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這麼說,雜誌是 種突觸,扣下我們和世界碰撞的扳機。我們越過格林威治線,闖進義大利傢俱設計師的工作室、嗅聞到倫敦男士間刮起的襪子風、一整本深度剖析 「Happiness」的專題。雜誌像是從四面八方而來,見多識廣的好朋友,擁有各自鮮明的個性,熱切地傾注所見所聞。
四位在時尚、生活、社會議題與數位趨勢領域各據一方的總編輯,《GQ》國際中文版總編輯杜祖業、《Big Issue》總編輯與發行人李取中、《數位時代》總編輯盧諭緯及《小日子》編輯顧問黃威融,將在五月的「富邦講堂」分享不斷為他們帶來靈感與啟發的雜誌,以及他們如何運用編輯的管理術,蒐羅第一手材料,料理龐大資訊,並將之轉化為新鮮有料的報導。
〔總編輯|03〕黃威融/
曾任《Shopping Design》總編輯、《小日子》創刊人與編輯顧問。曾出版《在台北生存的一百個理由》《旅行是一種生理需求》等書。
(圖/富邦講堂提供)
提到《小日子》,往往離不開感性、柔軟等形容詞,的確,整本雜誌就是散發出一種「我們」要和你分享生活的溫度,沒有張揚的封面,連紙質都顯得素樸。黃威融說,「為了要掌握這樣細微的生活感,其實要有超乎常人的理性計算和支撐。」對於視覺和文字上的琢磨,是從在《Shopping Design》擔任總編輯時期,就持續思索和實驗的問題。
綜觀台灣的雜誌,常以國外大廠牌的廣告沙龍照作為封面,但對讀者來說,因為既非白人,也不住在第五大道,因此畫面華麗,但不動人,幾乎是不存在於你我平日的生活當中。也因此,2007年4月號《Shopping Design》在封面視覺上做了重大突破,在實踐大學設計學院安郁茜老師民生社區的住宅中拍攝,畫面是這樣的:一處公寓內的一景,遠方有個女子的側影。連那個女子長什麼樣子,你都看不清楚,近乎莒哈絲的筆調。但讀者可以輕鬆地掌握住這張照片的生活感,因為有「人」的氛圍。
〔黃威融心中的好雜誌〕
1. 《Apartamento》
這本由巴塞隆那和米蘭編輯團隊策劃製作的日常生活設計期刊,就是「生活感」的最完美示範,那樣的寫實,是經過反覆推敲過得出的結果,這是一種不露痕跡的設計、看似鬆散卻不遺漏所有訊息。每本雜誌應該是呈現出所在地生活的模樣。而所有的細節都在透漏要訴說的事情。特別是在平板電腦和電子書的時代,閱讀雜誌則格外具有趣味。
2.《Vanity Fair》
美國的《Vanity Fair》(浮華世界),是一本以好萊塢、政治、皇室、華爾街、國際新聞、時尚、社會、醜聞與房地產為主要話題的雜誌。而從封面,無論是黛咪摩爾懷孕、前法國總統夫人卡拉布妮,或是名模吉賽兒的巴西里約時尚專題……等不勝枚舉的封面,人物照片都是直接遮住《Vanity Fair》的logo。這個明顯的細節,就可以看出國外雜誌總編,給予封面很大的發揮空間,並不堅守logo必須完整示人的原則。
《Vanity Fair》2003年的「好萊塢特輯」,封面卡司陣容超華麗
此外,他們每年二月會推出「好萊塢特輯」(Hollywood Issue),集結符合當年主題的歐美電影圈的大牌影星,拍攝超夢幻封面,是追星族、名流控最喜愛的年度封面。如2003年的好萊塢特輯,封面是湯姆漢克、湯姆克魯斯、哈里遜福特、傑克尼克遜、布萊德彼特、愛德華諾頓、裘德洛、山謬傑克森、唐其鐸、休葛蘭、丹尼斯奎德、伊旺麥奎格、麥特戴蒙13位男星,根本就是電影圈的洋基隊組合!他們還會透過每年奧斯卡頒獎典禮,或白宮記者會後舉辦派對,將《Vanity Fair》炒作成一本上流社會的讀本刊物。此外,更重金向作家與攝影師邀稿,特別是在數位相機氾濫,當人人都可以製造影像的時代,他們深厚的人脈手腕,和極高的攝影規格,是拍攝出讓人驚奇封面的決定性因素。
3.《New York》——為紐約人量身打造的雜誌
這本創立於1968年的美國週刊,鎖定紐約市的生活情報。除了有「Where to Eat」、「Reasons to Love New York」的年度經典專題,封面同樣打名人牌,但定義更為寬廣,如曾迫降在哈德遜河成功解救乘客的英雄機長Chesley Sullenberger 、被封為iGod的Steve Jobs以及臉書創辦人Mark Zuckerberg都曾經是封面人物。以封面來看,如2012年11月號捕捉閃電劃過紐約市區的空拍照,或2012年8月號Sex專題,將兩瓣嘴唇的特寫拍得像梨山水蜜桃的封面,都可以發現雜誌的封面製作預算高昂,才能在暴風雨的天候中租借直升機、尋找嘴唇模特兒……等。
另外,美術與設計能反映出一個社會前衛或保守的態度,在《New York》可以看到前衛、幽默感、具實驗性的荷蘭式視覺表現,這本刊物正如紐約這個大都會,個性多變、開放、勇於與眾不同。
4. 《Monocle》——全球議題雜誌
無論是總編輯Tyler Brûlé本人,他的才氣已成為國際雜誌圈的傳奇,《Monocle》雜誌本身也已經是雜誌編輯課的經典教材,這本讓許多總編輯心儀的歐洲商業與生活雜誌,是本超級歐洲氣質的刊物,閱讀群眾鎖定高階經理人,城市指南、軟性事物加上如《經濟學人》的扎實內容。
在版面設計上,重視閱讀的舒適感,圖文分開、採用三欄式的設計,每個段落的文字也不會太多。時尚廣告則採用素人入鏡,拍出簡單、富質感的氛圍,並沒有如明星代言那樣過分的距離感,讓人產生「原來我也可以穿得這麼好看」的認同感。關於這本雜誌,實在不需要再多說了。最快的方式就是自己找一本來看吧。
5. 《Pen》
雙週刊生活雜誌《Pen》是日本相當出色的雜誌範本之一,和《Brutus》、《Casa Brutus》齊名。設定的主題非常廣泛,除了基本的時尚、汽車、名錶、3C、旅遊,也會有讓人意想不到的報導,如日本國粹相撲、日本戰國武將大分析,甚至是世界各國的兒童教育,連美國甘迺迪總統去世50週年也出版特刊,鉅細靡遺地介紹其人其事。
在「甘迺迪特刊」中,《Pen》是這樣鋪陳這位傳奇總統的:首先是甘迺迪和夫人賈桂琳在飛機前擁吻的照片,讓其溫柔形象躍然而出,接著是他在不同時期的照片,可以索引年歲增長的神情軌跡。以及遇刺後,警方的兇手調查事件簿,列舉了當時的嫌犯以及辦案過程。最後是甘迺迪喜愛的穿搭與配件,透過物件,讓讀者再一次拼湊這位在美國人心中具有不可抹滅地位的總統,幾乎是一本詳盡而生動的人物小史。
6. 《FRaU》——30代女性雜誌
這本鎖定30歲女性的日本生活雜誌,在創刊20週年的8月號特別推出「感謝台灣」專輯,銘謝台灣在311震災中的鉅額捐款,報導台灣的旅遊情報。光是看封面,就可以發現日本人完全是用不同的邏輯和眼光在拍台灣:模特兒榮倉奈奈一身輕便,手上拎著紅白塑膠袋(什麼,不是名牌包!?),坐在大稻埕迪化街的矮牆上(什麼,不是在台北101前面!?),旁邊還有瓦斯桶外漏的雞蛋仔攤販(什麼,這也入鏡!?)。連內文中的小吃介紹,也不是表面功夫,而是地道吃法,對於細節一點都不馬虎(連蛋餅要加醬油膏都知道!)。對日本人來說,這樣才是他們眼中不經包裝的台灣。
7. 《City Magazine號外》
這本香港老牌雜誌,在1976年由陳冠中和一群志氣相投的朋友所創立,以「城市」生活為最核心的觀察,試著表達他那一代人(具有留洋經驗、中產階級)的思想和趣味。《號外》也是最早將時裝、精品廣告置入雜誌的先驅,比台灣早了十幾年。與這本雜誌密不可分的知識分子氣質,以及視覺美術,讓它成為香港雜誌史上的前鋒。
當時的創刊夥伴,後來都成為香港文化圈的重要推手,如封面攝影張叔平後來成為王家衛御用的美術總監與服裝設計師;撰稿作者劉天蘭,目前被譽為中國首席形象顧問;而當時擔任服裝助理的譚燕玉,後來創立服裝品牌Vivienne Tam,成了國際知名的華裔設計師,《號外》所帶起的文化旋風不可小覷。目前該雜誌由台灣作家、文化評論家張鐵志接手,讓雜誌更具社會關懷和批判力道。
回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