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開選單

網站服務選單

登入

頁面路徑列表

子選單列表

博客來偵探社

2015/2月推理藏書閣嚴選《抽絲剝繭》:至少從現在開始,記住這個名字:羅勃.蓋布瑞

  • 字級

文/冬陽

我們姑且先忘記《抽絲剝繭》作者羅勃.蓋布瑞斯是J. K. 羅琳另為書寫犯罪推理小說新取的筆名,直接從這本系列的第二作談起。

你可以將這本書當古典解謎小說看:私家偵探柯莫藍.史崔克與助手蘿蘋.艾拉寇特的搭檔關係,令人想起熟悉的福爾摩斯與華生、白羅與海斯汀,不過多了點情感上的曖昧不明。失蹤作家悽慘的死狀竟與他自己筆下的故事不謀而合,書名Silkworm與情節的巧妙呼應亦是柯南.道爾與阿嘉莎.克莉絲蒂常用的套路──是否透露了這是英國推理小說傳承精神的展現?

不過,你也可以將這本書當成發跡於美國的冷硬派私家偵探小說看:主角柯莫藍.史崔克原本是個落魄的私家偵探,經露拉.藍德利一案後(見《杜鵑的呼喚》)聲名大噪,但仍得接下形形色色的委託,包括向 政治人物的情婦探掘八卦醜聞云云,卻又很有個性地做出調查到一半便率性終止、瞬間失去大筆收益的鬧脾氣行徑,語帶譏諷的說話態度連帶強化了這號人物的硬漢性格──是否要特意刻劃專屬於英國的私探樣貌?

當讀到被害人「遭繩索綑綁跪地、五臟六腑不翼而飛」的死狀描述時,如臨眼前的獵奇異色驚悚場面讓人血液中的腎上腺素意想不到地陡然飆升,迅速改變了你對接下來故事發展的期待,並想起薇兒.麥克德米、凱倫.史勞特這幾位女性作家,她們用筆殺人的狠勁可是許多男作家大嘆不如的……

流暢純熟的筆法背後隱藏著見多識廣的老練,在「羅勃.蓋布瑞斯」這個新名字初登文壇之時,眼睛雪 亮的讀者與評論者們便曉得這個作家肯定別有來頭,絕非初出茅廬的新人菜鳥。直到真實身分揭露之際,多數人還是嚇了一跳,不過令大家驚訝的不只是「奇幻小說家改行寫推理」,而是「J. K. 羅琳寫出了一本在犯罪推理小說延伸線上的傑作」。

也就是說,羅琳並沒有犯下許多新人作家太想創新巔覆、最終自曝其短的常見失敗,而是採取相對保守、紮穩馬步的策略,自前人的寫作中汲取經驗,混血融合(hybrid)後在人物與情節的構思上找到自己的敘事特色,創造出讓讀者印象深刻的故事來。

這就像柯南.道爾效法艾德格.愛倫.坡,創造了別具風格的偵探主角及怪誕離奇的解謎布局,只不過道爾先寫壞了兩部長篇,才在接下來的短篇故事中確立了風格及方向。羅琳則很快地在《杜鵑的呼喚》獲得成功(或許我們可以將《臨時空缺》視為習作?),並在《抽絲剝繭》繼續前行。不可否認《哈利波特》系列對她的影響,不論是長篇書寫的掌握度與累積的高人氣,至少從這部柯莫藍.史崔克系列新作可以確認:羅琳的成功絕非僥倖偶然,而且我們現在多了一個「推理的羅琳」可讀──最好還是稱她羅勃.蓋布瑞斯,這才是在犯罪推理圈裡該被熟記的名字。

上下則文章

主題推薦RELATED STORIES

回文章列表

關閉

主題推薦

40年前的今天,美麗島事件爆發,有些人的人生從此改變

1979年12月10日的這一天是國際人權日,也是美麗島事件發生的那一天,有人被捕、有人失去家人行蹤,有人逃過一劫但仍惴惴不安,在這一天讓我們聽聽這些人的故事。

2592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