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開選單

網站服務選單

登入

頁面路徑列表

子選單列表

深讀10分鐘10-Minute Reading

如果有人上山 而你為此困擾──來讀3本「山之書」

  • 字級


作家讀書筆記bn

自從把登山納為日常,頻繁吆喝朋友和我一起上山後,偶然被問過幾次:你為什麼要去爬山?

會這麼問的人,會這樣問的場合,當然不在山上。順應問的人和問的場合,我的答案也幾乎不一樣,養生、健身、觀景、交友、遠離城市人群……有一次我這樣說,「再不去就活不下去了。」別問我對方反應。記憶截頭去尾,只留下刺點。我被自己的答案刺著。

你為什麼爬山?更多時候我是發問的人,問的場合多半在山上。不,不在可以大休息的山屋,也不在大景當前,通常是極微小缺乏戲劇性的時刻:躲在一片箭竹草原的低凹土穴避風等候,或是踢著漫無止盡的林道再不說些什麼就要陷入瞌睡……

不知道為什麼,我擅自把在山上蒐集來的答案,養生、運動、挑戰自我、失戀失業失志的療癒行動……通通以偏概全、無限放大成和我差不多的意思──「我想活下去」。

想活下去是一個標籤,但這標籤往往極難在日常對話中吐露或自貼。這話太不得了,要不堵塞對方,要不冒犯對方。你呢?你確定自己可以日復一日像這樣活下去?

所以,讓我們友善並試著社會化一點。你問我為什麼爬山嗎?當然有些功效方面的追求,例如前面第二段所述。不過,恐怕還有些更複雜的原因,我自己也說不上來,倒是最近讀了幾本書,作者提供的經驗和說法頗具代表性,也試著為「登山者」這個群體,勾勒出一幅比較清楚的外在與精神樣貌。喔,不,我不是說我和書裡的登山者一樣。聽過「玉山圓柏」嗎?你只能在海拔三千公尺以上的高山看到這種樹,而它們絕不讓人有看起來都一樣的錯覺。


心向群山:人類如何從畏懼高山,走到迷戀登山

心向群山:人類如何從畏懼高山,走到迷戀登山

但倘若,你對玉山圓柏這一樹種的屬性和集體特徵好奇,那麼我會建議你,《心向群山》是本不錯的「理解古往今來登山者」指南。所謂的古往今來,鑑於作者羅伯特.麥克法倫(Robert Macfarlane)是位英國人,而人類登山史的標的寫法始自17世紀的歐洲,也就環繞歐洲登山者,以及與他們相互作用的社會文化展開。麥克法倫從小對登山懷有熱情,也是資深登山者,他提出的問句比「這群人為什麼爬山?」還要神來一筆:「這群爬山的人究竟在爬什麼?

爬慾望。爬意義。爬心中抽象的那座山。如果你是不爬山的人,這個例子或許容易掌握一點:法國有座名山聖維克多山,著名是因塞尚終其一生畫它數十次。在畫布上無數次重返,無數次攀登。

塞尚筆下的塞尚筆下的聖維克多山(Mont Sainte-Victoire)。(圖片來源 / wiki


於我而言╱高山是一種感覺。」這是麥克法倫引述英國詩人拜倫的詩句。高山觸發的感覺隨著時代族群不停更迭。地質學興起之際,高山被視為時空旅行基地,岩塊和山體成了人們想像地球歷經億萬年時間的線索。殖民主義崛起時,「填滿並教化世界地圖的空白地帶」鼓舞著歐洲人遠征極地和高峰。此外,神學「天堂在上方」的象徵系統、通過冒險培養男子氣概的性別養成文化,以及19世紀以降的「中產階級需要一道通往危險的活門,讓他們在養尊處優的城市生活中累積的過剩精力有個地方可以釋放」……高山承載的慾望和意義一如造山運動,彼此層疊擠壓侵蝕碰撞。而我們哪個當代爬山者又能完全掙脫這龐大山體在我們精神上的作用?

更別提求生還是求死這個偽裝成「冒險」的艱難謎題。沒有一個上山的人不曾想像死亡發生,但,我相信,除了非常少數的例外,登山者上山是要自己活著回來活下去的。描繪登山者逼近死亡的激情,是麥克法倫這本書最大的冒險。他逼近史上最著名殉山者喬治.馬洛里(George Mallory)的嘗試,或許能回答某些氣憤山難和救援浪費國家公帑的人:我們知道你的恐懼和憤怒,但,你願意聆聽我們的嗎?

在這裡,對絕大多數人是否有利並不重要。某些時候,排除外界干擾的獨立反而必須,那不是為了特權人士,而是為了那些真正能理解孤獨的人。

山之生:一段終生與山學習的生命旅程

山之生:一段終生與山學習的生命旅程

我承認這話骨子裡還是有傲慢。說這話的不是我,是《山之生》的作者娜恩.雪柏德(Nan Shepherd)。但我也認同她大有資格做此宣示。活了88歲的蘇格蘭人雪柏德,一生中無數次攀登步行於故鄉的凱恩戈姆山脈(Cairngorms)。這座靠近北極圈的山海拔1300多公尺,相較於舉世名山並不高,但雪柏德毫不在意。二戰晚期,她把自己和凱恩戈姆的相處經驗慢慢寫成三萬多字小書,卻直到30多年後才出版。這本書不談高山之於人的抽象意義,不投射,只呈現。

鳥獸留下的這些印記為冬日爬山帶來了獨特樂趣。你會有被陪伴的感覺,儘管是種遲到的陪伴。

當河裡抓著石頭的冰爪鬆開手,懸掛在冰壁上的『凍胡蘿蔔』落下,浮冰順流而下,看上去就像一大群睡蓮或一堆花椰菜的腦袋浮在水面上。

用這麼清簡的句子,寫她年復一年深入的凱恩戈姆高地的地形、空氣、霜雪、光線、植物、動物和與山共生的人們。麥克法倫也是凱恩戈姆滋養大的登山者,他為《山之生》寫的導讀,謹慎地稱讚這位低調作家,說她「重塑了我看待這些熟悉山脈的視角,教會我如何看見,而不僅是看著。

他執迷地認定,雪柏德帶有強烈身體感知的文字和深入山裡面的行動,暗藏性的歡愉和挑逗。無論這是不是性別差異造成的判讀,我都覺得多了。身體感官的再發現,在貧薄的都會文明生活中,也許多半要藉由性才能經驗,可是你如何(假佛洛依德之名)將孩童每一次驚奇的感官發現之旅都解讀為性慾?


娜恩.雪柏德的肖像於2016年被蘇格蘭銀行印在5英鎊鈔票。


山中

山中

幸好山不為我們做什麼精神分析。我情願把雪柏德在山林中的身體經驗類比於繪本《山中》。作者馬努葉爾(Manuel Marsol)和卡門(Carmen Chica)用非常簡單而精確的視覺形象呈現「人在山上的身體感知」,就是變大!變大!存在感變大!我的手、鼻、耳、腳,是那麼強烈地存在著,接觸著,反應著。在發現山中萬物存在的同時,重新發現了自己,褪去平日外型,這麼不容置疑。這不是性,也無須相比。不比,才能放縱我們自己去體驗每一種身體觸動的瞬間,把一切感覺放進纖細到不能再細的小抽屜。

因而我情願相信,過世前一年住進療養院,被形容為「在病榻上出現置身山林幻覺」的雪柏德,她所經驗的不是我們所以為的幻覺她寫,山有魔法,所有曾在山中過夜至凌晨四五點的人都能感應。那魔法甚至能助你演化出感知「幻覺」的官能。我相信當時,是山裡的幻覺穿透時間迷霧回來尋她。那不是久別重逢。是凱恩戈姆迎她回去。她踏入,以未曾踏出的足跡。


《山中》如實翻譯了人在山裡的身體感知,手、鼻、耳、腳都強烈地存在著。(圖 / 《山中》內頁 )

 


作者簡介

曾任藝文雜誌採編,寫過一些劇本和書。
近期人生目標是擺脫黑手指之名,練就與植物相處的各種技能。

NEW!! 專欄【沒用的植物】每月更新。
01_首先,你要有個沒用的陽台

02_植物仙姑養成術


 延伸閱讀 

 

上下則文章

主題推薦RELATED STORIES

回文章列表

關閉

主題推薦

年末了!給你五樣年末聚會料理與交換禮物靈感

不知不覺又到年末,接下來的聖誕、跨年聚會多,交換禮物買好了嗎?在家聚餐吃什麼?送禮最大禁忌又是甚麼?

1634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