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看守人、《樹的祕密生命》《動物的內心生活》作者彼得.渥雷本(圖/商周出版提供)
當我們詢問彼得.渥雷本(Peter Wohlleben):如果讓你變身為人類以外的動物,你想變成什麼?
「狼。」他說,「我想要變成狼。因為狼既能享受家庭的溫暖,又能享受孤獨。」
雖然沒有真正變身為狼,但彼得.渥雷本的確也正實踐著狼一般的生活。現居德國西部埃佛(Eifel)地區胡默爾(Hümmel)小鎮的他,與妻子米利暗(Miriam)一起住在小鎮旁原始森林區裡的林務員之家,擔任埃佛山區的森林看守人。「我們有自己的小型農場,飼養馬兒、山羊、兔子、雞隻和蜜蜂,自己種些蔬菜,也自製蜂蜜,這樣遠離塵囂壓力又自給自足,就是我和米利暗的夢想。」他描述起自己的日子,說得簡單平淡,卻不無滿足。
從小就對大自然心生嚮往的渥雷本,雖然在繁華的德國波昂出生長大,6歲便立志成為大自然的守護者。原本他能在萊茵-法爾茲邦(Rheinland-Pfalz)森林管理局的公務員職位上終老,不過,當他確認政府對森林的態度及政策,和他生態保育的理念背離,便在2006年毅然扔掉鐵飯碗,轉任胡默爾鎮約聘的森林看守人,迄今十年有餘。
「對我來說,森林就是我的家園,與樹木和動物相處、傾聽牠們的心聲,就是我的生活。」渥雷本常說:「保護森林不是我的工作,而是我的嗜好。」這句話成了他的座右銘,他也樂於與人分享這份嗜好帶來的喜悅,不僅自己徜徉在森林中,也定期舉辦森林旅遊,引領更多人走入森林;同時更將多年經驗寫成十餘本著作,自2007年的第一本書《沒有看守人的森林》(Wald ohne Hüter)起,到目前最為台灣讀者熟知的《樹的祕密生命》與近期的《動物的內心生活》,渥雷本總不吝向大眾分享大自然的種種知識,以趣味橫生的觀察角度,傳達生態保護的理想。
從森林到動物,對渥雷本而言,放眼萬物皆有靈,人類更不是宇宙間唯一有感知能力的智慧生物。「我不認為動物的感受與人類有什麼不同,我們對此應該要回歸健全的認知,承認動物的確擁有各種感受和樂趣。」動物也會覺得丟臉、羞愧與懊悔,也有不亞於你我的悲傷與痛覺。「牠們感受到的愛或同情心等情緒,就我看來,和我們人類幾乎沒有差別。」
異議人士時常指責這類將動物「擬人化」的論點非科學,也不必要。「但這代表我們忽略了一個學校已經教過,並且眾所皆知的事實──從生物學的角度來看,人類同樣也是動物的一份子。我們並沒有特別突出。」也有許多人認為動物與人最大的差異在於「思考能力」,「但無數的例子顯示,動物明白自己和他者的差異,也能夠規劃未來。」不同的候鳥不會飛在一起,許多昆蟲也有築巢、甚至儲備食物過冬的能力。「而我更想說的是,某些對人類深具意義的行為,也許對動物並沒有那麼重要。」人類熱中思考,但真的有必要嗎?我們不需要大費周章想破頭,也能得到快樂、感覺喜悅。這也證明了一點:智力對情緒完全是多餘的。
「烏鴉會在屋頂拿罐頭蓋來滑雪橇,也有烏鴉會故意去啄狗兒的尾巴,等狗兒一回過頭來就迅速飛走──這麼做對牠的生存毫無助益,可見烏鴉只是在享受滑雪橇和捉弄狗兒的樂趣。」這些觀察讓我們理解,動物和人類一樣具有智慧和自我意識;更重要的是懂得,「快樂」在動物的情感中也占據著重要的角色,這點和人類一模一樣。
彼得.渥雷本與他的小羊(圖/商周出版提供)
面對那些說什麼都不相信動物也有內心感觸的人,該怎麼辦?「要想用語言說服這些人鐵定是徒勞無功,最好是讓他們自己體會到動物有多幸福快樂。養寵物就是個好方法。」渥雷本之所以能實實在在地感受到動物們的喜怒哀樂,知道牠們什麼時候開心、什麼時候難過、什麼時候生氣,就是因為他從早到晚都和動物混在一起。「我清楚地感受到,我們和動物說的其實是同一種語言。」因此他鼓勵家長讓孩子養寵物,親自去感受這份美好,「但有時難免還是會很辛苦啦。」
「我希望能擔任動物和植物的翻譯者,讓更多人了解這些生物和我們人類一樣有感覺、有生命,不管是樹木或是魚,都能感覺得到痛,而不是像有些科學家說的沒有痛覺。」目的無非是希望能保護大自然,而不是一味地破壞和利用。
德國憲法規定,人民在處理動物、植物以及其他生物相關事物的過程中,所有生命的尊嚴都必須列入考量,「可能有人不同意,或認為植物不過是有生命的物體,但我很樂於打破這條動物和植物之間的道德界線。」並不需要連吃一頓飯都要弄得沉重不已,渥雷本也同意,就生物世界中的位置,無法進行光合作用的人類,有權使用與食用其他生物。「我所盼望的,是在對待這些與我們共享世界的生命時,能夠多一絲尊重。」
那麼,在森林裡有動物一起的日子,都如想像的那麼美好嗎?「一點也不!」渥雷本講起那些破壞浪漫的「討人厭的驚喜」,「我們剛開始養雞的時候,有一次狐狸趁著夜色潛入雞舍,把我們的雞吃了!」狐狸不只吃了他們的雞,也教他們明白森林生活的不易,以及自己想法的天真。「我們總是必須邊做邊學,慢慢找到最適宜的平衡點。」
延伸閱讀
【作家讀書筆記】鄒欣寧:動物真的能夠愛我們嗎?──讀《動物的內心生活》
回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