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厚心得
低調的革命,理想,永保期限《我愛獨立創意刊》
作者:M87 / 2011-09-29 瀏覽次數(3378)
記得大四的時候曾修過一堂「雜誌編輯」課,當時的學期作業很具挑戰性,是要和同學合作,一起做出一本「貨真價實」的刊物,它不需要真的發行,但從刊名、專題、內容編撰、落版到印刷,並需從頭到尾親自參與,製作出一本完全原創的雜誌書。
現在回想起當時的製作過程,仍然記憶深刻。
從主題發想開始,一群人起初毫無概念,開了幾次會,天馬行空的討論,仍找不到明確的方向,大家只好分工蒐集一些雜誌和書刊做參考素材。在蒐集和討論的過程中,恰巧發現當時出版的〈misc.札誌〉(一本融合攝影、短文創作、素人訪談的圖文季刊,發行過4期,現已停刊。)非常接近大家心目中理想的雜誌型態,我們將從中汲取的靈感,轉化為具體可行的編輯創意,彷彿找到竅門一般,我們快速地定位刊物精神、確立好單元架構,分派每人負責的工作,有人手繪、有人攝影、有人編採,一點一滴逐步完成內容。
這是我生平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參與書刊的編輯製作,(這應該也算是一本獨立刊物吧!)雖然過程歷經波折,但我始終記得,所有人在影印店花了10多個小時,最後拿到完成品的那一刻,滿溢的喜悅與感動不言而喻,這大概是沒有親自做過一本書刊的人所無法體會的心情吧!
最近,因看了《我愛獨立創意刊》一書,而又再度喚起了這段記憶。
《我愛獨立創意刊》談的就是創辦、經營和編輯獨立刊物的二三事。這本書共介紹10本台灣各地具有特色的書報刊物,有大家非常熟知的〈蘑菇手帖〉、傳遞藝文訊息的〈華山1914玩報〉、或強調在地精神的〈嘉義.慢漫刊〉、〈宜蘭.藍調〉和〈花蓮.O'rip〉…等。《我愛獨立創意刊》透過編輯的經驗分享,一方面讓讀者瞭解獨立刊物的出版方式與過程外,一方面,也透過不同刊物的報導視野,讓讀者有機會深入台灣在地文化,重新感受不一樣的生活方式與情境。
像是以保護嘉義文化資產為己任的〈慢漫刊〉,在政府不斷推動都更,一昧求快的建設政策之下,想傳遞的就是一種「慢」的精神,但「慢」不是「緩慢」,或是相對於「快」的速度,而是指「有自己的節奏感」,一種「決定自己步調的權利」。〈慢漫刊〉的用意,就是希望在嘉義這塊土地上生活的人,能以自己的價值和省思,重新看待這座城市。
而同樣關心生活議題的〈蘑菇手帖〉,一樣將「慢」作為一種志業努力提倡,但所謂蘑菇式的「慢」,訴求的不是一種大主題和大精神,他們追求的「慢」,是龜兔賽跑裡的那種慢,必須慢得有志氣,慢得有風格。因此,對〈蘑菇手帖〉來說,生活中每件重要的小事,都值得他們花上許多時間慢慢關心,他們的編輯方式是很手工的,當然,他們的出刊頻率也很慢,一季一本,講求質感,講求用心,所以,從來沒有一次令讀者失望。
看《我愛獨立創意刊》這本書,讀到的不僅是10本有趣的刊物,而是10種或對生活熱愛的方式與堅持。這些獨立刊物的經營者,他們有一些理念要說,他們有一些夢想欲實現,但他們的革命方式很低調,他們透過刊物去發聲與實踐,這些刊物的時效會過期,但相信他們透過刊物所傳遞的精神,將不會隨著時間而消逝。
回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