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開選單

網站服務選單

登入

頁面路徑列表

子選單列表

焦元溥|古典音樂烤焦了

【週一|古典樂考焦了】焦元溥:撞衫哪分你我他,姚蘇蓉游泳到沉睡珊瑚礁

  • 字級


焦元溥專欄
 
你知道金氏紀錄所載,史上最長壽的實際廣播節目是什麼嗎?

答案是:從1942年1月29日至今,英國國家廣播電台(BBC Radio 4)製播的「荒島唱片」(Desert Island Discs)。

這節目邀請各行各業的來賓,想像自己若得在荒島度過餘生,又只能帶八張唱片同行,他們的選擇為何?不只是討論喜愛的音樂,主持人也會和受訪者暢談人生觀,並問及最想帶去的書籍(一般而言,來賓幾乎都選擇莎士比亞全集,果然貪心)。

和這節目一樣著名的,是片頭曲〈沉睡珊瑚礁〉(By the Sleepy Lagoon)。此曲原為英國作曲家寇特斯(Eric Coates,1886-1957)1930年所作之管弦樂「圓舞曲風小夜曲」,添上歌詞後成為〈沉睡珊瑚礁〉,在大不列顛更是家喻戶曉。

只是,這中間一定有什麼差錯。

先來聽聽這個1942年的小號演奏版,別多聽,光聽第一句就好。



你聽到什麼?

「為什麼要對你掉眼淚,你難道不明白為了愛?」——是的,對華語聽眾而言,這怎麼會是〈沉睡珊瑚礁〉?分明是〈情人的眼淚〉呀!

請聽潘秀瓊演唱〈情人的眼淚〉
 

真會這樣嗎?明星會撞衫,學生會撞球,不相干的作曲者,真的也會寫到撞曲撞旋律?

這個問題得分成幾個層面討論。首先,若是兩位作曲家寫出「全部相似或相同」的兩段旋律,那原因通常不是巧合或抄襲,而是彼此有引用關係。可能是後者引用前者,或兩者皆引用另一旋律。

比方說羅西尼歌劇《蘭絲之旅》(Il viaggio a Reims)和柴可夫斯基芭蕾舞劇《睡美人》,兩者結尾驚人地相似。但這不是柴可夫斯基抄襲羅西尼,而是他們都引用了法國波旁王朝時的國歌。

阿巴多指揮柏林愛樂與眾歌手,羅西尼《蘭絲之旅》的結尾大合唱



倫敦皇家芭蕾舞團演出的柴可夫斯基《睡美人》結尾


柴可夫斯基《睡美人》推薦錄影

但若是部分旋律相似,那原因就真是千千百百款,甚至沒有原因。比方說韋伯音樂劇《歌劇魅影》,主題曲中段的間奏,居然毫無道理的和普羅高菲夫為電影《亞歷山大‧涅夫斯基》「冰上大戰」的配樂,幾乎一模一樣,令人百思不得其解。

請看當時年輕的苗條的莎姐,對不起,這不是重點,重點是請聽2’25”起的間奏


這是《亞歷山大‧涅夫斯基》「冰上大戰」,聽聽看從0’07”起的旋律,是不是和《歌劇魅影》主題曲的間奏一樣呢?


這是純粹巧合,還是有意借用,除非韋伯講清楚說明白,不然大家永遠沒有答案。

但全然意外的撞曲,還真的不是沒發生過。最糗的一個,大概要算理查‧史特勞斯《阿爾卑斯山交響曲》。這是作曲家最後一部交響詩,以壯麗非常的管弦樂描寫登山者攀爬阿爾卑斯山,從日出到日落、出發至登頂、反歸與休憩的心情寫照與山景萬象。作曲家自信滿滿,寫到攻頂更祭出美麗旋律,滿懷登高一覽眾山小的快意豪情(「山」字發音請確實捲舌,謝謝。)

這是指揮家畢契可夫(Semyon Bychkov)指揮柏林愛樂,請聽0’34”起的壯闊旋律


理查‧史特勞斯《阿爾卑斯山交響曲》推薦版本

只是等到樂曲寫完,也演出了,經人提醒,史特勞斯才猛然驚覺,那段旋律,其實、其實、其實是……魯赫《第一號小提琴協奏曲》第二樂章主題呀!

請聽鄭京和演奏的布魯赫《第一號小提琴協奏曲》第二樂章(請注意2’34”秒處)


布魯赫《第一號小提琴協奏曲》推薦版本

當史特勞斯費盡千辛萬苦爬上阿爾卑斯山,他所看到的,是……布魯赫《第一號小提琴協奏曲》第二樂章。可憐的理查,再怎麼不情願,也只能承受眾人譏笑,最後還得自我解嘲。某次他排練此曲時,居然對樂團說:「各位先生,讓我們重新再練一次……就從布魯赫小提琴協奏曲那段開始吧!」

這顯然是大失誤,但我們也不能怪作曲家非得要通曉所有作品,特別那時錄音並不普及,史特勞斯可能也很少欣賞布魯赫《第一號小提琴協奏曲》演出。更冤的一個是拉赫曼尼諾夫,他的《第四號鋼琴協奏曲》在倫敦首次演出時,彈到第二樂章,全場竟然一片竊笑——唉,這倒楣俄國佬哪裡知道,他耗盡心思寫成的新作,第二樂章的旋律開頭竟然像是英國兒歌〈三隻瞎老鼠〉(Three Blind Mice),實在是不堪呀!

請聽鋼琴大師米凱蘭傑利演奏拉赫曼尼諾夫《第四號鋼琴協奏曲》第二樂章,0'25"起就是「三隻瞎老鼠」旋律。



只是,史特勞斯和拉赫曼尼諾夫或許是沒認真上教堂,但〈情人的眼淚〉又該怎麼解釋?

此曲是由陳蝶衣填詞,姚敏譜曲,1958年由潘秀瓊演唱首錄。相較時序,確實在〈沉睡珊瑚礁〉之後。仔細比較,兩曲第一句和第二句前半幾乎完全相同,但〈情人的眼淚〉到第二句結尾卻明確改了旋律和聲,並自第三句發展出新曲調。

由於姚敏也曾改編西洋歌曲〈Jambalaya〉成〈小癩麻〉,〈That's Amore〉成〈愛情的魔力〉,我大膽猜測他真的聽過〈沉睡珊瑚礁〉,只是對後面旋律不甚滿意。於是他引了具「中國風」的第一句,改了第二句,再以此風格寫作後續,故「情人的眼淚」仍屬姚敏的創作。

有趣的是,當年寇特斯正是參考傳統英國五聲音階而作此曲,而英國五聲和中國五聲恰巧近似。(比方說英國作曲家封‧威廉士(Vaughan Williams)的《雲雀飛翔》(The Lark Ascending)就是一例:此曲對英國人而言很「英國」,我們聽來卻很「中國」。)而從同一段旋律發展,竟然又能成為全然中國風的新曲,甚至成為一代名作。

聽小提琴家Janine Jansen演奏這首被英國人認為「非常英國風」的樂曲,我們聽來會不會覺得很「熟悉」呢?


封‧威廉士《雲雀飛翔》推薦版本

無論如何,這一段旋律在大英國協是引領古典樂迷的知名片頭,到華語世界則成傳唱不絕的迷人經典。〈情人的眼淚〉在1964年用於電影《小雲雀》插曲,1968年李行電影《情人的眼淚》更成同名主題曲,2007年周杰倫電影《不能說的秘密》再度使用李行電影的姚蘇蓉演唱版,讓老歌成為時空交會之門,勾起無限回憶。一段旋律,各自表述,「好春常在,春花正開」,在兩個世界各自精彩。

只是誰能告訴我,我的猜測對了嗎?



聽見蕭邦(附 CD)
聽見蕭邦(附 CD)

焦元溥

不務正業但也不誤正業的國際關係碩士,現為倫敦國王學院音樂學博士候選人。著有《遊藝黑白》《聽見蕭邦》《樂來樂想》等八本專書。你可在《典藏投資》、《南方周末報》、聯晚「樂聞樂思」和中時「唱遊課」讀到他的文章,以及在台中古典音樂台FM97.7和Taipei Bravo FM91.3都會生活台「焦點音樂」、「遊藝黑白」、「NSO Live雲端音樂廳」三個節目聽到他的聲音。

上下則文章

主題推薦RELATED STORIES

回文章列表

關閉

主題推薦

「文學是人生跟人生彼此的映照。」──第八屆聯合報文學大獎得主:郭強生

小說家郭強生以中篇小說《尋琴者》榮獲第八屆聯合報文學大獎(2021),關於郭強生的作品你知道哪些?

2119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