅花鹿從路邊走出來,從我們的車頭前散步過去,接著我們繼續開往一個小山頂,停好車抬頭一看,天上都是星星,在那樣伸手不見五指的地方,感覺就像被星星包圍,時間好像靜止了一樣,四個人當下都說不出話來。可能平常在都市裡很少有這種跟大自然的親近感,感官通常都是封閉起來的,接觸到這些景物的當下就好像某些細胞被打開了。

讓身體細胞瞬間甦醒的大自然美景(出自)讓身體細胞瞬間甦醒的大自然美景(出自《本地:屏東》)


孟珣:
我在桃園感受到最衝擊的景像是在工廠,這次採訪的兩個工廠都打破我的既定印象,一走進去就會驚訝原來這些日常的東西是在這樣的地方被製造出來,跟工廠裡的人講話會覺得他們有種「傻氣」,不是負面的意思,而是他們長年堅持做一件事的那種「傻」。比如維大力他們不走一般經銷通路,是因為他們有一個合作數十年的通路商不想更換,即便要因此犧牲掉一些利益,或是他們固定跟計程車合作,司機在車上貼維大力貼紙就能獲贈維大力,我以為頂多是一年送一箱,沒想到是三節都送,就覺得怎麼會有企業願意做這些事,他們之所以為老牌或經典,也許就是因為一直在做這些「傻事」吧。

另一個感到衝擊的是插畫家陳姝里的工作室,畫室裡是簡潔日系風,但另一個工作室在她先生的雕像工廠裡,就像《大佛普拉斯》的電影場景,有點髒亂還有很多野貓野狗,這種都會跟工廠、髒亂跟乾淨並存的野性就很「桃園」,體現了桃園的開放包容性,不管什麼樣的人都可以在這裡找到立足地,可以把生活形塑成自己要的樣子。

《本地:桃園》主編楊孟珣

掉鑰匙/釣魚現場(出自《本地:台南》)


士恩:
大家一直說台南很有人情味,但這次我是真的體驗到被台南人當自己人。

這次受訪者之一的富盛號第三代店主吳炫輝平常有釣魚的習慣,我們向他提出了跟拍的要求,他也答應了。釣魚的地點是在觀夕平台提防的消波塊上磯釣,當我跳下消波塊的瞬間,採訪用車的晶片鑰匙從我身上飛了出去,掉到消波塊間的海水裡。那是當天第一個採訪,之後還有幾個地方要用到車,我故作鎮定,但阿輝可能看出我心事重重,特意教我揮竿,揮了幾下、稍微舒緩了卡住的情緒。採訪結束後,阿輝和其他釣魚的阿伯說,等退潮會幫我找鑰匙,我以為他們只是安慰我。但等我完成報警註記遺失等處理回到住處,就看到訊息說鑰匙找到了,也檢查過晶片沒有損壞,我一到富盛號店裡,就看到鑰匙被放在一個紅包袋裡,上面寫著我的名字。那天只是我們認識第三天,對他們來說我就是個陌生人,但他們居然冒險爬下消波塊底部幫我撿起鑰匙。

我曾對自己不是台南人卻要做台南專題這件事有點忐忑,但碰到他們願意接納並無條件幫助只有一面之緣的人,這種親切很難忘,而且這種接納一直延續到採訪後,我甚至覺得我的採集台南狀態不會停止。

《本地:台南》主編胡士恩


OKAPI:編輯地方的過程中最困難的是什麼呢?

銘彰:我覺得最難的地方其實就是「與在地建立雙向的連結」,因為屏東這幾年有蠻多外地人去創業、做生意,若是單純為了吸觀光財,在地人可能會有點反感,所以我有點戰戰兢兢,怕採訪這個行徑讓當地人覺得你根本沒有跟在地連結,只是想要賺錢。比較幸運的是攝影師是屏東人,不可否認有這層連結讓我們的採訪更順利。

孟珣:桃園比較沒有這個難題,可能因為人口組成很多元,他們還蠻習慣有外地人來,反而他們很意外怎麼有人想做桃園專題,也遇到採訪對象從未被採訪過,但也是大方接受我們採訪,遇到的大多都是正向回饋,需要幫忙的地方也是會盡力幫忙。記得我們和中壢的角礫借場地做訪問,我隨口跟老闆聊說這附近好像很好玩,結果他就真的帶我走一大圈,其實他根本不認識我,也沒有必要這樣做,但他就是會覺得沒關係可以帶你去認識當地。

士恩:我以前的主管李惠貞曾說,編輯不太可能永遠對要處理的內容完全了解,但要能在被分配到一個任務跟題目時,馬上掌握脈絡並且把對的人放到對的位置,這次採集台南我也希望把這個想法考慮進來。此外,不是本地人也有好處,我們可以排除不必要的顧慮,純粹就內容面判斷你要或不要什麼東西。例如離市區比較遠的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以往不一定會被提到,但在前期拜訪調查的時候,有不少台南人向我們推薦臺史博的建築特色與展覽質量,我跟寫手討論好幾次,寫手還特地先去感受拜訪,最後決定把它放進企劃裡。

玟苓:台東的情況是,我們自己也有點擔心沒有辦法被大家接納,不過在採訪從台北移居台東的民宿「聽風.說故事」主人時,聊天過程中他們提到台東的組成很多元,最棒的一點就是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聲音,都能找到自己在這裡生活的原因,外地人又如何,他們也是想在這裡做一些好的事情,交能交的朋友。台東特殊之處是,雖然面積很大,但社群很緊密,每一個受訪者都說這裡沒有秘密,讓我們覺得非常有趣。

《本地:台東》主編劉玟苓

 

OKAPI:最後,除了書中收錄的選書外,請推薦你們各自覺得適合理解當地的讀本吧。


Book of Taoyuan

楊孟珣的桃園讀本

 

滇味到龍岡

滇味到龍岡

《滇味到龍岡》:在《本地:桃園》的「主編之旅」單元中我選了龍岡的忠貞市場來談,進到這個市場就像是進到另一個世界,市場周圍是當年泰北孤軍撤退來台定居的地方,自然有許多滇緬後裔,我當時找了劇場工作者田珈伃為我帶路,她媽媽是雲南人,我在她家嚐了很多以前從沒吃過的雲南菜,像是炸豌豆片、水醃菜等。後來烏樹林民宿老闆推薦我讀《滇味到龍岡》,透過這本書可以理解滇緬料理特殊風味後面的歷史脈絡跟當地文化,讀完這本書後再去忠貞市場看看,會有不一樣的感覺。最印象深刻的是他們經過顛沛流離生活後,在龍岡找到安身立命的座標,並且透過飲食重現家鄉回憶,也確立自己的身分認同,這本書也影響了我那篇採訪的內容。
久工淬鍊:桃園客家百工百業輯錄

久工淬鍊:桃園客家百工百業輯錄

 

《久工淬鍊:桃園客家百工百業輯錄》
客家人的工藝很厲害,但比較少有機會被詳實地介紹,這本書從職人的故事到工藝技法都有很詳細的紀錄,讓我很印象深刻。


 

Book of Tainan

胡士恩的台南讀本

 

POPEYE 4月號/2019

POPEYE 4月號/2019


《POPEYE台灣篇》:這本雜誌層次很多,讓你很容易可以去想像台南,加上日本人做台南專題可以挖出很多新的東西,透過他們的目光去看台南還蠻有趣。 《川島小鳥台南案內導覽手冊:愛的台南》:書裡用食物分類的方式呈現,讓人很快就能抓到台南的重點關鍵字。

府城一味:時間煮字,情感入味,一起來臺南吃飯

府城一味:時間煮字,情感入味,一起來臺南吃飯


《府城一味》:因為書裡有食物單元,但台南小吃太多了,同事就建議我看這本書。作者謝仕淵是歷史系教授而非美食家,用時間入味的概念去講台南食物,從比較感性的角度切入台南。

府城的美味時光:台南安閑園的飯桌

府城的美味時光:台南安閑園的飯桌


《府城的美味時光》:台南人為什麼懂吃,要追溯到小時候的記憶,因為關於吃的knowhow都是從家裡來的。作者刻劃早期台南人大家族對吃的記憶,透過這本書去理解台南人在意吃的眉角從何而來,對我來說是認識台南人吃食的入口。


Book of Pingtung

黃銘彰的屏東讀本

 

邁向屏東學:認識論、社會結構與社區營造

邁向屏東學:認識論、社會結構與社區營造

《邁向屏東學:認識論、社會結構與社區營造》:近年各地都有地方學者去研究地方文化,拉起了地方學的計畫,像元智大學就有「桃園學」的課程,屏東大學則是由李錦旭教授發起「屏東學」的計畫,集結教授和文史工作者的論文和研討會,雖然內容很學術,但是一個可以有系統認識地方的讀本。

琅嶠風土,半島風物

《琅嶠風土,半島風物》:這幾年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出了很多書,一般可能會以為公部門出的書會比較無趣,但事實上他們出了很多有趣的書和繪本,是認識恆春半島很好的途徑,這本書我是在紅氣球書屋看到,對想從當地風土談屏東的我有很大幫助。


Book of Taitung

劉玟苓的台東讀本

 

雅美(達悟)族的魚[軟精裝,附光碟]

雅美(達悟)族的魚[軟精裝,附光碟]


《雅美(達悟)族的魚》是我在台東在地書店挖到的寶,書裡介紹了達悟族人吃魚的習慣,達悟族的男人、女人、老人、小孩都要吃不同的魚,如果吃錯了惡靈會來找你,所以他們廚房會有三、四個瓦斯爐分開烹煮,這本書裡介紹了族人吃的魚要怎麼料理,是沒有收錄進書裡的遺珠之憾。

《都蘭部落豐年節大會手冊》是都蘭部落自己做的刊物,採訪時受訪者丟出這本書給我,也是《本地:台東》中〈都蘭部落年齡階層制度〉那篇文章的參考資料。他們的年齡制度非常有趣,尤其用來畫分年齡階層的專名,好比千禧年成年的人就會叫「拉千禧」,或是那年日本接管台灣,專名就是「拉日本」,都蘭部落是透過這個分類方式讓部落緊密並傳承。


 



看更多其他台灣本地
▼▼▼▼

10間獨立小店×10個島遊地點×10組閱讀清單

  1. 1
  2. 2
  3. 最後一頁
  4. 最新文章一覽

回文章列表

上下則文章

主題推薦RELATED STORIES

回文章列表

關閉

主題推薦

這塊土地上發生過的事,讓經歷過的人說給你聽

二二八不只是日曆上的一個日期,75年前的這天與其後的巨大影響,當時的人、留下的檔案與音樂的演變給予我們不同的角度看這段歷史。

1437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