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開選單

網站服務選單

登入

頁面路徑列表

子選單列表

作家專業書評

Emily Chan / 被強暴犯囚禁18年獲救後,她是靠什麼活下來?──讀《自由:我生命中遲來的第一次》

  • 字級


作家讀書筆記bn


你有沒有遇過不停講話,自我感覺超良好,陽光正面到破表的人?《自由:我生命中遲來的第一次》的作者潔西.杜加(Jaycee Dugard),給我的第一印象正是這樣。她把日常平凡之事,例如迷上星巴克、自己生日派對的遊戲、選擇衣著風格的心路歷程,用上很多亢奮的驚嘆號,口語化地仔細描述。我曾一度疑惑,看這個美國人浸淫於美好富足的當下,到底對我有何意義?雖然明白感恩底下,很可能是龐大洶湧的不安感。

讀潔西.杜加這本書必須重溫她的背景。她11歲的某天,上學途中被一對變態夫妻擄走,剝光衣服禁錮在後院的倉庫。潔西當時連哭也不太敢,因為被戴上手銬,她說不想哭得一塌糊塗卻不能擦臉(一個乖巧女孩委曲的憂慮)。然而她第一次被性侵,冒著惹怒施暴者的危險,還是忍不住默默流了淚。囚禁以來只吃到廉價速食,當她首次吃到變態夫妻帶來的家常菜,卻被告知她有了身孕。天真的潔西始明白強姦與受孕的連結。13歲懷孕,14歲在倉庫裡獨自陣痛超過十小時,最後平安產下臍帶繞頸的女嬰。後來再於17歲時生下第二個女兒。禁錮期間潔西除了哺育兩個孩子,更以自己僅小五的學歷教她們讀書識字。潔西活於一個嗑藥、幻聽、性變態的控制下,基本需求如喝一杯水也得察言觀色,隨時承受不可預期的暴怒。她施盡求生本領保存女兒和自己的性命,度過了18年無日無夜的恐懼才終於獲救。潔西當時29歲。

潔西寫這第二本著作時,是她重獲自由的第6年,但與她被擄去之前的11年人生相加,仍不及她被囚禁的歲月之漫長。因此我們在這本書看到一個「暴發戶」:自由的暴發戶、生活的暴發戶、幸福的暴發戶。

被偷走的人生(新版)

被偷走的人生(新版)


被強暴犯囚禁了18年的潔西.杜加,於被綁架期間生下二個女兒。2009年獲救後,她寫下《被偷走的人生》與《自由:我生命中遲來的第一次》兩本書。

潔西獲救後得到豐富的資源,包括心理輔導與生活支援的專業團隊,和疼愛她的家人朋友。潔西的第一本書《被偷走的人生》上市三個月銷量破百萬,她成立了一個協助破碎家庭重圓的基金會,自己擔任CEO。這第二本書記載她各種的第一次,享受美食、旅遊、冒險、學開車、養馬養狗養貓、到貧困地區當志工。她得到社會的同情和接納,現時能保有隱私又自在地生活,兩個女兒已經念大學。

潔西在書中展現的心理品質,看來比一般人(包括我)還要好得多。她偶爾提到的焦慮、多疑、惡夢,和心理治療的過程,相較之下著墨甚少。讓我想起一位作家說,作者書寫的只是她願意被看見的片面直至我找出潔西上電視的訪談,才得見她的另一面。直視她清秀的眉目,語調溫柔謙和,本人的成熟與書裡的樂天語氣截然不同。談及往事,眉目既有善良純真,亦有深切的哀愁落幕。原來她微笑時眼睛會有薄淚流轉。讓我想起書中一幕她去領獎,歐普拉閒談間提到她竟忍受了18年用一只桶子上廁所的事,潔西回應:「哈哈哈哈,沒錯,那就是我。」再想起她承認深信 Fake it till you make it,「演久就成真」這名言。

潔西在書中分享的福氣,曾讓我冷血地懷疑,要不是她生於先進富庶的國家,又是個金髮藍眼的白人,別人若遭遇相同,會得到同等的「後福」 嗎?不過,既然潔西沒有質問可怖的惡運為何降臨於她,我又憑什麼過問她後來的「好運」?

潔西「放下」的生存智慧,讓我聯想到動物。

在網路上常常看到貓狗獲救的故事,牠們曾經歷重傷、遺棄、虐待,被救獲時狀況慘不忍睹,但其後得到關愛照料,搖身變成一隻油光水滑、肥滋滋的貓狗,呆頭呆腦的模樣再也看不出一絲昔日的淒涼。我家裡也有一隻這樣平凡又神奇的貓,她年幼時瘦弱得像外星人,髒穢發臭,幾乎被人掃進垃圾袋,現在的貓生卻放縱愜意。動物不會問「為什麼?」,牠們艱難時忍耐,得意時盡歡,落難時不追問「還要多久?」,享福時得寸進尺並理直氣壯。幸與不幸亦不會去想自己「值不值得」。

身為一個見識過大不幸與大幸、人性醜惡與美好光譜的生還者,潔西好像比一般人更懂得依靠本能去度過難關。有一章潔西陪伴摯友居家生產,目擊生產過程讓她覺得很可怕,忘記自己怎麼生過兩胎,只簡略說當年「順著身體的感覺,最後就順利完成了」 ,一些關於倖存的事情,潔西似乎不欲以言語多作分析。令我反思,我們是否高估了思想與語言的分量?生命脆弱又頑強,可以瞬間殞滅,卻另有一些不幸的例子,苟活彷似無下限,當中的羞辱與荒謬,任何道理與文字也不見得能夠承載。

書的結尾,潔西不無疑慮地記下愛貓去世的事,「因為這還是一個很新的記憶,而且很傷我的心」,這篇她憑直覺收錄的文章,最引我共鳴。貓咪「小鼠」是從前與她一起被囚禁的四貓之一,後來一起獲救。某天她發現小鼠不適,以為只是有寄生蟲,獸醫檢查卻發現病況嚴重得多。帶著裝了貓咪的提袋出門卻空袋而回,簽下允許必要時安樂死的文件,那複雜又茫然的心情,我想不少飼主也懂。潔西直白地寫下對貓咪死亡的抗拒和憤怒,她眼淚糢糊地開車、在院子失控大吼,拚命用鏟子給愛貓掘土挖墓……我終於在全書結束前被她的真情觸動,並回頭想像,她樂天輕快的文字之外,更多是用真身演繹的生存智慧。

最後,我很欣賞潔西沒有說出「感謝苦難」那種話。談到仍有艱困傷心的時刻,她說:「我對此並不感激,但我接受它發生的事實。」的確,我們從艱苦走過,變得更加強壯和溫柔,要謝謝的才不是苦難。首先要感謝的,應該是自己沒有放棄。



 延伸閱讀 
1. 【書評】馬欣:強暴是一場人格殺戮──讀小說《最好別想起》
2. 【人物】離開地圖上「最黑暗」的地方之後──專訪脫北者李晛瑞《擁有七個名字的女孩》


上下則文章

主題推薦RELATED STORIES

回文章列表

關閉

主題推薦

真正致命的,不只是疾病的傳染,還有無知與恐懼。

透過四本作品,一起理解動物健康與人類健康為何息息相關,思考公共衛生與人權之間該如何拿捏,以及日常建構的政府體制與施策將如何影響事態的發展。

3213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