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開選單

網站服務選單

登入

頁面路徑列表

子選單列表

一起看圖文

賴嘉綾:火車迷必收藏!從建造、搭乘到鐵路旅行,20本火車繪本大集合

  • 字級





倫敦科學博物館(Science Museum)的入口樓層,佔地最廣的就是常設教育展詹姆斯.瓦特與我們的世界」(James Watt and Our World)。展場將蒸汽與工業革命對現代世界的影響從頭說起,還重現了1819年瓦特先生去世時的工作坊,角落裡陳列了8430件從工作坊移到展場的零件、工具,所有的佈置如同時空膠囊,讓觀者從「最初」體驗,一旁並以模型和實體機械解說蒸汽動力的發生和應用。

工業革命之後才有機械動力火車,1804年第一條機動火車鐵道在英國威爾斯鋪設。之後世界連結的速度變快,我們看到英國畫家透納(Joseph Mallord William Turner, 1775-1851)1844年畫的Rain, Steam and Speed – The Great Western Railway,畫裡出現了有速度感的火車;和1877年莫內(Claude Monet, 1840-1926)的The Gare Saint-Lazare。鐵道交通成為19世紀迅速、時髦、安全的交通工具。

透納的Rain, Steam and Speed – The Great Western Railway。

莫內的The Gare Saint-Lazare。


描繪火車的繪本有很多,就以下幾個類別來看:

【知識類】

Locomotive

原文版Locomotive

火車頭

火車頭

弗洛卡(Brian Floca)得到2014年凱迪克金獎的Locomotive火車頭)就是描述19世紀的美國,因為林肯總統計劃建造一條橫貫美國東西岸的鐵道,這工程由兩家鐵道公司參與,採用由西向東與從東向西的方式,由兩家公司同時開工,凡是鐵道完成後,附近的土地可由建造的公司取得,這具體的獲利方式鼓動了承造的公司,讓這條鐵路比預計時間提早將近5年完成。這條鐵道劃時代的改變了歐洲到亞洲的運輸,以往輪船一路從歐洲到亞洲的航行路線,改從美國東岸到西岸,再由輪船航行至亞洲,不必繞道非洲南端或途經管制的埃及蘇伊士運河,也避開許多海盜出沒的海域。

《火車頭》描繪橫貫美國東西岸鐵道建置的過程。(圖/《火車頭》內頁)

 

The John Bull: A British Locomotive Comes to America

The John Bull: A British Locomotive Comes to America

蒸氣火車的發明,基礎在英國的重機械扎實發展,The John Bull: a British Locomotive Comes to America 大衛.威茲曼(David Weitzman)以圖鑑方式繪出火車頭的發展。英國首先發動火車頭的製造,氣閥、齒輪、傳送軸承、燒煤空間、鐵管、鉚釘,所有零件都要非常堅固耐用耐高溫,以保安全。當時都是手工打造,所以經過訂購、設計、打造,需要精密的生產者長時間投入。1804年時,因鐵軌不耐這些鑄鐵的重量,經常毀損;火車速度也很慢,一小時才開5英哩。後來經過新款的傳動方式變革,能加速到30英哩,讓發明者信心大增。

火車帶來夢想、詩歌、見聞,是沒有火車以前的人們難以想像的。火車車廂有各種不同的用途和名稱,唐諾.克魯斯(Donald Crews)著名的Freight Train火車快跑)裡告訴我們這些車廂:蒸汽引擎是Steam Engine、裝著煤炭的是Tender car、像個箱子封起來可以裝郵件包裹的是Box car、上面開口裝木材或石材的是Gondola car、可通風載著牛隻和羊等動物的是Cattle car、還有底下漏斗式可卸下穀物或砂石的Hopper car、或是適合裝液體的Tank car,最後是載著乘客的Caboose。蓋兒.吉本斯(Gail Gibbons)擅長知識類的繪本,在Trains 裡,除了車廂,也解釋了連結器、軌道與交通號誌。

Freight Train/ Tren De Carga

Freight Train/ Tren De Carga

火車快跑

火車快跑

Trains

Trains


\\Freight Train朗讀影片//

Crossing

Crossing

19世紀歐美的生活方式因為火車的普及,鄉村漸漸繁榮,同時,人口也漸漸移入城市。《愛德華的神奇旅行》繪者貝格朗.伊巴圖林(Bagram Ibatoulline)Crossing 如史詩般的大開本跨頁,畫出孩子看著列車通行的驚喜,把當時的生活、歷史藉由穿著、表情、互動一一呈現,和Freight Train同樣都解說了不同車廂種的名稱,但整體取角、色彩、畫風不同;想像萬一開車時遇到這一列98節車廂的火車,在平交道要等多久?這是過去美國中西部運輸的主要方式,即使現在,運氣好的話還是有機會在平交道前遇見火車通過,這時一定要仔細算算這個火車頭拖了多少車廂。


Crossing 畫出孩子看著列車通行的驚喜,把當時的生活藉由穿著、表情、互動呈現。(圖/Crossing內頁)


【故事類】

The Little Engine That Could

The Little Engine That Could

火車來了!

火車來了!

火車載著許多人的回憶與夢想,夏洛蒂.沃克(Charlotte Voake)《火車來了!》Here Comes the Train)是爸爸帶著孩子們在鐵橋上等著火車通過的經驗,週末時爸爸帶著孩子騎腳踏車,雖然不是特別的大事,但讓生活充滿樂趣,他們喜歡火車通過時吹起的大風和鐵橋上的振動,而且同時有許多人也喜歡這個感覺,現場聚集了愈來愈多人等待著火車通過那一刻來臨。

The Little Engine That Could 出版於1930年,帶著許多人成長時的夢,用來激勵自己即使小小的也能「我想,我可以!」而小兵立大功,因此成為經典名作。故事來自有一列載滿好玩好吃的列車,出發要到山的另一邊,這些都是要運送給小城裡的好小孩的。不料這個火車頭竟然不動了。所以動物們和娃娃、小丑們都下車尋求幫助;先是遇到壯碩的大引擎,大引擎說他有不同任務,老引擎說他太累了,只剩下一個小小的藍色火車頭,她說她通常只有在車站工作,從來沒去到山的另一邊,尤其要爬坡,但是可以試試。接下來,就是這個故事最精彩、被傳誦了近一世紀的部分:她一邊試著拖動這輛列車,一邊對著自己說:「I think I can」。

\\The Little Engine That Could朗讀影片//

 

小火車做到了!(三版)

小火車做到了!

每個讀過這本書的孩子都因為熟悉這句話,而漸漸成為口頭禪,凡事都可以試試看。這本書於2005年由羅倫.隆(Loren Long)重新繪圖詮釋,他說他的母親小時候聽著外婆讀這本書,他小時候母親也抱著他讀這本書,當時他覺得這書根本是專門為他寫的;後來他有了小孩,也為孩子朗讀,將來還會繼續傳下去!不論是新版還是舊版,都讓讀者乘載了自我期許,充滿鼓勵。最奇妙的是,這本書也讓很多讀者認為作者是專為他們而寫的。

The Little Engine That Could於2005年由羅倫.隆(Loren Long)重新繪圖詮釋。(圖/《小火車做到了!》內頁)


【旅行類】

Train

Train

火車旅行在歐洲可能比飛機還要方便,穿梭於城市與城市之間、國與國之間。火車發明之前,安徒生在歐洲旅行是徒步或是搭便車(馬車),有了火車之後,所看到的風景也有所不同。艾立夏.庫伯(Elisha Cooper)TRAIN畫的是火車旅行,就像我們在任何一個現代車站所見,快速火車,裡面有餐車、寢車,經過白天、夜晚,來到目的地。

Train以火車旅行為主題。(圖/Train內頁)


Little Red Train Adventure Playset, a Grand Tour of Europe 裡,大家帶著車票、地圖、明信片、時刻表遊歐洲,這是較早的版本。我們現在拿著歐遊火車卷可以暢遊多國,或是直接上網訂票,所有記錄都在App裡。在台灣,也有許多鐵道迷帶著我們一站一站看風景:火車載我去看海在集集下車長著眼睛的火車站。從縱貫線北段、縱貫線南段、縱貫海線與山線、宜蘭縣、北迴線、台東線、南迴線、屏東線,加上許多支線如集集線、內灣線、平溪線,兩百多個車站值得大家慢慢遊。

Little Red Train Adventure Playset

火車載我去看海

火車載我去看海

在集集下車

在集集下車

長著眼睛的火車站

長著眼睛的火車站


【地下鐵、捷運類】

Next Stop Grand Central

Next Stop Grand Central

Subway

Subway

捷運已經成為城市裡重要的運輸工具,工作與居住經常藉著捷運移動,克里斯多夫.尼曼(Christoph Niemann)Subway麥拉.卡爾曼(Maira Kalman)Next Stop Grand Central,都是紐約客寫畫與他們生活密切的地鐵,無獨有偶,兩位都是擅長平面設計的繪本作家,地鐵的構成在地下形成的網狀支線分佈,原本就是一件緊密設計的成果,在他們筆下除了對城市的熟悉,那種用心觀察到的城市活動,也成為創作的重要骨架。 

克里斯多夫.尼曼的Subway展現出城市裡地下鐵的粽橫交錯(圖/Subway內頁)


\\Next Stop Grand Central朗讀影片//

 

Underground Train

Count on the Subway

Count on the Subway

丹.雅卡理諾(Dan Yaccarino)Count 123 on the Subway凱特.包曼.史密斯(Cat Bowman Smith)Underground Train 也是紐約,但更以孩子的眼光看城市與交通,速度與移動對成長中的孩子極具吸引力,在「人不必走動」卻會移動的相對速度中,產生對存在感的質疑與好奇。

有家長說放暑假特別讓大人忙碌,何妨在每一腳步中藉著數樓梯練習加減、比較路途的長短、或是學習觀察、看地圖。這不光只是放慢腳步,而是更精準的利用每一個腳步,也許可以帶著紙筆,畫下車子、車站、乘客、司機、服務人員,當你坐下來的時候,知道自己在這城市的哪個位置嗎?什麼是東南西北?

Count 123 on the Subway由小孩眼光看待搭乘地鐵的過程。(圖/Count 123 on the Subway內頁)

速度與移動對成長中的孩子極具吸引力。(圖/Underground Train內頁)


最後我們找三本「可讀可動」的書來玩玩:

Trains Go

Trains Go

艾德爺爺陪你畫車子

艾德爺爺陪你畫車子

一是艾德爺爺陪你畫車子Drawing Book of Trucks and Trains),作者艾德.安柏利(Ed Emberley)全家都是繪本創作者,他出版了許多如何畫圖的小書,一筆一畫從輪子或是車廂開始,你畫得像不像都沒關係,就是讓孩子們習慣動手、去想、去觀察,最後都放在一起。如果大人一開始就要孩子畫得很像,那養出眼高手低或是不願動手的孩子,就一點也不奇怪了。

若是家有學齡前的孩子,這本Trains Go或許會讓家長對它的特大開本有所猶豫,但可能馬上成為小孩的最愛。作者史提夫.萊特(Steve Light)大膽地將開本放大,且在畫面、色彩、讀音、手持的效果上,都突破以往幼幼書的設計。他採用比平常厚頁書橫向兩倍大的尺寸,揮灑的畫風,各式的火車頭與車廂,讓讀者隨著火車呼嘯而過的聲音一起玩,體型相對小的讀者,可以提著這本書像一輛火車般行進,是一本適合搭配動作玩耍的中型幼幼書。

簡單的繪圖教學,讓孩子不僅看,也能動手畫。(圖/《艾德爺爺陪你畫車子》內頁) 


\\Trains Go朗讀影片//
Planes, Trains, and Automobiles

Planes, Trains, and Automobiles


最後一本是交通工具歷史發展的Planes, Trains, and Automobiles ,明確地從工業革命1760-1840年,19世紀開始的腳踏車、輪船、火車、飛行器,任何一個都可以是個研究的好開始。孩子原本好動好奇,可以找到特別的興趣,逐一研究;大人們若能同時跟著孩子每天運動,學習新事物,也是維持體力和智力的好方式。

 

Planes, Trains, and Automobiles展開圖。(圖片來自/Big Picture Press

 



作者簡介

在地合作社The PlayGrounD」工作室負責人。畢業於台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系。美國西雅圖華盛頓州州立大學環境工程與科學碩士。專職作母親多年。長期致力推廣圖畫書閱讀,成立兒童閱讀團體、帶領成人圖畫書讀書會、撰寫書評與部落格、翻譯圖畫書,並經常協助書店與出版社選書。著有《圖畫書創作者有約》《動物們的讀書會:繪本職人的閱讀地圖》《童書遊歷:跨越時間與國界的繪本行旅》《是真的嗎?繪本職人的閱讀地圖2》,參與大人也喜歡的繪本企劃,並編輯策展11位台灣繪本創作者「停 聽 看 他們做繪本」展覽。最新作品為《什麼這麼好笑?繪本職人的閱讀地圖3》
部落格:Too Many PictureBooks
工作室:在地合作社The PlayGrounD

 延伸閱讀 
1.【專欄】賴嘉綾:Flash! Bang! Boom! 一起看機器人繪本,用想像力變身!
2.【專欄】千萬別讓貓咪問「這是誰的月亮?」──賴嘉綾的月亮繪本書單
3.【書評】賴嘉綾:去一趟繪本控的朝聖地──2017凱迪克頒獎晚宴

上下則文章

主題推薦RELATED STORIES

回文章列表

關閉

主題推薦

第14屆金漫獎公布!又有好多漫畫書單待看啦~

恭喜《一個人的巴黎江湖:炸蝦人在法國》入圍漫畫新人獎;《綠之歌 -收集群風-》《守娘(下)》《閻鐵花3》入圍年度漫畫獎,還有更多入圍作品請見文化部官網

626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