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開選單

網站服務選單

登入

頁面路徑列表

子選單列表

新手上路

【新手上路】人生無常,隨時可能一無所有!秦嗣林的當舖人生

  • 字級


秦嗣林-1
(攝影/但以理)

音響迷與爵士愛好者心中,有張百聽不厭的唱片:當舖爵士(Jazz At The Pawnshop),隨性自在的樂音,發燒了三十餘年。當然,人人都知道,真實的當舖可沒那麼多閒情逸志,《29張當票》亦不例外,秦嗣林寫當舖中發生的故事,看盡人生的起落與荒誕,音色卻異常溫暖、逼真,充滿臨場感。

29張當票:典當不到的人生啟發
29張當票:典當不到的人生啟發
二十九張當票,二十九篇人生啓示,第二張當票發生於民國七十五年,工廠女工秀秀與男同事墜入情網、想廝守終身,然而秀秀是童養媳,養母不答應這門婚事,除非,拿出新台幣五十萬,這在當時可是大數目。好心的工廠領班大姐,想典當私藏的手鐲幫忙,可惜杯水車薪,秦嗣林得知實情,遂出了個主意,請工廠的同事幫忙,集合眾力拿出金飾來當舖變現,沒想到,登高一呼,募得兩百七十餘件,換得現金,促成秀秀的終身大事。

《29張當票》那些猶如社會版新聞的故事,令人匪夷所思,卻都是秦嗣林的親身經歷,他說:「人生無常,隨時可能一無所有。」這句話,是借錢貸主的寫照,也是秦嗣林的人生體悟。中學時,從基隆跨區至台北讀書,借住開當舖的叔叔家,沒想到,從事營造的父親一夕破產,秦嗣林小小年紀就走頭無路,只好從學徒開始,進入這個世界上最古老的行業。

當舖業向來給人負面印象,秦嗣林的朋友、太太、甚至連他自己,至今仍不認同。過去,他沒有名片,遞出往往當面被丟掉;出門倒垃圾,左鄰右舍沒人敢跟他打招呼,怕誤會有金錢來往,但秦嗣林心知肚明,當舖是鄉里鄰ATM,幾乎每個人都跟他借過錢。時移事往,秦嗣林也釋懷了,入行四十年,不敢說沒做過壞事,卻希望透過各種努力,說服社會大眾,從正面角度去認識當舖。

沒有刻板印象中當舖老闆的高傲或油氣,態度誠懇的秦嗣林,喜歡讀書、博學強記,頭頭是道分析起來,說過去社會階級嚴明,當舖櫃檯高,氣勢壓人,進去的人又多沮喪無望,因此被剝奪感很深,無論販夫走卒、文人雅士、王公貴族,對大大的「當」字,都很感冒;加上小說與電視劇渲染,惡性循環之下,造成當舖刻印人心的壞印象。

29張當票 2:當舖裡特有的人生風景
29張當票 2:當舖裡特有的人生風景
秦嗣林說,不要小看當舖,它可反應了台灣經濟生活的演變,典當品從他剛入行的衣服、珠寶、首飾、手錶,到家電用品、照相機、交通工具,隨時代不斷演進;許多歷史品牌,如Sony彩色電視機、Leica相機、Vespa機車、Ford跑天下汽車,當初可是搶著收。

然而,當舖業演變至今,面臨青黃不接的問題。其原因,首先是鑑賞人才培養不易,因學校無相關科系,要從頭訓練,六年才能上線,現下典當物品又太專業,光高檔的手錶,品牌兩百多種,每年出一千多種款式,從何鑑定起?

其次,是客戶群減少。秦嗣林回憶,台灣經濟起飛時,在台北騎摩托車停紅燈,隨意看左右,有一半的人戴勞力士錶。現在,受薪階級為社會主體,預算控制得很緊,還不一定有資格上當舖。種種問題,加上低利率與資金問題,當舖現仍有兩千多家,但百分之九十不留實物,而轉型為個人信用貸款。

台灣社會M型的走向,也反應在當舖的經營,一端走平民信用貸款,另一端服務貴族富豪,這些金字塔頂端的族群,不缺大錢缺小錢,大錢可以跟銀行搬,但小錢幾百萬,反而不知如何籌措,所以找當舖週轉。秦嗣林舉例,某天,有個貴婦突然跑來,典當鴕鳥皮柏金包,理由很「自然」,因鱷魚皮柏金包就要到貨,手頭需要週轉。

秦嗣林-2
(攝影/但以理)

29張當票③:門簾外的人生鑑定
29張當票③:門簾外的人生鑑定
當舖人生,總要面對牛鬼蛇神,有些客戶東西還沒拿出來,就將離婚的過程細說從頭;或是某人感嘆,朋友三十多年交情,最後竟一刀被砍死,不得不淪落;小流氓拿些破銅爛鐵來典當,嘴巴不乾不淨很煩人;更有橫行霸道的黑道大哥,一進門黑星手槍就壓上,外加六顆子彈要典當⋯⋯

目睹人生的最陰暗,每天談的都是錢,秦嗣林發現,有些同業退休後百病叢生、意志消沉,深怕步入後塵,因此常常檢查自己,不要被負面能量拉扯進去。於是,他玩帆船、風箏衝浪,又騎重型機車,曾從拉薩遠騎至成都,他告訴自己,積極看人生,不要對社會人群失望。《29張當票》書中亦如此,裡頭有散盡家產的浪子、當到無一物的將軍、糾結的親子關係、走投無路的學生⋯⋯更多的,是感動到令人不忍釋卷的故事,秦嗣林想藉此激勵讀者,以感動與感恩,消化負面黑暗,為這個信用也典當出去的社會,贖回更多正向的能量。

上下則文章

主題推薦RELATED STORIES

回文章列表

關閉

主題推薦

你以為家的味道還很近,但其實已經沒有了──不想忘記的飲食記憶書寫

每個人都有不同的記憶中的家的味道,在成長過程中習以為常,等到某天才驚覺:那個味道消失就是消失了。在還未完全遺忘之前,他們用記憶與文字重現家的味道。

2298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