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怎麼說呢,楊隸亞這本《女子漢》是本不安於室之書。難以想像,當一個人好不容易可以站在舞台上握住麥克風時,卻決定唱得這麼輕,這麼不在意。她的筆法簡直像惡作劇,讓人不禁想起李文秀,金庸小說《白馬嘯西風》的主角,在歷經一番愛恨交錯人消瘦的爭鬥之後,李文秀由著白馬帶她一步步回到中原。而金老也終於在此時,完成了這個角色的精魄:江南有楊柳、桃花,有燕子,金魚……漢人中有的是英俊勇武的少年,倜儻瀟灑的少年……,但這個美麗的姑娘就像古高昌國人那樣固執:「那都是很好很好的,可是我偏不喜歡。」
楊隸亞遣詞也有這調調,相較於李文秀的蕭索,這位少男系女孩卻彷彿是懷著一種莫測高深的微笑說道:「那都是很好很好的,可是我偏不喜歡喔!」於是,理應長情之處,作家突然跟讀者聊起屁屁體操;上一秒鐘還在悼念因兩岸因素而流離無依的夫妻姻緣,下一秒復又抱怨起成人紙尿褲的糞臭味;談男女在情感市場上的對價,感言卻讓人理智線一緊:「女神也會老,降格成凡人,或是變成歐巴桑,流星花園杉菜變酸菜」。
捧讀時幾乎可以聞見有誰以只有兩個人可以聽見的音量訴說:你可以掉淚但不要太多,你可以笑,但也別笑到露出牙齦嘛。
這本書呈現給讀者的即是這樣的中庸美學:讓人「怦然心痛」的人生整理魔法。讀此書時最好人生還有些壯志,但已遭了些挫折,有那麼一點失意但不要太多,有一點詩意,但同樣地也不要太多。什麼都取一些,悲傷或者愉悅都好,唯有一點必須銘刻於心:不要太多。楊隸亞是工於化學的作家,反覆調整文章各元素的劑量與比例,確保其呈現出人生的真實面貌。
她不要你濫情,也不要你無動於衷。在書寫傷痛與悵惘時,作家很容易一個不慎反遭文字所噬,但楊隸亞並不,她往往以舉重若輕的筆調拂觸創口,陽春白雪之曲,她可以編成下里巴人。在讀者即將誤會作家能耐不過如此時,她又眼明手快地端出〈洗手歌〉,堅定果斷地說服你,要寫得很沉很沉,我也是可以的。
〈洗手歌〉,作家寫上一輩與上上一輩的家事。一夫一妻一女一兒。夫在外與情人同居,妻從此寄情於洗手之中,名為洗手,實則是藉由水液帶走內心與他人共事一夫的不潔感。而目睹家變的女兒,敏弱的精神一直承受不住,於是也漸漸壞了,還壞得青出於藍。兒子(亦為作家的父),做為家中唯一的男性,支付的代價除了高昂的水費帳單,尚有因擔憂母姐而暗暗騰起的胃食道逆流。
祖母沒有將美麗的旗袍或玉鐲首飾傳給姑姑,倒是傳遞了水的愛與恨。洗手彷彿變成家族內偉大的女性事業,姑姑的天賦有如最佳接班人,傳唱的範圍擴大,超乎情歌民謠曲調。不只洗出愛與恨,還洗出夢。夜不能寐的輾轉午夜時分,她夢遊似的晃蕩,步伐踟躕,我揉揉雙眼起身探視,蒼白雙手於洗手台內,洗了又洗,洗了又搓,洗成一條耗損破敗,失去顏色的舊衫布,也將自己洗成一只沒有靈光的幽魂,從此見了人只會憨笑。
整首歌的命題,大概就是「若一個人的道德系統太乾淨,終釀成家族性的悲劇」,領悟這件事需要緣分,處理得好則需要天分,楊隸亞顯然緣分天分俱足。寫家族中悲戀畸情的作者有之,寫得橫空出眾者卻很少,〈洗手歌〉絕對名列其中。
但楊隸亞擅長的事不只一樁,她還精於時空之切割,輕慢懶倦又饒富耐心,故作不經心卻無比鑿確,像是以暖熱解剖刀架在脂冷奶油上,整座時代的背景都給她熔斷。那是個孟克柔名氣大於桂綸鎂的時代,張國榮還在螢幕上美目盼兮的時代,也是我們還對《我猜我猜我猜猜猜》認真的時代。也只有在這時刻,作家語氣終於稀罕地埋著薄薄的感傷,好像某些事物正要華美,有些人正要矜貴,有些日子正要長安,好不容易,她好不容易趕上了那輛末班車,才正要聚精會神地欣賞,卻愀然發現,眼前這花好月圓的景致已隱隱浮拓出敗象。我們還沒走到2046,2046卻已經結束了。
在〈請回答,一九九七〉中,作家提到,錄音帶的 A 面是主打歌而 B 面是歌手的實驗室,相較於 A 面,她往往更珍惜 B 面,因 A 面是站在群眾前的模樣,而 B 面是自己的小劇場。從中也能窺見楊隸亞的創作理型,在討好別人與做自己之間,她心中已有了定見。於是《女子漢》有戚艷的鄉土劇,也有不需要驚動大腦的都市愛情,可以說命理也可以談如何成為文青。偶爾可以聽到指尖在黑白琴鍵上滑動的聲音,興致一來又跟你聊起電影。
《女子漢》有沒有留下一些懸而未解之處?有的,書中楊隸亞反覆點出一種存在,處於明媚與黯影之間,處於白天與黑夜交換之際,她並且指出,那些存在都「不是蘋果」,那麼多的描述,卻獨獨不給出定義,到底,蘋果是什麼?慧黠的作家沒有說得太多。是疏懶嗎?不想一口氣養刁讀者嗎?還是說,作家也還在思考著,不能成為蘋果之後,還有其他的可能嗎?
已經很久很久,沒能等到這麼誠實且懂得嬉鬧的作家了。〈結婚座〉中,楊隸亞自白「我只是不想活得那麼狡猾」,但她難道不知道,在這個人人被要求得活得勤勉自強的年代,那樣明快地投降,難道不是,另一種技巧更為高妙的狡猾嗎?所以,我們怎能不期待,這顆老不按著軌跡移動的禍星,下一回要以怎樣的新奇姿態降落?
作者簡介
居於台中。
喜歡鸚鵡,喜歡觀察那些別人習以為常的事。
著有《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已改編成電視劇)、《可是我偏偏不喜歡》、小說《上流兒童》、《我們沒有祕密》、《致命登入》。
✎作家金句:「山窮水盡時,故事會帶領你活下去。」
延伸閱讀
1. 【專訪】《女子漢》楊隸亞:對我而言,又女又男的狀態可能就是一種「好」
2. 【書評】吳曉樂:歷劫歸來的人──讀廖梅璇《當我參加她外公的追思禮拜》
回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