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開選單

網站服務選單

登入

頁面路徑列表

子選單列表

何穎怡聽音樂

【♫|何穎怡聽音樂】從youtube巨星到電腦時代的橡皮人症候群,帕格尼尼狂想曲

  • 字級


電腦是現今最有力的音樂載具,有了它,人人都可以是帕格尼尼。電腦是現今最有力的音樂載具,有了它,人人都可以是帕格尼尼


這是一篇自由聯想式的文。起因於我最近看到一些類似「特技表演」的音樂錄影帶,又讀到一段有關帕格尼尼的小說體精采描述,說明帕格尼尼何以能有特技般的演出。

所以,我們用Gotye(高堤耶)的〈Somebody That I Used to Know〉開場這段自由聯想。

 

高堤耶 / 幻鏡創作手札版(Gotye / Making Mirrors)

高堤耶 / 幻鏡創作手札版(Gotye / Making Mirrors)

Gotye的這首曲子大家熟悉到要命吧?它的意義在youtube正式取代MTV,成為流行巨星的搖籃。這首〈Somebody That I Used to Know〉從2011年7月正式放上youtube至今,已經有7.5億點閱人次,它的單曲實體與數位銷售則達1180萬張。它是在江南騎馬舞之前的youtube巨星,因為點閱的人數實在太多,才推動了它的電台播放次數,進而攻陷銷售排行榜。

換而言之,流行音樂的媒體載具已經改變了。電台,電視,MTV都要排在youtube的後面。又是什麼樣的病毒傳播形式讓youtube可以取代傳統載具呢?那就是透過推特、噗浪、臉書、tumblr等社交網絡的分享。〈Somebody That I Used to Know〉在美國開始轟動就是由好萊塢推特大王艾希特頓庫奇(Ashton Kutcher)推文掀起的。大家不要以為他只是黛咪摩爾的前夫,他的推特有1400萬個追隨者呢。

〈Somebody That I Used to Know〉因為實在簡單好唱,泡泡糖口味,所以翻唱版本無法計數。這個版本居然也有1700萬次點閱,演唱的是來自我們加拿大的Walk Off the Earth。這個團體就是以翻唱這首歌聞名,後來出版了幾張專門搞翻唱的專輯,也狂賣一番。(我始終難以明白的是,翻唱團體也可以自稱另類與獨立?)

他們唱得有什麼好?詮釋角度特別?感情表達精湛?

都不是。讓它大賣特賣的原因只有一個,五人合彈一把吉他。奇觀特技罷了。不要小看奇觀。有時,我們很難分辨奇觀特技與音樂美學之間究竟有什麼分野。


先聲明,我對古典音樂一無所知,還因為念了六年光仁中學,聽到古典音樂就想吐。但我的確因為拉赫曼尼諾夫的《帕格尼尼狂想曲》而短暫迷上帕格尼尼。直到有一次,我聽了一整場都是帕格尼尼曲目的演奏會,才覺得此君有點無聊,他的作品好像是奧運競賽,作品的技術面遠超過感情內涵。

利馬古書商

利馬古書商

那時,我不知道帕格尼尼的作品為何給我這種感覺。直到我替商周出版選了《利馬古書商》(The Antiquarian)這本書才發現他有病,這個病讓他的表演,不管是指法、拉法,甚至身體語言都構成「奇觀」。我才說:哦,原來如此。

作者古斯塔沃(Gustavo Faverón-Patriau)不認為「異於常人」是缺陷,因為在某一個平行世界裡,你的畸形很可能是「利器」。

凡事只要像帕格尼尼一樣翻轉,就有不同角度,你開始懷疑所謂的「正常」只是「非常人」的參考座標罷了。來,讀讀這段有關帕格尼尼的文字:

模樣憔悴的帕格尼尼與魔鬼達成交易?模樣憔悴的帕格尼尼與魔鬼達成交易?

「如果跟別人不一樣會讓妳沮喪,這也不是什麼大問題。妳只要找到方法,讓畸形變成一種非凡能力就可以了。妳知道尼可羅.帕格尼尼吧?在他成為世界知名的小提琴家以前,在他的故鄉熱那亞可是讓街坊看了既傷心又厭惡,因為他的身體過度柔軟;他還小的時候沒有辦法長時間挺直身子站立,如果靠著某個東西,身體就會開始慢慢變成跟那東西同樣的形狀。帕格尼尼的病史包括結核病,下顎也有嚴重的骨髓炎,骨頭一度還突出到下顎外。他還有痔瘡和泌尿系統感染,後來又得了梅毒,治療用的汞劑讓他的皮膚看起來像快要爛掉的芒果皮,暗紫色還長滿潰瘡,臉部尤其嚴重。他的諸種疾病中最輕微的是中度糖尿病,讓他的眼角膜和眼睛後面的直肌變得脆弱,因此,在演奏會高潮時刻,這個意志變化萬千卻渾身散發藥膏味的男子會在舞台上痙攣扭曲,製造出沒人聽過或夢想過的美妙樂音,他會閉上眼睛,讓眼珠子慢慢翻到眼窩後,當他再睜開眼睛時,人們只看到兩顆白球。聽眾們不知道他們應該要逃離,還是要為這宛如來自地獄生物所演奏的音樂喝采。

人們猜想他的本事是跟魔鬼交易而來,他也喜歡如此暗示,但他其實是鬆皮症患者(亦即「愛娜妲奴症候群」〔Ehlers-Danlos Disease〕),大有可能跟當洛的兒子一樣加入怪人馬戲秀,或者跟埃斯勒的兒子一樣,在波爾多的妓院懸梁自盡。但他後來找到了一個平行世界,他那變形、脆弱的身體不僅非常適合那個世界,還所向無敵。帕格尼尼將小提琴抵在臉頰,他橡膠般的手指關節,以及沒有肌腱的手指可以自在擺動,奏出無人能及的音符及和弦,而藉由音樂,他達到這個宇宙中尚無人涉足的領域。」

來,聽海飛茲拉帕格尼尼


什麼是愛娜妲奴症候群(Ehlers-Danlos Disease)呢。根據衛生署的定義解說,它是「先天結締組織異常疾病,俗稱鬆皮症。此症的特徵是皮膚有高度伸展性,皮膚和血管較為脆弱,傷口癒合比較慢,關節的活動範圍過度增加,所以也被稱為『橡皮人症候群』(rubber man syndrome)」。

所以你知道了。帕格尼尼因為有愛娜妲奴症候群,關節活動異常地「寬」,所以才創造出令人瞠目結舌的技巧。

根據維基百科,「帕格尼尼可以在一個把位上用四根弦演奏出三個八度,這在今天看來簡直是難以想像的。他的靈活性也許是由於馬凡氏綜合症或愛娜妲奴症候群。他的指法,比如雙音技巧,換指八度(和十度)和左手撥弦在當時都被認為是幾乎不可能的事情,但卻是現在的年輕小提琴家們的常規訓練科目。幾乎半個世紀後才由約阿希姆和伊薩依帶來了可以和帕格尼尼相提並論的小提琴技巧跳躍式發展。」

德國小提琴家大衛蓋瑞(David Garrett)誇張的演技、俊美的外表、魔鬼的技巧,這三者與帕格尼尼的作品相得益彰。他曾於電影《帕格尼尼:魔鬼的小提琴家》(The Devil's Violinist)中飾演帕格尼尼。


音樂表演自古以來就免不了「奇觀」,尤其是非宮廷的娛樂音樂。那是在酒棧、廣場、劇院的拚台。吉他手會雙人、三人、四人聯手彈同一把吉他,嗩吶手或者其他管樂手會用鼻孔吹奏,DJ會背後打碟。這些跟音樂本身的好壞有關嗎?

沒關係。因為音樂美學分析裡沒有這一樣。那些是特技。當我看到一支吉他炫技表演影片,上面寫著「沒有循環樂段(loop),沒有重混(overdub),只是一個人,一把吉他」時,我忍不住笑了。

是啊。當電腦科技變成新世紀的愛娜妲奴症候群(Ehlers-Danlos Disease),只要多幾次loop或者overdub,人人都可以演奏出不可思議的技巧,而且無需多年的技藝學習,這時你該誇耀的難道不該是「偉大的情感表達」?

 最後,來看Beverly "Guitar" Watkins的背彈吉他,千萬記得在音樂美學裡並沒有「特技」這個項目。

 


何穎怡
政大新聞碩士,美國威斯康辛大學比較婦女學研究,現專任翻譯。譯作有時間裡的癡人《貧民窟宅男的世界末日》嘻哈美國在路上裸體午餐《行過地獄之路》等。

上下則文章

主題推薦RELATED STORIES

回文章列表

關閉

主題推薦

「文學是人生跟人生彼此的映照。」──第八屆聯合報文學大獎得主:郭強生

小說家郭強生以中篇小說《尋琴者》榮獲第八屆聯合報文學大獎(2021),關於郭強生的作品你知道哪些?

2080 1