頁面路徑列表
子選單列表
充電5分鐘5-Minute Reading
-
「學生正在對抗的或許不是師長,而是心裡的某些陰影。」──專訪陳育萱《那些狂烈的安靜》
採訪:王昀燕 攝影:陳佩芸 /2022-02-10 瀏覽次數(10418)
陳育萱是高中國文老師,常有學生開玩笑:「老師,你是不是把寫作當主業,教書是興趣?」她聽了馬上辯駁:「根本就不是啊!」話雖這麼說,校園確實是陳育萱重要的田野,她的短篇小說集《那些...
-
吳平稑/記憶的線條分明卻輪廓不清:看《臺北來信》鋪開家族史的皺褶
作者:吳平稑 內容提供:慢工出版 /2022-02-10 瀏覽次數(2622)
雖然一匹魚曾提到自己看的漫畫太少,但仍不禁令人嘉許他對漫畫語言的理解。在《臺北來信》中,整體的畫格變化、畫面鋪排、敘事節奏、取景的呼應,都比在《熱帶季風3》的〈法事記〉更有伸展空...
-
許菁芳/愛仍然存在,但愛情已經消亡──讀小說《婚姻生活》
作者:許菁芳 /2022-02-09 瀏覽次數(5687)
《婚姻生活》談的是一段剛萌芽的婚姻,如何在命運的大浪底下,逐漸枯萎、死亡,而生命的枝枒,又如何長出其他意外的綠葉紅花。 男女主角是一對居住在亞特蘭大的非裔夫婦,受過良好教育、工...
-
林新惠/重新定義「障礙」,就是重新定義人類──讀《我是賽伯格:彼得2.0》
作者:林新惠 /2022-02-08 瀏覽次數(10198)
回憶錄《我是賽伯格:彼得2.0》由英裔美籍機器人學專家彼得.史考特-摩根的兩條生命敘事交織而成:其一,是彼得自童年到成年的性別認同、探索、以及建立關係的故事;其二,是彼得在59歲時被...
-
唐澄暐/死敵是水火不容,還是唇齒相依?──讀漫畫《秘密耳語2》
作者:唐澄暐 內容提供:大塊文化 /2022-02-07 瀏覽次數(3012)
近年多虧好萊塢與日本紛紛推出《哥吉拉》系列新作,喜愛怪獸已經不像過往那樣,被當成一種怪人與怪獸同病相憐的冷門偏好。也因此,台灣近年也有少數本土怪獸作品陸續問世,其中王登鈺原作、...
-
【黃麗如專欄|玩真的】讓我念念不忘的滋味都是用鋁鍋做的
作者:黃麗如 /2022-01-28 瀏覽次數(5520)
準備年菜的時候難免會納悶:如果換一個鍋子,是不是做出來的菜就更好吃?用微弱的腦波滑著購物網站,看著被譽為料理神器的小V鍋、被稱為德國媳婦的美善品、內建十八般武藝的智能萬用鍋……神...
-
蔡翔任/那些由倖存者之夢蛻變而成的石碑──談奈莉.沙克絲詩集《蝴蝶的重量》
作者:蔡翔任 內容提供:寶瓶文化 /2022-01-27 瀏覽次數(5211)
說到奈莉.沙克絲,我腦中總浮現出她那本出境簽證及其頭照,並與班雅明的出境簽證還有頭照做個對觀。對我而言,這種對照具有本質性的聯繫。這兩人年紀相仿,只差一歲,且同樣是出生在柏林富...
-
莫札特 1/27生日快樂!用6本繪本認識音樂神童
作者:賴嘉綾 /2022-01-27 瀏覽次數(6266)
1756年1月27日,莫札特出生於現在奧地利的薩爾斯堡,父親是一位宮廷音樂家,能作曲、指揮。他和姊姊Maria都在幼年時就被父親發現有音樂天賦。在那個多產、多褥病的時代,可以長大就代表有競...
-
Emily / 收留「滅絕」惡夢的神祕島嶼在哪裡?──繪本《影之島》
作者:Emily Chan 內容提供:大塊文化 /2022-01-26 瀏覽次數(5020)
人們追想已經在人間消失的動物,本就帶著傳說的色彩,《影之島》作者大衛・卡利以奇幻的想像,配合繪者克勞岱雅・帕瑪魯奇寫實的風格,逼真也抽離地訴說動物滅絕的哀愁,為牠們的消逝添上神...
-
當傳統「家」的概念包不住所有人,就必須對家有更多想像──專訪社會學者黃克先《危殆生活》
採訪:諶淑婷 攝影:陳佩芸 /2022-01-26 瀏覽次數(14909)
2016年6月,黃克先為了進行田野調查,走進了萬華艋舺公園,接下來的一年,他以各種方式融入無家者的生活,鋪睡袋睡在公園、住進中繼住宅、打零工,跟著大家搭車去宮廟求發財金、領過年慈善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