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開選單

網站服務選單

登入

頁面路徑列表

子選單列表

米果|吃一口日本小說

【米果|日本小說教我的事】重松清小說是中年不適症的解藥

  • 字級


米果專欄
 
不太確定是什麼樣的機緣開始讀重松清的小說,現在回想起來似乎是很自然的事情,彷彿人生的階段到了,生命的沉重厚度足夠了,那些不得不面對的課題就算是如何預習如何閃躲也都避免不了。我自己又是討厭看勵志企管書的人,那些整理好的重點或條列式的SOP,對我來說永遠無感,如我這種教化不了的刁民就要靠小說來重點整理,那必然是重松清了,他的小說,無疑是我的解藥。

但解藥未必是特效藥,一顆膠囊或藥丸,溫水配合,飯後服用,立即見效,沒有這回事。解藥是給思考的路徑,解藥是給故事,然後告訴你:就是這樣,你躲不掉了,但是跟你同樣遭遇的人確實不少,那就勇敢一點,好好面對吧!

小學五年級生
小學五年級生
剛開始讀重松清的作品是從「校園系列」開始:《你的朋友》《刀》《小學五年級生》,場景在校園與家庭,主角多數是小學生與中學生,配角是老師與父母,事件則是這個年齡的小孩面對同儕、師長、父母、競爭……所產生的壓力與無奈,還有早先幾年在台灣似乎不被重視(或根本被漠視),但是日本教育界或執政者或父母早就憂心忡忡的校園霸凌問題。這些故事讀起來未免心痛,譬如我自己就回首那個年齡曾經面臨的種種,沒錯,就像重松清敘述的那樣,栩栩如生,我經歷過那樣的班級,類似的同學,同樣的心境,甚至某些對話都一模一樣。我不曉得那叫做霸凌,不管是肢體上的,還是言語上的,原來那是霸凌。現在回想起來,能夠安然度過那個時期,真是不可思議。

我迫不及待把小說分享給年輕的父母或老師,告訴他們這就是校園霸凌,這是家庭和學校必須提前準備的功夫,可是提前準備這說法有點心虛,其實早就存在了,但未必每個人都可以處理得很好,即使自己也多少經歷過。

然後,重松清給的人生提示愈來愈對味,除了校園霸凌,除了父母與師長的功課,中年人也被關照體恤了,比如《流星休旅車》《在那天來臨之前》《維他命F》《熱球》,簡直欲罷不能啊!

重松清偷窺了我們的人生嗎?為什麼這些故事這麼鮮明,就算不是發生在自己身上,也是周遭熟識的人必然會面臨的難題。突然覺得慶幸,還好我讀了小說,雖然小說沒有給解決方案,至少知道這些難題是普遍存在的現象,也就覺得努力去面對或解決,不是太孤單的事情。

不曉得「中年」的年齡起跑線在哪裡,如果不是年齡,而是心境的話,中年有可能來得很早,三十不到就很蒼老,也有可能來得很晚,五十過後仍舊幼稚,但人生的課題大抵都閃躲不掉。工作該如何?婚姻愛情該如何?父母的年老,或小孩的青春叛逆,自己身體的病痛,父母的病痛,甚至,這個時期必然要勇敢去面對的生死問題。憤怒或膽小都沒辦法抵擋這些人生課題,也不能自動省略跳過,這時候發現有小說可以依靠,多麼溫暖!

熱球
熱球
我尤其喜歡《熱球》這個長篇,也許是預先留下主角高中時期因為球隊發生醜聞而未能前進甲子園的伏筆,中年男人為了要陪伴突然喪偶的父親而回到故鄉,放棄高薪工作,選擇與妻子分居兩地,女兒又面臨同學霸凌,而那些帶著青春遺憾的同學們都來到同樣的中年,在不熱鬧的商店街小酒館碰面,「我們彼此都過著不同的生活,背負的東西也不一樣。我們現在已經到了一定的年紀,知道比較彼此所承受的重量,或是相互同情已經沒什麼意義了。」「我們現在的距離已經不只是找不到話題,而是被沉默逼得喘不過氣來了。」

唉,就是這樣啊,重松清形容得太貼切了,根本是一把銳利的刀,在心頭刻出痕跡來了。

我也常常這樣跟熟識多年的老朋友,偶爾在擁擠的城市,擁擠的下班時間,好不容易各自從各自的人生短暫出走,找個小店,吃點東西,喝點小酒,發點牢騷,沒有解答,然後在分手的時候互相拍肩膀說,堅強一點。

但偶爾我會murmur一句,喂,記得去網路書店訂一本重松清的小說,那是解藥,真的。

〔重松清作品〕
在那天來臨前
在那天來臨前
你的朋友
你的朋友
刀
小學五年級生
小學五年級生
流星休旅車
流星休旅車
 
夢的遊樂園
夢的遊樂園


夏日彼岸
 


米果MIMIKO
寫小說、散文、棒球隨筆、部落格/重度網路使用者,Twitter、Blog、Plurk,但不愛Facebook,是沒有臉書帳號的無臉人/很少看歐美電影與歐美翻譯小說,因為對西洋人有辨識障礙/喜歡書寫,但恐懼出書/想要靠書寫小說維生,但已經知道不可能。部落格【私‧生活意見】

上下則文章

主題推薦RELATED STORIES

  • 遇到性暴力,別再質疑受害者「為什麼不求助」,而是傳達「不是你的錯」

    「N號房事件」爆發時,很多人驚訝於「為什麼孩子不求助」,事實是,受害者就算求助了,下場可能是被質疑、被譴責、被說「不要講了」;受害者在這種社會氣氛下很難不去想:我究竟做錯了什麼要被如此對待? 僅有極少數的受害人,身旁會有人真心為其感到痛苦心疼,並設法讓受害者知道:有錯的是加害者,不是受害的自己。

    1669 0

回文章列表

關閉

主題推薦

遇到性暴力,別再質疑受害者「為什麼不求助」,而是傳達「不是你的錯」

「N號房事件」爆發時,很多人驚訝於「為什麼孩子不求助」,事實是,受害者就算求助了,下場可能是被質疑、被譴責、被說「不要講了」;受害者在這種社會氣氛下很難不去想:我究竟做錯了什麼要被如此對待? 僅有極少數的受害人,身旁會有人真心為其感到痛苦心疼,並設法讓受害者知道:有錯的是加害者,不是受害的自己。

1669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