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8月6日8點15分,美軍自高空中瞄準廣島市區,投下了人類史上第一顆原子彈,三日後,在長崎投下第二顆原子彈,日本因此在15日宣布投降,象徵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結束。」
沒有人不知道這件事,因為歷史教科書上面是這樣寫的。紀錄在課本上的,我們多少都學過。偶而是會看到一些像是原爆紀念館,或和平紀念日之類的新聞等等,但是發生在那麼久以前,那麼遙遠的地方,我們要怎麼在今日的社會中思考這些事?「戰爭」到底是什麼?「和平」是更說不清的,那可能就是一種能將戰爭轉化為各種娛樂,令人們安穩地享受著逼真特效的環境吧。
而就在72年前同樣晴朗的夏日,人類史上第一次的核武,降臨在廣島。《赤腳阿元》的一切,由此而生。當我閱畢這部作品,開始對8月的酷暑感到恐懼,作品所帶來的關於戰爭的立體感是那樣強烈,首先便從夏天刺人的灼熱陽光開始,我不禁想像著身體遭受原爆高溫後瞬間徹底灼傷,我的皮膚脫落,於指間垂墜,強光將服裝的花樣轉印在身上……
認知到自己終究只能在幻想中體驗他人的痛苦,非常苦澀的情緒油然而生。太平盛世裡談論戰爭,要如何才能說得明白?再怎樣的想像都不可能迫近現實。
人為的巨大災害經過轉述,又隱約浮現一種教訓的意圖,站在現下,俯瞰過往歷史如深淵,只感覺到當中有如此多黑暗,下意識亦有所迴避。但不能理解戰爭的恐怖之處者,也絕不能體會和平的可貴──這些在我聽來曾經也是過大的命題,談論時尷尬如杞人憂天,卻在看完《赤腳阿元》後,認知從此改變。面對傷痛最好的辦法是理解,而非逃避,《赤腳阿元》正是作者中澤啓治出於自身經驗,傾盡全力傳達原爆事實的作品。固然,沒有任何單一觀點可以解釋事件的全貌,但是中澤啓治以親身經歷原爆現場、直接受害者的身分,深切地記錄了當時日本的社會是如何受到原爆的撼動。
《赤腳阿元》作者中澤啓治(photo credit:小松雄介)
作品中主角「阿元」在原爆當時的遭遇,與他本人幾乎相同。當時才小學一年級的他,偶然在學校圍牆的庇護下倖免於難,但父親、姐姐與幼弟因原爆死亡,他和母親以及原爆當日產下的妹妹劫後餘生,妹妹之後也不幸夭折。中澤啟治親眼看見廣島化為地獄的瞬間,並在其中以頑強的意志茁壯成人。然而,他也曾經無法面對這一切,離開故鄉前往東京,以漫畫家身分出道後,畫一般的少年青年向作品,過著對原爆受害者身分絕口不提的生活。直到母親的死亡來臨,美國原子彈傷害調查委員會(ABCC)竟然要求解剖遺體,而火化之後,連一點遺骨也沒有留下。滿心的憤恨令他決定面對原爆之慟,才開始創作此類主題的作品,《赤腳阿元》便是其畢生代表作。
母親連一點遺骨都沒留下的傷痛,成了中澤啓治創作原爆作品的動力(圖/《赤腳阿元》內頁)
以廣島原爆為題材的漫畫數量並不算少,好比最近上映的動畫電影《謝謝你,在世界的角落找到我》,原作正是河野史代的漫畫。相較於河野史代以廣島人的意識爬梳戰爭歷史,並將「生之喜悅」做為作品核心的溫柔視點,中澤啟治毋寧是從最真實也最樸質的角度,刻劃戰後社會百態,並藉著正直勇敢的少年阿元成長過程中所遭遇的一切,沉痛地控訴軍國主義的殘酷與無知。
作者所描繪的重點,總括而言,乃在人類存活於戰爭所加諸的苦難之中的種種悲痛處境。大戰已近尾聲,全世界陷入瘋狂,日本政府無視困獸之鬥的局面,一再鼓吹更多年輕人投入有去無回的戰場,做帝國野心與尊嚴的燃料。然而陷於水深火熱的永遠都是最平凡的市井小民。他們別無選擇,必須完全遵循國家指令,將死亡視為己任,生活亦籠罩在永無寧日的黑暗裡。這是中澤啟治成長的全景,他自其中無微不至地擷取所見所聞,融合成作品中人物的遭遇,並藉此拋擲無數的疑問。幾乎所有書中安排的片段起伏,皆令我印象深刻,或者更應該說,在原子彈投下那天崩地裂的場景之前,一切都變得太過真實。作者並未以過度藝術化的象徵來粉飾原爆的發生,而是毫不保留地描繪出廣島瞬間生靈塗炭的淒絕慘貌。不僅止於寥寥數頁,阿元為母親尋求食物時腳步所到之處,他所看到的景象能令讀者也深切感受到原爆帶來的毀滅是何等巨大,篇幅既多且廣,閱讀時,因為太過震撼,我數次放下書本,抬頭看看四周,強逼自己回到現實才能平復心情。
可是,我手中拿著的書中所繪,也完全是70幾年前的「現實」啊。中澤啟治筆下的黑白原爆光景,血液不是猩紅色的,沒有聲音、沒有氣味,也沒有破碎的玻璃,但那一切卻在我腦海中揮之不去。他以畫筆再現記憶,逼近讀者的雙眼,告訴這個世界:原子彈就是如此摧毀了無數的生命。
然而,逝者已逝,生者接下來要面對的,是一場沒有盡頭的酷刑。那是整個社會極為扭曲的偏見與歧視,比原爆場景更令我感到椎心的悲苦。人們因為害怕被傳染輻射污染的後遺症,也無法面對他們身受重傷的殘缺模樣,寧願放其自生自滅,甚至視為家族之恥。眾人看待原爆難民彷彿他們皆如惡鬼,唯恐避之不及。阿元與母親長途跋涉到朋友家中,卻因寄人籬下而遭受百般刁難,實在是教人肝腸寸斷啊!他們之中,有人不知何時會死於後遺症,喪失了求生意志。有人罹患嚴重的創傷後症候群,完全無法重回社會。家族全滅、成為原爆孤兒的孩童,為了存活不得不作姦犯科,更加深了社會的誤解……隨著投降宣言,日本社會本就陷入混亂,眾人的信仰一夕崩毀,留下來的無數難民,更是悲慘戰事最末的恐怖具象,他們的存在不斷提醒著人們戰爭未曾遠離。雖然不難想像當時人人只求自保的心態,但這來自外在的不理解與排擠所造成的劇烈精神壓力,無疑是在原爆受難者飽受折磨的肉身之上抹滿鹽巴啊!何等可怕的世界!
書中的原爆光景雖是黑白,卻仍充滿衝擊力(圖/《赤腳阿元》內頁)
然而,此書令人動容之處,也在於阿元未曾因為種種磨難而放棄自我,他樂觀堅毅地活著,並扶持沿路上相遇的人,逐漸凝聚出強大的生之能量,進而走出重重陰霾。無情的戰爭剝奪了所有資源,並將平凡的日常摧毀殆盡,斷絕人們的希望與無數的生命。一念及此,恐怕無人能為勝利感到衷心喜悅,反觀渺小的個人是如何在這樣的絕境下,以強韌的意志立於焦土之上,與困頓的大環境爭奪命運的主控權,只為了自己的信念與家人朋友的笑容而奮戰,仰望如此剛毅的身影,近乎神聖的崇拜之情卻充滿胸臆。如果是我在那樣的景況中,是否可以撐得下去,直到重獲平靜的生活?思考著這問題的同時,我重新感到眼下的一切是如此親愛、可貴。
72年了。看完《赤腳阿元》後,我迫切地想要了解更多關於原爆的事,愈是上網查看資料,心情愈是沉重。假設跨越時間與空間,當初的那顆原子彈「Little Boy」在台北爆炸會是如何?
我居然也找到了一個名為「原爆點」(Ground Zero)的網站,來一解心中疑惑:若是在中正紀念堂自由廣場投下,以該處為圓心,長春路、復興南路、永和與龍山寺以內的範圍,全部都會遭受直接的攻擊。爆炸中心的高熱將近四千度,會融化半徑一公里內的一切,而往外噴射的爆風、熱線和強光,將造成建築物毀損並引發嚴重火災,區域內的生物會依距離爆炸中心的遠近而遭到強度不一的燒燙傷,更不用說無形無色的輻射污染潛伏在人體中,每一天都有後遺症爆發的可能。當時直接死於原子彈的,是7萬人。而至今統計,有超過20萬的人直接或間接受到原爆的影響而身亡。
廣島原子彈爆炸的原爆點(圖/wiki)
我也馬上重讀了《謝謝你,在世界的角落找到我》,書中描繪到當時在廣島吳市的姐姐與阿鈴,感受到天邊閃過一道強光,隨後地鳴巨響,她們看到洶湧翻騰的蕈狀雲,不能確定那到底是什麼。轉到《赤腳阿元》的描述,同一時間廣島市區則已被夷為平地,重傷的人們在火燄、屍臭與劇痛中如亡魂般遊蕩著。那是沒有通訊設施的年代,過了好幾天,大家才知道那天市區到底發生了什麼。更由於政府刻意隱瞞消息,直到很久以後,投降所換來的和平背後,有著廣島與長崎合計至少10萬條即死的生命。
另一本河野史代的名作《夕凪之街櫻之國》中,對比原爆直接受難者與後代的生活。場景在2004年的現代,一名祖母與母親都經歷過原爆傷害的女孩,對她的好友說:「我媽媽38歲死時,沒人告訴我是不是原爆的關係。而我奶奶80歲死時,已經沒有人再說是原爆的關係了。而人們卻一口咬定,我和我弟,是隨時可能死於原爆的人吧。」重讀這段,腦中又再想起《赤腳阿元》最後幾集裡,阿元與親人、朋友逐漸步上軌道的生活。戰後人們雖然找回了日常的節奏,但原爆帶來的死亡陰影仍永遠籠罩著每個廣島人的笑容。時隔數十年後,大多數的人們卻都已經遺忘了這件事。
還有什麼比這更悲哀的嗎?中澤啟治正是為了不讓這段歷史被埋沒,而永恆地留下阿元的故事。他真的好偉大,必須要反芻極痛苦的回憶來創作,又放入了那麼多強健旺盛的生命力,來示現最嚴苛的苦難中人性的光輝明亮,不讓讀者只留下絕望的情緒。他讓世界知道,原子彈帶來的傷痕有多深,更讓讀者明白:遺忘、逃避與無視,幾乎就等於是對暴行的屈服,平凡的生活是如此美好,卻是如此得來不易。阿元的故事,不僅曾改編電視劇、電影、動畫,漫畫本身也翻譯成多國語言出版。中澤啟治已在2012年逝世,但他留下的《赤腳阿元》,被視為反戰經典之作,跨越國界,深刻地留在每個讀者心底。
此刻,世界上仍有諸多砲彈在轟炸著,許多如你我一樣脆弱的人們死亡,在哭泣的親人擁抱中漸漸冰冷。悲劇總會一再上演,戰爭從來都沒有自人類的歷史中缺席,而現在究竟又能做些什麼呢?或許,無法即時給出答案,也只能對著天空祈求,但是我想所有真正對生命與歷史懷有同情心的人們,都必須閱讀《赤腳阿元》,由戰爭的面貌去省思和平的真諦。不分國家、地區,若世界上有愈來愈多的人願意面對人類歷史中巨大的錯誤與帶來的創傷,應該會生成一股不願重蹈覆轍的意識,進而影響未來的變化吧。而現在,至少我們就能從翻開《赤腳阿元》開始。
延伸閱讀
1. 戰爭不能遺忘,《赤腳阿元》掀開記憶傷疤──專訪日本漫畫家中澤啓治遺孀
2.【日本戰敗專題】01|本田善彥:《擁抱戰敗》與「焼け跡世代」的記憶見證
3.【日本戰敗專題】03|辜振豐:既聯合又鬥爭的美日同盟──讀《美國的藝伎盟友》
4.【日本戰敗專題】04|翁稷安:一個民族如何能追求唯美的花藝極致,又能歌詠崇拜武士?──讀《菊與刀》
5. 從3374位支持者開始的動畫革命──專訪《謝謝你,在世界的角落找到我》製片真木太郎
回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