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開選單

網站服務選單

登入

頁面路徑列表

子選單列表

博客來偵探社

【2019年2月|推理藏書閣嚴選書】用「屁孩」筆調說殺人魔的養成─《我殺的人與殺我的人》

  • 字級

我殺的人與殺我的人

我殺的人與殺我的人

小雲、阿剛、達達、阿杰是四個生長在台北市廣州街的外省孩子,他們的青少年正值1980年代──那個變化劇烈、令人目炫神迷的年代。那是台灣經濟奇蹟的最後一段高潮,國民所得成長率8%,「台灣錢淹腳目」,股市上萬點,台積電、鴻海正準備攻掠新的產業版圖。政治上,黨外活動持續衝擊威權體制,美麗島事件、林宅血案、陳文成命案、江南案、鄭南榕自焚,無一不影響深遠;1987年解嚴、開放黨禁與報禁,1988年最後一位蔣總統過世,1991年廢除《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台灣的政治與社會便這樣根本地改變了。

對小雲等四個孩子來說,上述的劇變恐怕是無法以言喻、但卻能切身感受的。身為外省第三代,他們已經較難分享父祖輩的祖國情懷,反之,那些來自新世界、新時代的娛樂文化充實了他們的青少年生活,例如MTV、布袋戲、日本漫畫、霹靂舞與麥當勞。有些曾經陌生的名詞,出現頻率越來越高,例如外遇、離婚、移民美國;有些則一如太魯閣峽谷般,雖無時無刻不在改變,卻很難具體查知其移動的軌跡,例如省籍衝突、同性戀的社會接受、艋舺的蛇攤、站壁小姐、以及龍山寺裡的關聖帝君。

三十年後,四個孩子中的一人死去,一人成為橫跨台美的大律師,一人成為兩岸牛肉麵大亨,另一人卻成為美國人人聞之喪膽的「布袋狼」殺手,他在全美各地隨機誘拐殺害年約十四、五歲的青少年,再將屍體裝在布袋中丟棄。究竟在1984年的廣州街發生了什麼樣的故事,讓四個曾經情同兄弟的少年,走上截然不同的人生道路?

流

如同前作《流》一般,東山彰良是用一種細膩的「屁孩」筆調說一個沉重的人生故事,這風格有時會像我想到張大春的《少年大頭春的生活週記》。很多屁孩風格的用語與情節讓人發噱,例如關帝爺前擲筊來決定要不要幹一場架,或是把泡酒的眼鏡蛇放出來讓牠醒過來等等;但這些蠢事背後的動機卻是哀傷而充滿無力感的,少年們螳臂擋車般對抗命運與時代,然後一個踉蹌便跌到不同的人生道路上,滄海桑田後回首,幸運者嗒然若失,不幸者卻已不知所往。

雖然我寫得好像純文學小說的介紹,但《我殺的人與殺我的人》仍是一本推理小說,敘事者透過點點滴滴的回憶,重建「布袋狼」殺手的心理動機,一些「不能說」的推理技巧運用,也讓這個看似沉重的故事讀起來更具張力。

然而必須特別提一點我覺得有些可惜的地方,故事寫的既然是外省的小太保們,那對話就不該少了外省掛的黑話,特別是那個年代的流行語。雖然我本身不是外省籍,但耳濡目染,也會覺得說「阿尼死了」,就沒有說「阿尼被掛掉了」、「阿尼嗝屁了」或「阿尼翹辮子了」來得傳神有力。少了這些黑話,故事中說標準國語的角色識別度就不那麼強烈,減損了故事想營造的時代感,這是身為台灣讀者的一點挑剔。

 

上下則文章

主題推薦RELATED STORIES

  • 童話新讀法:政治正確、性別倒置、劇情改編!

    童話寓言流傳幾個世紀,大家早已對這些故事滾瓜爛熟,但隨著社會價值觀的轉變,故事也能有多元的切入方式,讓讀者讀出更多新滋味。如果童話完全講求政治正確會怎麼樣呢?如果主角們改變種族與性別又會如何?透過以下文章看看各種超乎你想像的童話新讀法。

    1942 1

回文章列表

關閉

主題推薦

童話新讀法:政治正確、性別倒置、劇情改編!

童話寓言流傳幾個世紀,大家早已對這些故事滾瓜爛熟,但隨著社會價值觀的轉變,故事也能有多元的切入方式,讓讀者讀出更多新滋味。如果童話完全講求政治正確會怎麼樣呢?如果主角們改變種族與性別又會如何?透過以下文章看看各種超乎你想像的童話新讀法。

1942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