頁面路徑列表
搜尋結果SEARCH RESULTS
思覺失調症相關文章 Related Stories (18則)
-
作家專業書評 為了照顧家人,你願意演一場大龍鳳嗎?──讀《他不知道他病了:協助精神障礙者接受治療》
作者:蘇俊濠 內容提供:心靈工坊 /2024-06-26 瀏覽次數(1573)
生病就去看病,不是理所當然的事嗎?但如果家屬有精神障礙卻從不認為自己生病,我們又該怎麼辦呢? 我有一位朋友,安妮,她的母親多年前逐漸出現被害妄想的症狀,如害怕政府特工的遠程輻射...
-
作家專業書評 廖瞇/讀《蜂鳥的火種》,我連結起身邊的思覺失調朋友與類亞斯弟弟
作者:廖瞇 內容提供:九歌 /2023-11-30 瀏覽次數(2959)
翻開《蜂鳥的火種》之前,我想著邱怡青為何選擇蜂鳥作為貫穿故事的象徵?是因為蜂鳥在眾人眼中罕見且特別嗎?就像思覺失調特別?亞斯伯格特別?還是蜂鳥令人感到微小卻有著豐富的生命力?牠...
-
作家專業書評 廖瞇/那被稱之為「發作」的受苦──讀《受苦的倒影:一個苦難工作者的備忘錄》
作者:廖瞇 /2023-08-09 瀏覽次數(4925)
《受苦的倒影》是魏明毅在諮商與社會工作時觀察到的備忘錄,但當我思索對談角度,我想連結到一般人小小的苦難。因為苦難離我們並不遠,不是那些被貼上標籤之人的特權,只是在某些人身上特別...
-
作家專業書評 胡慕情/對困境的發問,道阻且長,或若有光──讀魏明毅《受苦的倒影》
作者:胡慕情 內容提供:春山出版 /2023-05-16 瀏覽次數(5941)
《受苦的倒影》的篇幅看似短小,每一則都是究竟的探問。個案有不同階級、殊異狀況,但他們都非分離的個體。個人終究都有社會的遺痕,每個人都有機會連繫上另外一個人。這樣說,並非意指人的...
-
\ 本月大人物 / 上一輩還沒看清自己的模樣就老了,那你的老後想過什麼日子?──專訪張曼娟《自成一派》
採訪:姚珊珊 攝影:陳佩芸 /2023-05-04 瀏覽次數(33733)
當同世代的女性公眾人物不是整型整成塑膠人,就是因各種新聞被炎上,已經62歲的張曼娟卻還是一貫優雅。這不代表歲月忘了她,攝影拍照時,要求張曼娟從檯階往下跳,她的助理開玩笑說:「都要...
-
作家專業書評 英劇《追殺夏娃》之所以受歡迎,是「病態角色」設計得夠真實嗎?──讀《創造一個心理病態》
作者:喬齊安 內容提供:漫遊者文化 /2022-04-06 瀏覽次數(5754)
心理病態的成因太多,涉及基因、環境和神經心理學,因此要靠複雜的治療方式才能收到成效。重點在於創造一個讓他們健康發展的環境,社會必須提早介入那些有預兆行為的兒童人生,在家庭、學校...
-
作家專業書評 吳曉樂/《隱谷路》的悲劇環環相扣,6個哥哥思覺失調,爸爸置身事外,媽媽又不想看見家中醜事...
作者:吳曉樂 /2022-03-17 瀏覽次數(47665)
我對思覺失調症的初步理解主要來自《背離親緣》一書。向來悲天憫人的安德魯・所羅門對思覺失調症提出相當沉重的觀點:「死亡」也許是這疾病相對輕微的部分。多數時候,患者生前的經歷更讓人...
-
\ 本月大人物 / 在思覺失調的聳動表象下,尋找人性與科學的結晶──專訪《隱谷路》作者羅伯特.科爾克
採訪:張子午 內容提供:麥田出版 /2022-03-07 瀏覽次數(6094)
當打開這本2020年於美國出版、2021底中譯的《隱谷路》時,不免對作者「獵奇」的題材有些許疑慮——一個家族12個孩子中6人為思覺失調患者,伴隨精神疾病而來的失序、暴力、謀殺、自殺、性侵,是...
-
不讀不知道! 【導讀《隱谷路》】思覺失調症的歷史,不只是醫學科學史,也是社會史
作者:張廷碩 內容提供:麥田出版 /2021-12-15 瀏覽次數(14321)
《隱谷路》主角蓋爾文一家12個孩子中,共有6個男孩陸續思覺失調症發病,作者羅伯特.科爾克以他們發病歷程中如何繼續生活和接受治療為經,以精神醫學的發展史為緯,交織出揉合制度變遷與家庭...
-
一起看圖文 張子午/見證烏托邦的幻滅──從《瘋人院之旅》想起那段空白的「反精神醫學」運動
作者:張子午 /2021-07-16 瀏覽次數(6742)
現今精神疾病的多元治療模式中,強調回歸社區、嘗試實驗的會所或同儕支持模式,很大程度都可回溯當年這股將病人從既有精神醫療體系解放出來的思潮與實踐經驗,然而,戰後全面移植以美國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