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開選單

網站服務選單

登入

頁面路徑列表

不讀不知道!

【光點台北.閱影展│巴布狄倫專題】郭力昕:不要追隨歌手,何不到處走走

  • 字級


 
每一次的「文學閱影展」都是一種召喚。召喚觀眾翻開書頁,召喚讀者走入戲院,召喚所有人在電影中看見文學之美。閱影展以文學為題,藉由改編作品、作家專題、等各種文學電影的展演,召喚觀眾在影像的魔力中更進一步找到文學的底蘊。2018年文學閱影展展演巴布狄倫到三島由紀夫的經典電影,邀您一同由不同角度看文學。



製造意義:現實主義攝影的話語、權力與文化政治

製造意義:現實主義攝影的話語、權力與文化政治


閱影人│郭力昕

影像文化評論者,政治大學傳播學院教授。著作包括:《書寫攝影》(元尊文化,1998)、《再寫攝影》(田園城市,2013)、《真實的叩問:紀錄片的政治與去政治》(麥田,2014)、《製造意義》(影言社,2018)。



Bob Dylan / The Best Of The Original Mono Recordings - 9CDs Boxset(巴布狄倫 / 狄倫八大專輯限量豪華盒裝 (9CD))

Bob Dylan / The Best Of The Original Mono Recordings - 9CDs Boxset(巴布狄倫 / 狄倫八大專輯限量豪華盒裝 (9CD))

從大二開始,經由東海外文系年輕外國老師的介紹,我和一些同學開始聽巴布‧狄倫(Bob Dylan)的歌,當然還有瓊‧拜亞(Joan Baez)等其他歌手,但在民謠搖滾這類音樂裡,逾四十年而能反覆聆聽的,於我唯狄倫一人而已。

1980年代後期,換我在課堂上帶學生讀狄倫的歌詞,讓年輕學生試著體會〈Like a Rollin' Stone〉裡一些我當時自己也未必能完全掌握住的豐富文字寓意。1990年三月爆發「野白合學運」,當時《中時晚報》「時代副刊」的主編羅智成,在學生靜坐的那幾天做了一整版的學運專題,發送給廣場上的學生;其中我寫的一篇文章最後,激情地借用了迪倫在〈The Times They Are A-Changin' 〉中對保守政客和父母的喊話,請他們別當絆腳石,「讓出一條新路來」。

Ah, but I was so much younger then / I'm older than that now!  回首當年,我年過三十而仍「不經事」,不免臉紅。倒不是什麼「過了三十還相信理想就是個傻子」之類的鬼話,而是對現實政治的認識太過單純童騃。其實我在挪用迪倫〈My Back Pages〉裡那句歌詞時,對調了兩個關鍵字。原文是:Ah, but I was so much older then / I'm younger than that now

狄倫一生至今出版了幾十張專輯,包含了〈My Back Pages〉在內的《巴布‧狄倫的另一面》(Another Side of Bob Dylan),只是發行專輯頭四年裡的第四張專輯。年僅23、已經以其獨特嗓音所唱所寫的那些抗議歌曲,感染了西方與全球的青年歌手狄倫,為何很快的就決定以這首歌,否定自己以歌曲干預現實的「單向度」音樂,不願再作政治抗議的代言人,嘲諷自己乃今是昨非?狄倫果如他沙啞蒼老嗓音所給人的感覺,是個過於早熟、看透了世界的老靈魂?

\\巴布‧狄倫〈My Back Pages〉//

巴布狄倫 / 巴布狄倫:迷途之家 傳記紀錄片 發行十周年特別版 (2DVD)(Bob Dylan / No Direction Home: Bob Dylan - A Martin Scorsese

巴布狄倫 / 巴布狄倫:迷途之家 傳記紀錄片 發行十周年特別版 (2DVD)(Bob Dylan / No Direction Home: Bob Dylan - A Martin Scorsese

馬丁‧史柯西斯的紀錄片《巴布狄倫:迷途之家》(No Directions Home)裡,美國詩人艾倫‧金斯堡(Allen Ginsberg)受訪時說,當他初次聽到狄倫的〈A Hard Rain's A-gonna Fall〉時激動的哭了,覺得美國介入現實的民歌傳統已經可以交棒到年輕一代身上。不過,這部紀錄片裡也有其他幾位受訪者,指出狄倫其實是個機會主義者。當1960年代初期美國的黑人民權運動、女權運動與反對官僚政治的氣氛風起雲湧時,狄倫受到時代氣氛感染,自然會迎合潮流,寫出那些具有抗議或反思訊息的歌曲。

一生為了現實與政治而唱、曾在1960年代作為狄倫之演唱搭擋與生活伴侶的瓊‧拜亞,更對狄倫做了不保留的批評。拜亞持平肯定狄倫罕見的才華,但強調他絕非什麼抗議歌手或時代的代言人,也從不在乎要以音樂改變世界;狄倫是一位非常自我中心的詞曲藝術家,只在乎自己的音樂成就,舞台也絕不會分享給其他人。

美國一份左翼電子報World Socialist Website的資深藝文評論員David Walsh,前年在一篇討論狄倫是否有資格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文章裡,承認狄倫在1966年之前的許多作品是動人的,充滿了慧詰幽默的諷刺文字、洞見和想像力,尤其是他寫的情歌。然而Walsh認為,當狄倫為了「開拓曲風」、靠近商業主流市場、對既存的建制與秩序態度鬆軟,背向真實的社會和生活現實時,他也就切斷了提供他創作靈感的來源,將自己最好的東西繳械了。

顯然各方對狄倫的批評意見,完全無損於世人對這位美國最重要也最知名的通俗音樂歌手的推崇與喜愛。除了狄倫豐富的創作成績之外,包括多種專書、電影在內的傳媒對他的大量報導、紀錄、評論與研究,以及狄倫對營造自己形象的能力,也起了很大的作用。

巴布狄倫/1963年-1965年新港民謠音樂節實況 (藍光BD)(Bob Dylan / The Other Side Of The Mirror Bob Dylan Live At Newport

巴布狄倫/1963年-1965年新港民謠音樂節實況 (藍光BD)(Bob Dylan / The Other Side Of The Mirror Bob Dylan Live At Newport

狄倫從1960年代以來演唱會現場的紀錄影片相當之多,包括著名的1965年「新港民謠演唱會」,以及1992年在紐約麥迪遜廣場花園慶祝他錄音創作三十週年、各路大咖歌手雲集的演唱會。加上好幾部關於狄倫的紀錄電影和劇情片,集體再生產了狄倫作為當今世界最重要民謠搖滾與通俗音樂歌手的英雄/偶像形象與當代傳奇。

在這些影片裡,狄倫的歌曲和他從小開始各個時期的靜照與影片檔案,大量貫穿其中,而我們找不到任何一張不好看的狄倫的工作、演出或生活照片。演唱會的照片或檔案影片,永遠呈現狄倫不理會觀眾掌聲(或叫囂)的勁酷風格,或者他年輕時如純真少年般俊秀的臉龐(所以在《搖滾啟示錄》(I'm Not There)裡,揣摩狄倫神采與風格的是凱特‧布蘭琪),與不同年紀階段都迷人的外表。狄倫自覺而精準的媒體形象控管,也讓他的傳奇性可以持續不墜。

《搖滾啟示錄》中,凱特‧布蘭琪反串扮演巴布‧狄倫

 

Barbara Kruger圖文拼貼作品(圖/Whitney Museum of American Art
)Barbara Kruger圖文拼貼作品(圖/Whitney Museum of American Art

狄倫成長、成名於一個還需要英雄的時代,或者說,英雄神話在那個時代還能產生作用。美國女性主義藝術家Barbara Kruger在一幅圖文拼貼作品裡寫著:We don't need another hero.(我們不需要另一個英雄。)英雄的時代確實已經一去不返了,仍喜歡、佩服狄倫歌曲的人,如我,可以卸下他的英雄或偶像形象,將他還原成一位傑出的詞曲唱作藝術家。我不想再聽〈Blowin' in the Wind〉這類歌曲,但還有很多厲害的歌仍是韻味無窮的。

〈Subterranean Homesick Blue〉這首歌裡,狄倫有一句歌詞常被引述:Don't follow leaders / Watch the parkin' meters. 我東施效顰一下:Don't follow the singer / Find some place to linger.

\\巴布‧狄倫〈Subterranean Homesick Blue〉//

上下則文章

回文章列表

關閉

主題推薦

還記得初戀嗎?

日劇《First Love初戀》勾起眾人對初戀的回憶,這些作品中的初戀之所以難忘,在於遺憾而不可得,卻深刻得要用一輩子記住。

123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