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開選單

網站服務選單

登入

頁面路徑列表

子選單列表

米果|吃一口日本小說

【米果|日本小說教我的事】而今閱讀三島由紀夫的濃烈青春

  • 字級


米果專欄

在所謂的「文青」最渴望成為「文青」的年頭,必然要讀過三島由紀夫才有辦法沾點邊,但我那時候到底在幹嘛?或許,我從來沒有在文青的領域裡面蹲下來做點什麼,所以,三島由紀夫的小說,好像是模糊記憶裡的某種傳說那樣存在著。

我當然知道他自殺身亡,那又是傳說更為神秘的部分,直到,這本嵌入螢光黃字體的褐色復古書封,出現在網路書店的某個框格中,我立刻按鍵下單,毫不猶豫地,在三島由紀夫死後的數十年,偷窺他的青春。

我青春漫遊的時代:三島由紀夫的青春記事
我青春漫遊的時代:三島由紀夫的青春記事
中譯本書名為《我青春漫遊的時代》,日文書名卻是《私の遍歴時代》,查了一下書籍資料,原來是38歲的三島由紀夫,回顧自己17歲到26歲之間,從學習院中等科時代,到戰後以文壇新人出道,名作〈假面的告白〉發表,環遊世界歸來的那段歲月……之中還包括他自爆和太宰治會面的經過,共20個篇章,1963年在《東京新聞》夕刊連載,之後由「講談社」發行單行本。但中譯本其實還收錄了東京新聞連載之外的一些刊物發表短文,年份也延伸到1970年,包括在《婦人公論》發表了一篇〈作家與結婚〉,坦率訴說他為何要相親結婚的理由,相當有趣。

不過,書寫這些文章的三島由紀夫,在45歲那年,1970年11月25日,切腹自殺身亡,這本書的最末一篇文章,卻是1970年9月發表於《邊境》的〈陀螺〉。那日期與標題,有種難以言喻的複雜感。

思春期的少年說他想要「談一場清純的戀情,一生只那麼一次就行」;第一次到志賀高原旅行,第一次不知節制地喝了啤酒直到爛醉嘔吐,「儘管如此,我仍認為嘔吐後的快感和佯裝若無其事,是我邁向成人的必經階段。

文學家回首自己的青春,既坦白又大膽,甚至濃烈而危險。「我既然身為小說家,首先就必須是個情感狂放的男子漢。」自承在25歲之前,情感始終劇烈起伏,經常受到孤獨的折磨,因此嫉恨世間平凡的青春,認為自己是「一個怪異而莫名嗤笑的25歲老人」。

可是在戰爭的苦悶中,熱中於文學的青年,「總覺得自己隨時都可能死去……每次警報聲響起,膽大的戰友仍照睡不誤,我卻抱著剛落筆的文稿,躲進潮濕的防空洞裡。

1963年,38歲的三島由紀夫這麼寫著,「我很快地開始思索年輕和青春的荒謬性,但若說『年老』能帶來樂趣嗎?我又無法坦然接受。

在三島由紀夫過世43年之後,以中文的形式,閱讀他書寫青春的篇章,尤其書封那張黑白照片,蒼白的尖下巴,隱約的倔強和少許的青澀,對比於青壯年的三島由紀夫,肌肉精壯的尖銳,剛硬的表情,以及切腹死諫的武士殉道,怎麼就覺得,憂傷漸漸巨大了起來。

太陽與鐵
太陽與鐵
新戀愛講座
新戀愛講座
不道德教育講座
不道德教育講座
文章讀本
文章讀本
金閣寺
金閣寺
美德的徘徊
美德的徘徊
愛的饑渴
愛的饑渴
午後曳航
午後曳航
豐饒之海四部曲
豐饒之海四部曲

譯者「邱振瑞」亦是讓我毫不猶豫選讀這本書的理由。我讀過他翻譯的貴志祐介小說《黑暗之家》,讀過見城徹的《編輯這種病》,由他將三島由紀夫的青春篇章譯成中文,光是譯者的名字出現在書封,對我這偏執挑嘴的讀者來說,亦即代表某種成分的安心感。

讀過這本青春紀實,忍不住上網查了三島由紀夫自殺事件的文字敘述,想要藉由這些青春遍歷的證據,包括文學的執著、思春的情緒與人生存在的意見,來揣測三島最終以這般激烈的方法離世的動機。不過,稍稍沈澱,只覺得自己想要藉由網路搜尋藉以抽絲剝繭的行徑,除了推理的實踐之外,似乎也沒有任何意義,畢竟,那已經成為三島由紀夫的人生了。



 

台北.同棲生活
台北.同棲生活


米果MIMIKO

寫小說、散文、棒球隨筆、部落格/重度網路使用者,很少看歐美電影與歐美翻譯小說,因為對西洋人有辨識障礙/喜歡書寫,但恐懼出書/想要靠書寫小說維生,但已經知道不可能。部落格【私‧生活意見】。著有《慾望街右轉》《只想一個人,不行嗎?》《極地天堂》《如果那是一種鄉愁叫台南》,最新作品《台北.同棲生活》

上下則文章

主題推薦RELATED STORIES

回文章列表

關閉

主題推薦

「文學是人生跟人生彼此的映照。」──第八屆聯合報文學大獎得主:郭強生

小說家郭強生以中篇小說《尋琴者》榮獲第八屆聯合報文學大獎(2021),關於郭強生的作品你知道哪些?

2088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