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開選單

網站服務選單

登入

頁面路徑列表

子選單列表

博客來選書

一場緩慢的觀看,一本從死亡開始倒敘的傳記──五月選書《不要靜靜走入長夜》

  • 字級

不要靜靜走入長夜:大藝術家如何面對死亡,在死亡之中度過日常

不要靜靜走入長夜:大藝術家如何面對死亡,在死亡之中度過日常

如今的世界,訊息流動方式極為快速,聽聞一個人物過世的消息,我們會怎樣敘述他這個人?

貼一個RIP符號、加幾句感嘆,再附幾個頁面連結——這是省略了時間脈絡的速成網路告別式。一旦對事物沒有足夠時間的觀看,我們能看到它的立體樣貌、理解它的內涵嗎?

初次拿到《The Violet Hour》的書稿時,先引起我好奇的是它的副書名:great writers at the end,大作家的最終時刻。這書所寫的五位人物都有重要著作流傳於世,透過作品展現出不凡的心靈活動。

然而一位創作者藉由他的作品所打造的形象,就等於他的真實性格嗎?這些擁有強大創造力的人,死去的方式也比較有創意嗎?他們會怎樣在死亡陰影之下度過日常時刻?

帶著這樣的疑問,我開始讀稿子。第一章描寫蘇珊桑塔格的開頭就勾住了我:那個開頭具備一部好小說所能提供的力道,幾句話就勾勒出主事件、人物的最強烈特性。大略讀完這五個人物的描寫之後,我發現這位作者對待筆下人物的態度並不是崇拜,卻是看見了人的陰影,那些恐懼、脆弱、謊言和欺瞞。

以寫作方法來說,這書結合了深度報導、訪談與評論。要歸類的話,它是人物小傳,也是作品評述;它是非虛構書寫,卻飽含文學性。以主題來論,它談的是生死,也是藝術創作心理的剖析。至此,我便決定要做這本書了。跨文類的書寫向來吸引我;書中人物在掙扎過程中閃現的亮光與暗影,讓我對生命充滿敬意。
(到了編輯階段,從書末附錄的資料來源知道這位作者研讀了哪些資料,訪談了多位人士,以及她在書寫過程中不斷自問她為何要探索這個主題。想像這過程所牽涉的消化、反芻、整理、剪裁,這種寫作誠意深深打動我。)


這本書帶著我進行一場緩慢的觀看,看創造者的心靈如何與死亡暗影相處:有人轉頭不認,當作它不存在;有人保持清醒到最後一刻;有人過早對黑暗有所預感而促使它成真;有人正面與之對決;也有人與之共舞,遊戲於其中。

而如果像佛洛伊德所說的,「生物只想以自己的風格死去」,那麼,面對死亡的風格,也是一種創造生命的方式。


陳郁馨
木馬文化總編輯 

 

上下則文章

主題推薦RELATED STORIES

回文章列表

關閉

主題推薦

三八婦女節│5篇女性權益好文推薦

國際婦女節為紀念婦女的貢獻與女性爭取權利犧牲而成立,在這一天推薦你五篇女性權益相關好文!

132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