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開選單

網站服務選單

登入

頁面路徑列表

子選單列表

新手上路

【新手上路】楊筱薇:英文是我的生存之道

  • 字級

楊筱薇
(攝影:政彰影像/陳昭旨)

來自台灣的楊筱薇因為在紐約的非營利組織授課,榮獲2010年《紐約時報》的「年度非英文母語教師獎」;這個獎項是頒發給協助紐約新移民的五位教師,語言教育則是其中一項。她在台灣的最高學歷是金甌商職,她說,她不是教這些來自世界各國的新移民英文,「我是教他們如何生存!」

當自己最棒的英文老師
當自己最棒的英文老師
她以前在台灣時也不是個好學生。國小時考試成績常在班上吊車尾、不愛寫功課而被處罰,這種情形升上國中後似乎也無法改善,但她找到改變的切入點:英文,因為所有同學都是第一次學習,所以她有機會在這一科跟別人站在同一個起跑點。自此之後,雖然其他成績依然不佳,但她總是班上的英文小老師,這點讓她獲得很大的自信,「英文讓我在群體中被注意,成為一個team player。」

商職畢業時,只有英文好,其他學科都不好。她回憶,「唯一能做的工作就是應徵雙語幼稚園,」好不容易錄取一家補習班,從櫃檯開始第一份正式工作。這時,她還自己請一個外國人當家教,「有同事以為家教是我朋友,他們就覺得,哇,筱薇有外國人朋友,後來補習班需要老師,才因為這個誤會讓我有機會。」

她後來跟父母借錢去英國念大學、研究所,畢業後就進入英國的社福機構教書。幾年後在網路上發現紐約的工作機會,便隻身前往。對照英、美兩地的工作環境,她說,「在英國的社福機構工作時,就是單純的上課、下課,」而美國的NPO(非營利組織),則必須不斷申請政府、私人補助,不斷研究發展,「個人也必須一直去考取各種證照,讓自己不可或缺。」

在美國,21歲之前有非營利機構可以輔導在學校、教育中遺失的學生,21歲之後一切都要靠自己。

「所以我要在他們21歲之前,教會他們如何生存!」她說,學生中有無家可歸的少年、中輟生,還有許多是失學的人,他們在母國從來沒有上過學。

例如有位馬利共和國的學生只會講法文,她會先去找到她的國人在紐約都住在哪裡,幫她找到住宿的地方,教她跟收容所溝通。另有一位墨西哥來的學生,但是連西班牙文都不會,更別說英文了。她不僅要教會他們如何去醫院、申請各種證件,也教他們在紐約的各種危機處理,解決360度的生活需要,「我甚至教他們如何用英文談判,例如有位學生後來可以自己去敲學校的門,說他未滿21歲,學校一定要收他這個學生!」說到這裡,她開心地笑了。

新移民,都是先從生存開始,然後才有生活,她說,英文不好的時候,連課堂上聽到笑話時笑的時機都不對,「連我自己剛到紐約時,也是先設法過完每一天,才開始慢慢有餘裕經營自己的生活。」

後來有位學生獲得紐約傑出新移民獎,「我有去參加頒獎典禮,那是最大的驕傲。」相較之下,她自己獲得的年度教師獎,也就不太重要了。

上下則文章

主題推薦RELATED STORIES

  • 第46屆金鼎獎公布!

    第46屆金鼎獎「特別貢獻獎」由魏淑貞獲得;劉致昕《真相製造》、黃克先《危殆生活》獲非文學圖書獎;《政治檔案會說話》獲政府出版品類獎……完整得獎名單請見:https://gta.moc.gov.tw/home/zh-tw/listofawards

    607 0

回文章列表

關閉

主題推薦

第46屆金鼎獎公布!

第46屆金鼎獎「特別貢獻獎」由魏淑貞獲得;劉致昕《真相製造》、黃克先《危殆生活》獲非文學圖書獎;《政治檔案會說話》獲政府出版品類獎……完整得獎名單請見:https://gta.moc.gov.tw/home/zh-tw/listofawards

607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