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開選單

網站服務選單

登入

頁面路徑列表

子選單列表

一起看圖文

【好評.外文童書】「安於匱乏」的happy ending?──讀繪本《市場街最後一站》

  • 字級



繪本《市場街最後一站》曾獲紐伯瑞獎、凱迪克銀牌獎等獎項


市場街最後一站

市場街最後一站

從2015年甫出版一直紅到現在的Last Stop on Market Street (中譯《市場街最後一站》)是一部得獎無數的作品,卻也是得獎價值一直受到爭議的作品,許多讀者及評論家認為這本書的得獎是「政治考量勝過實質長處」、或是「多元化考量勝過品質考量」(diversity trumpeted quality),這些爭議都應該在我們閱讀這本繪本時,為我們開啟更多思考的面向。

Last Stop on Market Street 講的是一個老奶奶在星期天帶著她的孫子CJ,從教堂搭公車橫越市區到救濟窮人的愛心廚房「soup kitchen」當志工的故事。一路上,CJ不斷向奶奶提出很多問題:為什麼我們沒有自己的車?為什麼我們要坐公車?為什麼我沒有腳踏車?為什麼我沒有隨身聽?為什麼我們要到貧窮社區的愛心廚房?……等等。


這個簡單故事的可貴之處在於它抓到、並試圖處理一個孩子體認到他的貧窮的那個重要時刻,在這樣的關鍵時刻,沒錯,老奶奶的回答充滿智慧;沒錯,老奶奶的回答(或許)讓CJ不再憤世忌俗,讓CJ可以看到醜陋中的美麗、貧窮中的富裕。

但老奶奶的安於現狀、處之泰然,雖然是這本繪本的美好,也是它的問題。

Last Stop on Market Street

Last Stop on Market Street

詳細注意Last Stop on Market Street 的繪圖,不難發現老奶奶與CJ並不是「種族中立」的角色(在美國不可能有種族中立的選項),他們是在美國最難從貧困中翻身的黑人。可以問的問題是:為什麼這樣的主角要是黑人呢?一個描寫如何面對「不足」或甚至「匱乏」的故事主角,可不可以是白人呢?這樣一本描寫「黑人」小孩體認到他的貧窮的那一刻,應該被說是「誠實」?還是再次加深了一個貧窮黑人的「刻板印象」?

還有一個有趣的問題是,這本描寫一個貧窮黑人孩子的童書,到底預設的讀者群是誰呢?我們幾乎可以確定,會讀、買、討論這本童書的,絕大多數會是中產階級(及以上)的(非黑人)父母,也就是說,很有可能不是CJ所屬於的那個族群,那麼,這個安於現狀及處之泰然的態度,是給那些富裕安足的小讀者們的建議嗎?(很顯然,他們並不需要);如果不是,那麼美好化這樣一個「安於不足」的態度,是讓中產階級(及以上)的父母孩子合理化社會中的不平等嗎?並自圓其說懸殊的社經地位差距嗎?所以這部繪本的美好,會不會其實是一種粉飾太平的自我感覺良好?某個特定族群在物質上的不足與不及,一個種族與階級的死結,在這本繪本中再次被強化,然後又再次被否認。

Last Stop on Market Street 之所以特別、在眾多童書中勝出,是因為它處理了一個童書中不常出現的主題——貧窮與羨慕。但這個欽羨是令人心痛的欽羨,因為CJ只不過是渴望擁有大部分孩子都可能擁有的東西,這個貧窮與卑微的欽羨,對照著多數童書中經常描繪的富足與瑰麗,直視現實的描繪,讓本書成為一本有政治訊息與多元主題的童書。

但是,它處理這兩個主題的方法,終究還是掉回了童書那happy ending的基調。CJ與老奶奶雖然不富有,卻還是到愛心廚房去幫助更窮的人,這是個具有高貴情操、但也令人心疼的happy ending。一個幾乎什麼都沒有的孩子(CJ很有可能也沒有父母)被教導要懂得知足,被教導還要去幫助他人;那麼,那些什麼都有、也讀著這本繪本的富足孩子呢?並且我們怎麼能、怎麼有權利叫一個孩子安於基本的不足?安於匱乏是一個happy ending嗎?這個令人心疼的「懂事」,是一種happy ending嗎?

Last Stop on Market Street 提供了讀者眾多的思辯面向,讓父母可以跟孩子討論一般童書中較罕見的幾個議題,也引發了各種有關種族、貧窮、階級及童書內容的相關討論,就這點而言它得獎當之無愧。因為這個故事,絕對不只是歌頌老奶奶的智慧這麼簡單而已。


胡培菱
美國Rutgers大學英美文學博士,台大外文所碩士,政大英語系學士。主修種族研究、人權與文學、後殖民新殖民理論及世界文學。得過一個文學獎、一個碩士論文獎、部落格「萬事美好」獲全球華人部落格大獎評選為推薦優格。現任大學教師及專業書評家。一個德混血小美女的媽媽,相信孩子眼中的世界與書本,同樣需要大人們去思索與質問。專欄文章見於《The Big Issue》大誌、MOT/TIMES、《旅人誌》。譯有童書《不歡迎大象》。個人信箱peilinghu@gmail.com

上下則文章

主題推薦RELATED STORIES

回文章列表

關閉

主題推薦

惡意是怎麼成形的?我們與惡的距離究竟有多遠?

無差別殺人事件發生的原因究竟是什麼,透過文學、戲劇作品和當事人、當事人家屬的自白,我們是否有機會離真相更近一些?

5716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