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某天,你在路上遇到一個號稱從未來世界回來的人,告訴你:「千萬要小心你姨媽買給你的那雙新襪、以及你新入手的『匠人手鞣毛皮圓帽』!它們可能會讓你一命嗚呼!」你會相信這個陌生人嗎?
可能不會,畢竟,不就是雙襪子嗎?它材質如此柔軟,要不小心被勒到還不夠長咧。帽子更不用說,了不起踩到它被絆倒吧?
可惜未來人是對的,如果你生在18世紀,這兩項物品小則讓你皮膚疼痛,大則汞中毒而喪命。因為襪子的染料有毒、而帽子的製程則使用大量的汞,當時的你卻一無所知。
這樣的襪子誰家沒有幾雙?但在18世紀,看到如此鮮豔的色彩可得當心。(圖/《時尚受害者》內頁)
《時尚受害者》一書由加拿大時尚學院副教授艾利森.馬修.戴維(Alison Matthews David)所著,透過豐富的史實材料揭露19到20世紀初的法國、英國和北美的時尚慘案(不是白襪配涼鞋的那種,是真的死人的那種)。談論範圍從染病的服裝、有毒的材料到危險的剪裁,帶我們看見衣物配件在人為的操作下,變得多麼危險致命。
你從高級服飾店購買的衣服,可能是在貧窮、家庭環境衛生不佳的女工家裡製作,讓你染上傷寒或天花;你特別訂製的長裙襬洋裝,從路上帶回肺結核等致命桿菌。而那嶄新、所有人趨之若鶩的亮綠色布料,則是混合了銅與劇毒的三氧化二砷(俗稱砒霜)所製成。
除了化學性的傷害,還有漂亮的紗裙,美麗卻易燃的特性能在瞬間把芭蕾舞者變為火燒鳳凰。而超長圍巾或蹣跚裙(一種包覆到小腿的貼身裙),無論是被扯進去、或是絆倒跌進去,總之會讓人一不小心就進到車底,下一站抵達天國。
左:「太太,您穿的洋裝有毒。」右:「您穿的也有。」(設計對白)(圖/《時尚受害者》內頁配圖)
而這些致命的時尚,不僅殘害製作工人的身體、傷害了配戴者的健康,也對自然環境造成一定程度的傷害。
你可能會想,難道這些古代人不知道這些原料有毒、這些剪裁設計很危險嗎?有些發明者或工人的確不知道,或是知道了但沒有選擇(還是得養家活口),也有些人是執意要用──因為流行好看、因為要走在時尚尖端。而且更可怕的是,類似的事並非「過去式」,就在你我生活的這個世代,鉚釘皮帶曾被發現含放射線、仿舊牛仔布料的製程讓工人染上矽肺病……時尚的受害者仍然不斷產生。這也讓讀這本書的感覺就像看鬼片,你以為鬼在螢幕裡,看完以後發現鬼一直在你身邊 (抖)。
這本書不僅是時尚工業的暗黑歷史,更是藉著這些讓人全身癢癢不自在的真實故事,提醒著21世紀的我們如何善用新的科技與知識,讓時尚不再有害,並進一步思考「衣服」對我們真正的用途與意義。身為時尚產業末端的消費者,就先從讀完這本書、花更多的錢,買更少的衣服,以及「買回家的新衣服洗過再穿」開始吧。
延伸閱讀
1.【個人意見專欄|續集】人體實驗──花更多的錢,買更少的衣服
#OKAPI 選書推薦 單元每週五為你選一本可能趣味、可能惡搞、可能美美、可能你會很喜歡的書,記得每週五回來逛逛(每天都來逛更好)。
回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