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開選單

網站服務選單

登入

頁面路徑列表

子選單列表

張妙如|英文妙筆記

【張妙如|英文妙筆記】The Burglar Who Counted the Spoons(下)

  • 字級


張妙如專欄

〔接上集〕
我個人一直是推理/偵探小說的愛好者,這類小說除了很具休閒性之外,也經常可以見識到各款「人性」,它們的故事往往都很引人入勝,更重要的:它是培養邏輯感的好物──邏輯很有用,人如果沒廣大知識,憑著邏輯推論也常能補足智識之不足,它就像是打通了你的任督二脈,讓你憑藉著常識的基礎就能觸類旁通,它也鼓勵你大膽想像、推翻框架!我覺得這類書如果是屬於點心類,它也是道健康有益的點心。

The Burglar Who Counted the Spoons
The Burglar Who Counted the Spoons
羅登拔應雷之邀去案發現場發表感言,他推斷在宵小闖入時,這位愛好藝術的女主人已經往生了,因為現場散亂一地的小物竟沒有一件是壓在死者身下的,同時也無扭打跡象,可見是人死亡在先,東西被亂散在後。可是羅登拔也說,如果他闖空門時剛巧撞上屍體,為避免惹上罪責更重的殺人嫌疑,他應該會放棄偷竊,就算決定繼續偷,也不會花太多時間停留,但從現場沒有任何一小物被打破的狀態看,小偷相當花時間去留心……再者,死者若不是小偷闖入後殺的,她又是怎麼死的?更重要的,羅登拔認為小偷有鑰匙,因為門窗上都沒有強行開鎖的痕跡。還有一件奇怪的小小事:死者當晚穿的外套的鈕扣少了一顆,看起來是被人仔細剪下的。

這些都給了雷不少靈感,尤其死者有四名子女,每個子女手中都有老家的鑰匙,每個人都能從母親的死亡中,獲得自身經濟壓力的舒緩……換言之,每個人都有犯罪動機。

可是另一方面,羅登拔的滿意客戶這回要他去偷一支特定湯匙,該湯匙有個扣子圖樣,這巧合也令人起疑。該客戶提供羅登拔湯匙的所在地,甚至是和該物主接近的良方,可是羅登拔發現這個任務比他想像中更難上天,不僅僅是這棟大樓保全做得極其縝密,屋主本人更因罹患罕見心理病而足不出戶!幸好天無絕人之路,羅登拔發現該屋主雇用的一位員工是他那難忘的一夜情人的朋友,這簡直讓他芳心大亂,亂到竟然要繞遠路去找出那位一夜情人,再透過她來連絡她朋友──明明現實的處境是相反,他羅登拔直接可以連絡上這位朋友,但卻找不到他的一夜情人。可見羅登拔用情有多深(?),用盡藉口就是想和女神再續前緣。

兩個看似沒有關連的事件和人馬,之後會有怎樣的交集?這一點我不能再多說了。不過,讓人驚訝的是台灣人在這本書裡居然很有戲份耶!而且還成了台灣之光(?)。

羅登拔和卡洛琳每天中午都會去一家叫做「兩個來自台中的傢伙」的小店買午餐外帶,每天賣台灣食物給他們的,是一個英文不太好的台灣女孩,結果這女孩不但英文沒問題,更是茱莉亞音樂學院的學生,平日為了斷拒騷擾,她假裝自己是菜英文,甚至店裡的每道菜都叫著同一個莫名其妙的英文名字。後來她因為屢次要去羅登拔的書店買一本書卻屢次遇休,最後終於逮到店主開門營業時,兩人驚訝互認並燃起了火花,此後羅登拔就徹底忘記一夜情傷的事了,連卡洛琳都為他的重生而高興。

我個人也覺得這段插曲還蠻勵志的,尤其這還是本書結束重點……那我就順便喊一下「台灣人加油」好了,嗯,台灣,加油喔。


I'll take your word for it.
我會相信你說的

I'd probably stand a better chance with a Ouija board.

我可能問碟仙還比較有希望。

With the devil-may-care attitude I seemed to have acquired, I'd left my bargain table on the sidewalk when I went to meet Chloe.
以一種我似乎已養成的鬼才在意的態度,當我去見Chloe時我把我的特價花車留在走廊上。
妙158
(圖/張妙如)

When you can't get a song out of your head, when it's Muzak and your mind's the elevator, when it keeps repeating on you like a decimal or a bad burrito, there's a word for it. You've got what's called an earworm, and sooner or later it will go away. But until it does, well, it doesn't.

當你無法把一首歌從腦海裡消除時,當外面在播莫扎克而你的心是廉價音樂時,當它像個小數或爛餅一直向你重覆時,有個詞用來稱呼這。你得了個叫做耳蟲的東西,遲早它會消失。但直到它消失,偉鵝,它就是不消失。

"Right. The two of them head up a little theater company, what you call off-off-Broadway." He frowned. "Isn't that a double negative, Bernie? If something's off-off-Broadway, doesn't that put it back on Broadway?"
"I don't think so."

「對。這兩人組了個劇場公司,我們說的外外百老匯。」他皺眉。「那不是兩個負號嗎,柏尼?如果某物是外外百老匯,那難道沒有負負得正而變回百老匯?」
「我不這麼認為。」




交換日記16
交換日記16



張妙如

從服裝設計跳到漫畫家,再轉而興起圖文創作的潮流,近年更嘗試寫偵探小說。著有《交換日記》、《西雅圖妙記》等,作品風格走輕鬆休閒路線,耐看又帶著時髦感。現今旅居西雅圖。最新作品為西雅圖妙記7《交換日記16》

上下則文章

主題推薦RELATED STORIES

回文章列表

關閉

主題推薦

四位小說家×四個光與暗的故事──李維菁、張國立、傅月庵、黃麗群的鱈魚角之晨

《光與暗的故事》由史蒂芬・金、傑佛瑞・迪佛、李・查德和麥可・康納利等18位天王級作家,一人以一幅愛德華・霍普名畫為題材,自由想像,創作全新小說,台灣四位不同風格的作家──李維菁、張國立、傅月庵、黃麗群也各自創作,為讀者提供了這幅畫各異其趣的故事版本。

3577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