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開選單

網站服務選單

登入

頁面路徑列表

子選單列表

詩人╱私人.讀詩

【詩人╱私人.讀詩】孫梓評|鯨向海:那時候我不知道你會死

  • 字級



橫山家之味 DVD(Still Walking)

橫山家之味 DVD(Still Walking)

清明掃墓,沒能似《橫山家之味》那樣,畫面逆光,節制優雅,但家族齊聚時內裡的線團,卻總不會少:誰怎麼了,誰和誰怎麼了,誰又因為誰和誰怎麼了所以怎麼了,未及消化的情緒像來不及吃完的早餐隨手擱著,下一次凹凸時,再拿出來反芻,畢竟,「無人能怪罪才是最痛苦的」。

或者,還來不及反芻,二十分鐘車程,踅過山路幾個彎,墓地到了,一個急降坡,扁柏圈成半圓,兩旁延伸開來是一片芒果樹林,亡者日日背山眺水,突然看見一群人老了些胖了些,年年拎著總是捆得很醜的花束和一小籃水果,潤餅,幾樣其他,從黃土坡上顫巍巍走下來。有人澆水,有人壓五色墓紙,有人拿小帚把看守墓園的人沒打理乾淨的一些土塊掃起,然後擺上供品,行禮如儀,最後在刻有「祖德流芳」字樣的淺灰石矮牆上,把白煮蛋敲碎,指派誰把蛋吃了,蛋殼便隨意撒在墳上,象徵脫殼,象徵新生,那意象大概也有點春天。臨走前,點上一炷二尺「帶路香」,一路燃回家,煙霧裊裊,像在跟誰說話,讓亡者知道家的方向。

撿骨進塔後,一切從簡了。一座塔裡,許多陌生人擦肩,許多陌生的死者並肩,供桌上有時擺著棒球教練的牌位,有時是誰的女兒,有時是誰的老父。每一個死去的人,都擁有一個屬於他的死去的故事,像《六呎風雲》每一集平靜驚悚的開場,死亡就在日常之中。

有時候死亡更躲在體內,等待被找到或不被找到,其對應大概像張亦絢說:「我這一生都在持續抗拒消失的欲望。」而柯智棠則唱著:「你會在最完美的生命裡無意義地找到我/你會在最不需要經過的麥田裡面找到我/找到我或錯過我/找到我然後拉住我/找到我/錯過我/找到我/拉住我」。

被死亡找到,或是被另一人的理解找到,稍有差池,就成了鯨向海的〈那時候我不知道你會死〉:精神科醫師對病人的說話,生者對死者的說話,原應是平淡無奇的燦爛,應是「人生正要開始」,但「原來你早已準備結束」。那亦沒有任何對錯,「我知道我們不能怪你/就像你也不怪我們」──儘管「無人能怪罪才是最痛苦的」,但是有一種可能叫「了解」,另一種選擇叫「接納」,這種「不怪」是送給自己與逝者的禮物,畢竟,「你的宇宙/怎是誰說了算」。終究,有人揮棒落空了;終究,沒能熬過遠方一道又一道緊迫的關閘,歎息與淚眼之後,「你的甜味漸漸消散於夜色中」……我喜歡「甜味」這個溫柔的安排,像掃墓完回到家裡,家人齊聚餐廳,一人一張餅皮,攤圓了,灑點花生糖粉,再一一鋪上各色佐料,半透明的餅彷彿無法窺盡的人生,一口咬下,是甜,安慰著其他鹹淡與香辛。



那時候我並不知道你會死

收錄於鯨向海詩集《A夢》

A夢

A夢

那時候我並不知道你會死
我甚至在你臉上看到了希望
花葉晃著,鳥鳴唱著
陽光燦爛成平淡無奇之姿
與世界通聯著

沒想到那是我們最後一次談話
你覺得已經痊癒了
不需要吃藥了
聽起來你的人生正要開始
原來你早已準備結束
窗外的美景縱然繼續運轉一千年
也不再使你任何片刻動心了

全身中箭過的回憶之小鹿
斑點掩飾著無數沉默的意味
我知道我們不能怪你
就像你也不怪我們
那些碎片與傷害
終究來不及光芒四射噼啪作響
順利突變成犄角

當你逆著千萬人的方向
孤獨往前走
我們卻沒有在你身邊
你在那一刻並沒有想到我們――
世局兩好三壞,無數高飛犧牲的什麼
你選擇將一切接殺

或許你正看著眾人為你哭泣
我們和你真的都盡力了
揮棒落空之處
你的宇宙
怎是誰說了算
就讓不了解的人去臆測吧
金融風暴,恐怖主義,世界末日
活著的人關心的事
都顯得不重要了

島嶼斷代,純黑且苦
遠方的逼逼聲一如往常
彷彿暗示著
再撐一下,再撐一下就可以
通過那閘門了
我真的一度在你臉上看到了希望……
嘆息如迷霧,淚眼如殞星
你的甜味漸漸消散於夜色中
那時候我並不知道你會死


《橫山家之味》預告


知影

知影

〔本期詩人〕孫梓評
1976年生。東華大學創作與英語文學研究所畢業。
著有散文集《甜鋼琴》《除以一》《知影》。短篇小說集《星星遊樂場》《女館》。長篇小說《男身》《傷心童話》。詩集《如果敵人來了》《法蘭克學派》《你不在那兒》《善遞饅頭》。軍旅劄記《綠色遊牧民族》。以台灣經典文學作品為經緯所寫成的報導文學《飛翔之島》。並為已故版畫家蔡宏達作傳《打開火盒子》。另有童書與少年小說《花開了》《爺爺泡的茶》《星星壞掉了》《邊邊》等四冊。並與香港插畫家bubi合作圖文書《我愛樹仔》


點圖閱讀更多【詩人╱私人.讀詩】

 

上下則文章

主題推薦RELATED STORIES

回文章列表

關閉

主題推薦

你的腦是怎麼被洗的?人人都有可能踏入名為邪教的人間地獄

先是親切的招呼,接著是溫情的接納,之後等著你的是與現實生活的切割和各種恐嚇與威脅。以信仰的力量,要求信徒們投入金錢時間,甚至侵犯身體,邪教在人心匱乏的社會以各種面貌存在著。

304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