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謝仲其(《攻殼機動隊》典藏版譯者)
所有的複雜系統都有一種能力,能使秩序及混亂達到某種特別的平衡。在這個我們稱之為「混沌邊緣」的平衡點上,……生命正好有足夠的穩定性來維繫生命力,而也正好有足夠的創造力,使其不負生命之名。
——M. Mitchell Waldrop《複雜》(Complexity: The Emerging Science at the Edge of Order and Chaos)
《攻殼機動隊》(Ghost in the Shell)已經歷過這麼多次影視改編,但即使是熟悉這些影視作品的讀者,初次閱讀漫畫原作仍舊會感到詫異。一方面,原作在個人電腦剛興起不久、手機根本不存在,一般人根本接觸不到網際網路的時代中率先探入網路未來、為後來的影視作品鋪下無比豐厚的基礎土壤;另一方面,無論這些改編作致意、拼貼了多少原作的劇情,也只是影視創作者各自借「殼」發揮,各作品與原作間一向存在著根本的思維差異。要透析這初刊載以來28年不衰的cyberpunk系列,我們不可能忽略那躲藏在原作殼裡、名為「士郎正宗」的鬼魂。
「鬼魂」這比喻縱然取自英文書名,倒也切合士郎的形象。自出道起,士郎正宗從來沒有在任何傳媒上露面,其個人照片與真實姓名從未公開(是的,你在搜尋網站查到標示為士郎正宗的照片,全都不是他本人)。厭惡社交場面的他,盡可能推辭所有對創作無益的會面,寧可花更多時間在繪畫、構思與吸收資料上。同樣拒絕露面的神祕作者,我們可以與撰寫《萬有引力之虹》(Gravity's Rainbow)的小說家湯瑪斯.品瓊(Thomas Pynchon)一比(有趣的是,兩人也都以故事高度複雜、跨足各種學問領域而聞名)。
如果只能用一個詞來形容士郎正宗的風格,我認為再沒有比「複雜」更合適的詞彙了。士郎創作的複雜是全方位的:繪畫、構圖、材質、設定、劇情、思想……,他簡直對複雜有一種強迫症般的癖好,不斷地推向極限;但另一方面,他又懂得拿捏複雜之上的純粹表現力道,讓作品不至過於曲高和寡、孤芳自賞。
從繪畫說起吧。出身藝術世家、自小學畫並就讀美術學院(之後曾在高中擔任美術老師數年)使得士郎從一開始就具備強大的美術底子,但是他的繪畫才能與欲望遠遠不止於此。士郎正宗不斷提升繪畫功力、嘗試不同的先進繪圖手法與風格可能性(我們可以在3本《攻殼機動隊》看到他在動漫風與寫實風之間的極度變化)。因為高強的美術與設計能力,他常常受邀為遊戲、動畫設計人物機械,或為小說繪製插畫。
動作構圖的高精密掌控、繁複而寫實化的線條,使得士郎正宗常被拿來與《阿基拉》作者大友克洋比較,但比起大友森冷的無機化構圖,士郎更喜愛乍看混亂、實則充滿細節躍動感的動作場面。細緻的景觀,與精彩奔放的動作構圖及狀聲字設計,讓讀者反覆閱讀仍可以在書頁間隨處體驗驚喜與亢奮(不過對翻譯與排版來說,要一一找出這些細碎文字處理,可就成了苦差事)。他對於作品的呈現異常執著,為了追求畫面的表現力,不惜大量廢除幾近完成、甚至已完成的稿頁重新構圖。編劇耗神、雕功精細又力求完美,因此產量極少,每一本單行本新作都令漫畫迷望穿秋水。
士郎正宗畫作景觀細緻,動作構圖奔放,狀聲字設計也是一大特色(圖/臉譜出版提供© Shirow Masamune / Kodansha Ltd.)
橫陳在漫畫框格間的大段文字,是士郎最出名(或說惡名昭彰)的特色。如果我說士郎正宗其實不愛「解釋」,可能會讓人跌破眼鏡。但仔細審視這些文字,大多數是在解釋設定背後的延伸構思,與他對相關議題的感想,而不是解釋情節本身。對於劇情人物所運用的大量專業用語及自創用詞,士郎正宗反而希望盡可能減少解釋,讓讀者直接進入那個幻想科技都已稀鬆平常的世界情境。
甚至,在他錯綜複雜的懸疑推理劇情中,某些角色的言行舉動可能牽涉到他不為人知的過去、可能是各種派系勢力勾心鬥角的針鋒相對,甚至是牽涉整個世界觀的重大背景設定,這些也往往不在作者的文字解釋範圍,有些可以望文生義,有些則真的難以捉摸。因此愛好士郎作品的讀者,在跨越精美繪畫、精彩動作場面的魅力之後,勢必要時時抱持著邏輯推理能力與好奇心,發揮情境猜謎的水平思考,與作者展開一場鬥智之旅,才能充分體會作品中的智性趣味。
漫畫框格間的大段文字是士郎最出名(或說惡名昭彰)的特色(圖/臉譜出版提供© Shirow Masamune / Kodansha Ltd.)
貫串故事情節與文字的,自然是他不斷流露的跨領域學識。在沒有維基百科可查的前網路時代,士郎正宗在大量的紙本書籍資料間,建立起龐雜的知識網路:美術、軍武、政治、國際、諜報、天文、物理、化學、電機、資訊科學、生物、民俗、神祕學、宗教、哲學……交錯纏繞在他的故事設定之中,超越炫學的單純拼貼而轉化為他獨特的想像世界觀。這總讓我想到,同樣橫跨各種科學領域的複雜系統科學,野心勃勃地在宇宙森羅萬象間要找出能彼此解釋的共通規則,從芥子到須彌、從有形到無形、從有情到無情……
士郎正宗也如複雜系統的研究者,高度關注「生命」這個自然萬物間最複雜難解的現象。據他說,幼時閱讀的《昆蟲記》(Souvenirs entomologiques)與《小獵犬號環球航行記》(The Voyage of the Beagle)帶來的影響,比起任何科幻讀物都來得深。雖然大量吸收、想像各種尖端科技,士郎的作品仍然處處取法自然,尤其從書中攻殼車的設計取經自蜘蛛、厘米機器人的設計模擬蜂類,可看出他對昆蟲的熱愛。而《攻殼機動隊》的核心命題,正是生命現象「心靈」與「肉體」的(非)二元論。在此,士郎再一次地親近複雜系統科學的系統性思考,將生命現象放到整個宇宙的尺度來探討。呼應著士郎其他作品,從科技幻想當中呈現出生命發展的多樣化與複雜性,將不受各種二元對立牽制而僵化(「系統動脈硬化」),持續遊走在混沌的邊緣,綻放出多彩斑斕的光華。
近十幾年來,因為各種公私因素,士郎正宗已經完全停止劇情漫畫的創作發表了。如今《攻殼機動隊》又再一次獲得新的改編作品。希望新的讀者能以此為契機,重新閱讀這歷久彌新的漫畫經典,也希望士郎老師能早日回歸,再給我們一記複雜的震撼。
謝仲其
聲音藝術家、電腦作曲、劇場配樂、錄音、評論、企劃、翻譯。長期參與科技藝術領域,經驗豐富。同時為動漫文化網路雜誌《逗貓棒電子報》專欄作家,撰文並翻譯多篇日文動漫畫業界報導及深度訪談,為華文僅見的第一手業界前線介紹。
回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