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開選單

網站服務選單

登入

頁面路徑列表

子選單列表

編輯、邊急、鞭擊

【編輯.邊急.鞭擊】果力文化副總編蔣慧仙:我只能做自己相信的事

  • 字級


編輯.邊急.鞭擊BN

蔣慧仙-1
(攝影/趙豫中)

與蔣慧仙見面那天,她從果力文化自2013年出版的第一本書《懶人農法第1次全圖解》扳著手指一一細數,「欸,到去年的《明日的餐桌》,剛好滿10本了耶。」2015年領銜問世的《種樹的男人》《沙郡年紀》等自然經典,替果力新書系「心祕徑」打頭陣,似乎也象徵著這家小而美的出版社,又即將為讀者耘出另一片沃土。

沙郡年紀: 像山一樣思考,荒野詩人寫給我們的自然之歌
沙郡年紀: 像山一樣思考,荒野詩人寫給我們的自然之歌
種樹的男人
種樹的男人
明日的餐桌:世界正在吃什麼?面對食安危機,我們需要美味的倫理與食物的正義
明日的餐桌:世界正在吃什麼?面對食安危機,我們需要美味的倫理與食物的正義

昔日蔣慧仙最為人熟知的身分,該是《誠品好讀》主編。這本幾可說是十多年前台灣文青雜誌濫觴的刊物,雖然隨著她轉赴他處而告停,多年來,卻在各式各樣的討論中流傳不輟。舉凡城市、設計、音樂、電影、閱讀……或小眾,或中產,或小資,如同她在介紹20世紀末台灣重要人文雜誌的《咆哮誌》中所言,「希望讓中產階級脫離舒適圈、接觸自己必須理解的社會現象,讓不同的社會位置、不同的身分認同互相碰撞,並為台灣文化留下現場紀錄。」──這不只是她當年給予雜誌的定位,也是蔣慧仙無論換去什麼地方、經營哪種平台,對自己恆定不變的要求。

近五年,蔣慧仙由台灣去到中國,再回到台灣;從紙本雜誌跨向線上媒體,與友人共同創辦「上下游新聞市集」,之後又轉往出版,成了果力文化副總編輯,在在都是她編輯人生的改變。她由文化創意浪頭,轉去關心農業與友善土地等議題,初始還跌破不少人眼鏡,畢竟,怎麼也難把總是談著潮流、趨勢、都市性格強烈的她,與農、食、土地連在一起,落差實在太大。我們玩笑著說,原以為她就是個五穀不分的都會女子,沒想到現在「土味」愈來愈重;好似別人是進城打拚討生活,她反倒一步步「下鄉」去。然無論雜誌也好,網站也罷,或如今總是東奔西跑,催生一本又一本緊扣農業、環境、自然主題的書籍,她的核心動機卻一如既往,未曾變過。

「我對農業與農村的關懷,起先是比較知識面的。」回溯踏入職場的初始,蔣慧仙的第一份工作,是在強調本土意識、獨派立場明顯的《黑白新聞週刊》,然不是編輯,而是記者。「當時跑的都是相對弱勢的領域:社運、勞動、性別、教育等等。」如是揪出了她個性中關注無話語權者的線頭,緊緊攥在手中,成了她一路行來的引路繩。「我對於主流的、成為話題或流行現象的,不太有興趣去跟。反而是比較無力發聲,或是剛萌芽、值得介紹給大家刺激思考的,或是需要開創對話空間的,就會特別喜歡做。」她說。

1999年,九二一大地震重創台灣,蔣慧仙身邊一群朋友親身投入農村協助重建,而她所能做的,就是以雜誌內容來支援地方。遠赴中國工作的那三年,她親見中國在食物、環境、空氣與水等各方面直線急速上升的污染,心中對探討「永續生活」的渴望,日復一日愈發強烈。待她返得家鄉故島,不過數年,「離農」「滅農」造成的各項民生疏離與斷層,「食安」與「食育」焦點,一陣陣天翻地覆。對她來說,向農走去,其實只是遲早的事。

而她不免有些潔癖。「我總是想,如果我的人到不了第一線,沒辦法真正投進去、浸在裡面,就不該把自己說成是其中的一份子。」要進入一場運動,必須有一些倫理上的要求,她自認做不到;雜誌時期做的專題、報導,於她的定義裡,都是相當側面的介入。等到網站階段,她開始接觸數個與農相關的代表性團體,前往產地拜訪生產者,跟著一同上街頭、下田地,能量延續至今。「當年是在都市看農,如今是實際碰觸農、說出農的現況。距離感有所不同。」站到農的身旁,以農的角度觀看農的問題,蔣慧仙對農與食的認知,不僅更加立體,也更扎實。「我只能做自己相信的事,否則我也做不好。

蔣慧仙-2
(攝影/趙豫中)

「但我沒有想到我會做出版啊。」蔣慧仙說著,笑了起來。「可能我好奇心比較旺盛,對一件事情有興趣就想馬上去做。」用雜誌來展現成果,於她是一個非常好的方式,用各式各樣的單元、欄目、訪談,不斷地記錄與反應當下文化前線。可以很即時地接觸,也可以不斷有新東西進來。「我一直覺得出版好慢,做一本書要好幾個月,醞釀很久,節奏好像和我不太合。」且台灣出版品多半翻譯大於自製,在她的印象裡,缺乏近身切入的現實感。

是以她也不諱言,自己好似在用編雜誌的方法做書,在意的還是議題的敏感、快速、準確。為了達成這一點,果力成立一年多,書只出了12本,合作過的作者卻有數十位,好幾本書的作者都有一大把,「《社企力》《向山,遇見最美的山徑》都差不多20個,《打開雲門》接近50個。」她又扳著手指算了起來,「這的確與雜誌的訓練與操作很像。即使做的是書,如果需要,還是會選擇用這種方式工作。」就算會讓事情變得更加繁瑣複雜,光是聯絡往返與統一定調,就耗去不少心力,然而為了引入台灣當下需要的重點,再辛苦也值得。這也是身為編輯的她,始終賦予自己的任務。

 
社企力 !:社會企業=翻轉世界的變革力量。用愛創業,做好事又能獲利!
社企力 !:社會企業=翻轉世界的變革力量。用愛創業,做好事又能獲利!
 
【夢幻步道,就是要走】向山,遇見最美的山徑:千里步道達人帶你週週爬郊山,尋訪雙北綠郊、古道、夢幻天然步道
向山,遇見最美的山徑:千里步道達人帶你週週爬郊山,尋訪雙北綠郊、古道、夢幻天然步道
 
打開雲門:解密雲門的技藝、美學與堅持
打開雲門:解密雲門的技藝、美學與堅持

問她為什麼喜歡做編輯?「因為我自己寫不出來啊!」她放聲大笑。「我比較是那種,看到某個事件、某個現象,知道有某些人能好好寫它們,我就用編輯策畫的角度,把這些內容創造出來。我非常喜歡這樣的角色。」她謙稱自己無法寫得快寫得好,但十分享受提出想法、與人共同討論的過程,「不論是雜誌或網路或出版,總之都是編輯。」也沒有什麼主編總編副總編,就是編輯。

出版社取名「果力」,本意是「有田有木,自給自足」,既符合書的走向,也符合蔣慧仙現在的編輯現況。雖說是「自給自足」,然而一本書的完成,背後永遠需要數不盡的他人之助,方能實現其中豐富。如同眼前一株青綠的菜蔬,或一顆鮮美的果實,總得天時地利人和的種種成全,才能換來一口風味的俱足。

「我很希望自己可以不斷創造平台或機會,讓其他人能夠一直產出內容,這樣我就非常開心了。」編輯的特質似乎總是如此──安於退守後備,給予最充分的支援,「我也不是那種最聰明、最能分析的人,但我可以隔一點點空間,和作者、和團隊討論,讓他們去發揮。我只要能把那些運作出來就好。」她說,那是最美好的了。


〔果力文化出版品〕
懶人農法第1次全圖解:與自然共生的樸門設計,教你種出無毒蔬果,打造迷你菜園、綠能農舍
懶人農法第1次全圖解:與自然共生的樸門設計,教你種出無毒蔬果,打造迷你菜園、綠能農舍
有田有木,自給自足:棄業從農的10種生活實踐
有田有木,自給自足:棄業從農的10種生活實踐
小農復耕:好食材、好生態、好市集、好旅行
小農復耕:好食材、好生態、好市集、好旅行
澎湃!來去產地小旅行:農家媽媽招待你的私房田野味
澎湃!來去產地小旅行:農家媽媽招待你的私房田野味
享受古早味的田園生活【圖解實踐版】:150 幀手繪全圖解,365 天邊農邊玩
享受古早味的田園生活【圖解實踐版】:150 幀手繪全圖解,365 天邊農邊玩
慢,理想的生活提案:慢食、慢城、慢設計、慢科學、慢經濟、慢生態,慢得剛剛好的生活
慢,理想的生活提案:慢食、慢城、慢設計、慢科學、慢經濟、慢生態,慢得剛剛好的生活

上下則文章

主題推薦RELATED STORIES

回文章列表

關閉

主題推薦

詩集、繪本、料理書和旅遊書,這些書籍是怎麼做出來的?OKAPI帶你直擊設計現場

讀詩、讀散文、讀小說、讀繪本、讀漫畫、讀科普新知、讀財經商管.......我們在閱讀不同書種時的心境、感受和需求都不相同,「書籍好設計」的定義也會隨之改變。那麼對於不同書種、文類的創作者和讀者來說,什麼樣的書籍設計會令人愛不釋手呢?

3413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