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開選單

網站服務選單

登入

頁面路徑列表

子選單列表

作家專業書評

若父母是不折不扣的壞胚子,那他們的「乖小孩」會...──讀驚悚小說《媽媽的乖女兒》

  • 字級


作家讀書筆記bn


小說如童話糖果屋,要沿途灑下麵包屑吸引讀者緩緩走進遊樂園,《媽媽的乖女兒》作者艾麗.蘭德(Ali Land)絕對是箇中能手,從一開始,她就在讀者面前秀出了血跡斑斑的泰迪熊吊帶褲,還暗示不只一件

最近她的需求比平常迫切,六個月內有兩個,都是小男孩,都死了。

《媽媽的乖女兒》作者蘭德曾於擔任兒童及青少年心理健康護士長達10年。

媽媽的乖女兒

媽媽的乖女兒

說出這句話的,是連環殺童案兇手的女兒安妮(事發後更名為「蜜莉」)。從蜜莉的語氣,讀者不難感受到,這個小孩基本上也壞了。很多研究顯示,反社會人格者其實深具魅力。而蘭德則讓文字發揮功用,透過蜜莉的陳述,我們可以感受到這位兇手是多麼迷人,「我即使不在妳身邊,一部分的我還是想取悅妳」、「我想逃離的那個人,也是我想奔向的對象。

除此之外,蘭德還善用了自己護理師的背景和經驗,讓這位兇手擁有一份我們難以想像的職業:婦女庇護中心的顧問護理師,負責協助特殊境遇的婦女與兒童。這是一份會讓人聯想到熱情、奉獻與友善的職業,弔詭的是,上述元素若套用至犯罪,熱情、奉獻、友善,我們也能夠得到一位非常可怕的惡徒。蘭德出手非常快,在讀者還在猶豫是否要同情蜜莉時,她立刻讓我們逮著了蜜莉的「劣根性」,從兩種語調的快速切換,我們很難不目睹到蜜莉的「虛偽」與「不真誠」。緊接著,作者又送給我們另外一位「女兒」,菲比。

事發之後,蜜莉來到麥克的家中,麥克本身有心理學的專長,負責協助蜜莉應付後續的日子,菲比是麥克與妻子莎絲姬雅的女兒。蘭德再一次展現了她塑造人物的技巧,菲比絕對能召喚出我們成長階段時最畏懼的那個人:美麗,耀眼,人見人愛,所以她在霸凌別人時,所有人都噤若寒蟬。蜜莉與菲比年紀相當,蜜莉要對抗來自親愛母親的神祕召喚,也得應付著來自菲比的挑釁。這構成了這本書的懸疑、緊湊與過癮的基調,有一點我認為值得深究:我們都能夠理解蜜莉的邪惡其來有自,問題在於,菲比的乖張又是緣自於何者?

蘭德在一開始便引用了美國作家卡森・麥卡勒斯(Carson McCullers):「小孩的心是脆弱的器官,提早接觸這世界的殘酷能扭曲童心」,循此見解,我們或許可以大膽地問,為什麼菲比的童心也遭受扭曲?若蜜莉是飽受母親的干預與控制,我們是否能辨識出,菲比面臨的是另一種相反的殘酷:孤立無援地長大。麥克與莎絲姬雅看似開明體貼,也深愛菲比,但他們卻也屢屢辜負菲比的需求:專心地陪伴菲比。菲比面對蜜莉時的歹毒,某程度上也反映出了對於被「奪愛」的反擊與報復。而麥克身為心理學專業,為什麼漏未察覺自己的厚此薄彼可能對於菲比和蜜莉產生的影響?還是說,他是有意無意地忽略了這回事?一如他處理莎絲姬雅檯面下許多祕密的方式?

此書有兩次駭人的轉折,我深深被蘭德處理這故事的決心給驚艷,她埋下了兩顆炸彈,兩次都能把讀者炸得頭暈眼花,炸藥內容則容我賣個關子,留待讀者親身體驗。再回頭看中文書名《媽媽的乖女兒》,會發現比原書名Good me, Bad me 直譯更有層次,一直以來,我們總是被教育應該要聽父母的話,才有資格稱為一位「乖小孩」,問題在於,若父母本身是個不折不扣的壞胚子呢?這時的乖巧是否成了罪惡的溫床?

蜜莉班上正在排演的話劇《蒼蠅王》提供另一場辯證,《蒼蠅王》描述一群流落荒島的孩童,一度同心協力,但在現實環境層層壓迫下,最終走向殘殺的道路,書中有云「惡出於人,猶如蜜產於蜂」。我們似可承認,人類同時在野性與文明之間擺盪,正因野性的反撲如此兇殘,更要認真護守那好不容易的寬諒與友愛。這呼應了書中的一則小故事:兩匹狼在交戰,善狼與惡狼,若問起哪一匹會獲得最終的勝利,答案是「你餵給食物的那隻」。既是個人內心抉擇的隱喻,也隱約影射了教養的實踐,有些時候我們對於他人的行為大感詫異,或稱其天生匪類,然而我們也很難大言不慚地說,我們與這一切的發生並沒有關係。我們或曾餵食了別人心中的那匹狼,可能為善,也可能為惡,而有朝一日我們都要為了這匹狼的茁壯而付出代價。

無論如何,這是一本讀來既痛又快的絕作,閱讀的過程中,也能聽到自己胸口之間的兩匹狼競逐的嚎叫聲,而我們甚至沒膽子去確認,何者的聲音更為嘹亮。

 


作者簡介

居於台中。
喜歡鸚鵡,喜歡觀察那些別人習以為常的事。
著有《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已改編成電視劇)、小說《上流兒童》

 延伸閱讀 

上下則文章

主題推薦RELATED STORIES

  • 如何面對失去?如何面對留下來的自己?

    沒有人的苦可以抵消自己的苦,沒有人的傷心可以真正理解另一個人的傷心。面對各種失去,我們該如何自處? 「如果妳坐下來,跟那個曾經受過傷的自己,一起坐在沙灘上,妳會跟她說什麼?」──葉揚《我所受的傷》

    2220 1

回文章列表

關閉

主題推薦

如何面對失去?如何面對留下來的自己?

沒有人的苦可以抵消自己的苦,沒有人的傷心可以真正理解另一個人的傷心。面對各種失去,我們該如何自處? 「如果妳坐下來,跟那個曾經受過傷的自己,一起坐在沙灘上,妳會跟她說什麼?」──葉揚《我所受的傷》

222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